第85章 這些是誰教你的
第二日一早,雲鵑輕手輕腳進林如玉的閨房,隔著牀幔低聲問,“姑娘可醒了?”
一夜好眠的林如玉應了一聲,“碼頭有消息了?”
“是。”
雲鵑將紗幔捲起,掛在牀兩邊的銀鉤上,開心道, “泰叔派人回來報信,說咱們開往萍鎮的貨船剛豎起桅桿,就被張家和宋家帶著司倉書佐徐大人給攔住了。發現咱們船上裝的是糧食和後,徐大人責備兩家一頓,還讓他們各捐一百五十石賑災糧。”
一百五十石,以張宋兩家的實力來說不至於傷筋骨, 但也足以讓他們疼一陣兒了。
計劃功的林如玉,恨不得哼幾句小曲兒,“讓泰叔把司倉書佐的底細打聽清楚。”
雲鵑出去後,林如玉穿好裳起牀,坐在梳妝檯前讓雨鶯給自己梳頭,認真思考這位司倉書佐的做法。
司倉書佐,顧名思義,乃是主一地倉廩出納的員,這個職雖品階不高卻握有實權。宣州藥商接下了衙門的徵調清單,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放在四家藥商倉庫屬於徵調清單上的草藥,已歸司倉書佐管轄。
所以,徐大人跟隨張宋兩家去碼頭驗看林家船上貨,聽起來是說得過去的。
但是,在張宋兩家沒有真憑實據的況下, 這位書佐大人沒向林家求證, 就直接帶人去翻林家的貨船,要麼是他真是個糊塗蟲, 要麼就是他已與張宋兩家沆瀣一氣,將張宋兩家的家財,視作了他的囊中之。
林如玉更傾向於後者。
因爲若這位徐書佐真是個糊塗蟲, 在碼頭上就會順著自己給他搭的梯子,狠狠宰張宋兩家一筆。
臥龍堤決堤,災的十三縣中有七縣歸宣州管轄,所以這次抗災三州中,任務最重的就是宣州。糧、藥這兩項,對宣州衙門來,自然是多多益善。
徐書佐不掏張宋兩家的糧食,接下來可能會跟兩家一起掏林家的這件事,得去聽聽母親怎麼說。
雨鶯給姑娘梳好垂鬟分肖髻,繫上帶,又在左髻上了兩朵梔子花,笑著問道,“姑娘看這樣可行?”
林如玉擡眸,看著銅鏡中自己頭上的白梔子花,微微點頭,“很好。”
七月二十一,是林如玉祖父的忌日, 但因母親接到了外祖母病重的消息, 急急帶著自己和阿衡趕往沔州, 沒能趕在正日子去祖父母墳前祭拜。
今日是個宜祭拜灑掃的日子, 母親要帶著和弟弟去祭拜祖父母。祭拜去世的親人,戴白的梔子花最合適不過。
在此之前,林如玉還有事要做,“張語珍從我這裡拿走的首飾,可都送回來了?”
雨鶯鼓起腮幫子,“只送回來了些不值錢的,剩下的說是早就弄丟了。”
只挑著值錢的丟,呵。
林如玉吩咐道,“去告訴祥叔,若我大姑母登門,不要去驚母親,我去前廳見。”
雲鵑帶著兩個端著銅盆的小丫鬟進來,伺候林如玉洗漱,好奇問道,“姑娘怎知大姑會過來?”
“張家在碼頭丟了臉損了糧,大姑母不來纔怪。”林如玉示意小丫鬟們出去,自己挽袖洗臉。
融合了兩世的記憶後,因後世的十七年記憶佔了主導,林如玉習慣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想連臉都讓丫鬟給自己洗。
剛洗漱完,雨鶯就從外邊跑了進來,報說林大姑來了。
被攔在前廳,憋著滿肚子火林大姑見到林如玉走進來,劈頭蓋臉便罵,“你娘呢?做了虧心事就躲著不敢見人了?讓出來!”
林如玉側步避開撲頭蓋臉噴過來的口水,四平八穩地給林大姑行了個禮,“姑母一早登門,當著我的面指摘我母親的不是,是爲哪樁?”
古語有云:對子罵父,是爲無禮。
對罵母,當然也是同理。
被侄面斥無禮的林大姑,怒極反笑,“我無禮?我無禮!我倒要出去讓衆鄉鄰評評理,看你們母這樣的品行,哪家敢來提親,娶你回去!”
