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 第119章 東竹先生至林家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第119章 東竹先生至林家

沈戈搖頭,“當時時間迫,先生只說得他不得不離開烏沙鎮的,是安王的二兒子賀炯昭,只能由此推測假安自遠應與安王府有關。的得等先生到了,再詳談。”

聽了沈戈的話,林如玉心頭一沉。難道假安自遠真的是安王世子,他假扮安自遠所圖的究竟是什麼?

林如玉預到,真相或許比自己預想的,還要沉重。

沈戈見林如玉的睫不住,便知想到了什麼,放輕了聲音安道,“若真是那樣,咱就見招拆招,實在鬥不過咱就跑。樹挪死人挪活,咱北上一千里挪到天子腳下過日子,莫說是安王府二公子,就是安王也不能把咱們怎麼樣。”

林如玉聞言豁然開朗,“你說的對,真到了那一步,咱們走,他們也別想好過。”

聽到說“咱們”,沈戈開心得差點跳起來,“二妹說的對!”

林如玉腦袋裡冒出無數個讓安王府不好過的點子,擡眸見沈戈也是一臉鬥志,對他更加佩服了。

自己曾在人人平等的世界裡生活了十七年,對皇權的畏懼淡了許多,若非如此,此刻自己定已嚇傻了。

安王,當今萬歲的叔叔,正統的皇親國戚。這隻一點,便能令人絕

但生於大夏長於微末,十七年裡見識了這個世界黑暗殘酷的沈戈,與皇權對上卻能如此堅毅樂觀,怎能不令林如玉欽佩。

Advertisement

同樣是十七歲,自己遠不如他。

被放在心尖上的人兒這麼看著,沈戈心裡的話快要不住了。

他想問,嫌棄不嫌棄他是個無父無母無家無族的乞兒,願不願跟他白頭偕老。若願意,沈戈願把心都掏給,他一定會讓過上不比林家差的日子。

偏在這要關頭,房氏邊的丫鬟跑來送信,“姑娘,夫人醒了。”

林如玉高興起,“沈哥先在此稍坐,二叔很快就回來了。”

沈戈看腳步輕快離去,既憾又慶幸。萬一自己開了口不願意,以後怕是連的面都見不到了。

怎麼可能會願意呢。

林如玉出了園子,吩咐雲鵑,“去外院把我大哥請去觀石亭,再送幾樣茶點過去。”

林如玉到了母親院中時,見泉嬸子正扶著,在院裡慢慢溜達。林如玉走幾步上前,扶住母親的另一隻胳膊,“娘現在可覺得哪裡不適?”

覺輕快了些,想再用飯。”房氏的聲音雖還是有些虛弱,但聽著確實比早上好多了。

林如玉開心道,“郭大人開了藥方和食補的方子,還會給您每日施針,您很快就能全好了。”

房氏恨不得馬上就好,把放在兒肩膀上的擔子卸下來,“娘聽說郭大人只帶了一個小藥過來?”

林如玉回道,“是。二嬸指了林風帶兩個手腳勤快的小廝過去伺候著,吃用都是最好的。”

Advertisement

房氏放了心,又溜達兩圈纔回房用飯。

林大福到觀山亭中時,沈戈正靠坐在欄桿上用點心餵魚,池塘裡各錦鯉圍在亭下爭食,十分熱鬧。

沈戈問大福,“你喜歡哪條?”

大福指著水中那條胖胖的,黑白花的錦鯉,“這個。”

“爲何喜歡這條?”

大福一如既往地簡練,“好看。”

說得真對!沈戈笑著拍掉手中的茶點殘渣,“大福兄弟方纔在練字?”

大福應了一聲,然後低頭專注地手上沾著的墨。沈戈盯著他的手看了一會兒,又問,“大福,你以後打算做什麼?”

大福頭也不擡,“義母說等我有本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這是他在自己面前說得最長的一段話了,沈戈笑著追問,“那你想幹什麼?”

大福強調,“得先有本事。”

“你說得對。”沈戈大笑,驚跑了大福最喜歡的黑白花大魚。

在園子裡四溜達的小藥聽到靜,跑過來問,“你們在說什麼,這般高興?”

大福也不知道沈戈在高興什麼,他認得這個小兒是跟著給義母治病的神醫來的,便把桌上的茶點遞給他,“吃。”

“好。”小藥拿了一塊豌豆糕吃著。

靠坐在欄桿上的沈戈悠閒自在地晃著,向小藥介紹道,“他林大福,我沈戈,小兄弟怎麼稱呼?”

Advertisement

茶點很味,小藥滋滋回道,“我莫秋保,是我師父的關門弟子。”

沈戈上下打量莫秋保,讚道,“秋保兄弟小小年紀,就能拜郭大人門下修習醫,長大之後定比醫仙孟幹章還厲害!”

莫秋保眼冒亮,“你也聽過《朱公探案》?!”

沈戈點頭,“當然聽說過,大福也聽。昨日大福到我的茶館裡吃茶時,說書人講的就是孟幹章驗還王寡婦真相那幾回。”

“對。”啃點心的林大福點頭。

莫秋保顧不上吃點心了,跑到沈戈面前拉著他