若是上一世的林如玉,定會被林大姑唬住,但此刻的林如玉墨黑靈的眸子裡毫無懼,反而順著的話道,“大姑想讓哪些鄉鄰評理?不勞您親自跑一趟,侄將人請過來,讓他們聽您當面論禮。”
林大姑皺眉上下打量以前連大聲說話都不會的嫡親侄,這丫頭出去幾日回來,怎跟變了個人似的?
林大姑不想再跟個娃娃掰扯下去,甩袖道,“我跟你說不著,去把你娘出來!”
林如玉搖頭,“我娘正在準備祭拜祖父母的祭品,大姑若覺得我們母做錯了什麼,不如跟我們一塊去趟林家祖墳,面告祖父祖母?”
心虛的林大姑哼道,“是你們使詐坑騙張家在先,去哪說理我都不怕!”
林如玉點頭,“那就請大姑去準備準備,跟我們一塊去拜祭祖父母吧。”
“你……哼!”林大姑甩袖,“當我跟你們一樣不孝麼?七月二十一那日我早就去過了!”
林如玉秀麗端莊的小臉上盡是欽佩,“大姑母果然有孝心,祖父和祖母在世時沒白疼您。”
林大姑被侄這話噎得心口疼,有心甩袖就走,可想到家中疾言厲的丈夫,腳又邁不開了。
林如玉見還不走,便繼續道,“大姑既然來了,便將這張單子帶回去吧。這是語珍表姐從我這裡走或借走的首飾,請大姑催促儘快給我還回來。”
林大姑的心口更疼了,“你個死丫頭非要氣死我麼?我這些年當真是白疼你了!”
疼我?呵。
林如玉面帶委屈,“正是因爲您疼我,我纔將這福分報還到表姐上。是犯法的,借的東西是要還的,我此舉正是要替您督促語珍表姐做一個言而有信、恭謹守善的好姑娘,難道侄做的不對嗎?”
林大姑擡手捂住心口,“我家規矩守禮的說不出這些話來,你跟大姑說實話,這些話是哪個黑心肝的教你的?”
誰教的?是上一世的痛經歷,是十七年曆盡人間冷暖的自悟。
林如玉笑意不達眼底,“我本就是這樣的子,只是大姑母不知道罷了。”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天麟國沐王戰功赫赫,連皇上都要忌憚三分。傳言,沐王仙人之姿,風華絕代,迷倒皇城一片未出閣的少女,卻對女人不感興趣。傳言,沐王有戀獸癖,喜得一隻白糰子小獸,寶貝的要命,每日捧著暖被窩。小獸不見,王府雞飛狗跳,人人自危。某獸:我不要,不要和你生一窩小獸……
大慶末年,災難頻生!東邊兵禍,西邊旱情!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唐果兒一朝穿越,就趕上了逃荒大軍,黃沙遍野,寸草不生!左手是麵黃肌瘦的弟弟,右邊是現撿的胡子拉碴的大個兒拖油瓶!又看看自己弱不禁風的小身板! 隻想仰天長嘯一聲! 好在自己空間在手,吃喝不愁,看她怎麼帶著幼弟在這荒年裏掙出一番天地來! 呆萌女主:噯?!那個大個兒呢?! 腹黑將軍:你在問我嗎?
容鶯喜歡當朝帝師這件事,本是沒多少人知曉的,連她也只敢對自己的貓唸叨。只因她是個極不起眼,又不被在意的人物。 也只有她記得與聞人湙在瓏山寺的朝夕相伴,記得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與真心相付。 —— 叛軍攻入皇城的那一日春光正好,青牆映着雪似的杏花。叛軍統帥奉帝師之命捉拿皇室子弟,以做到斬草除根。 容鶯面對着追來的叛軍,鼓起勇氣問道:“是帝師要我死嗎?” “這是自然。” 直到那一刻,她才恍然夢醒,原來在聞人湙眼裏,她也算不上什麼要緊的人。 所謂真心交付,不如說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 潔白的杏花飄落在血染的衣衫,映入聞人湙寒涼深邃的眼眸。他想不通,這樣怯懦膽小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勇氣自刎。 遂問向侍從:“公主沒有哭鬧嗎?” 侍從答道:“未曾。” 他愣了一下,忽然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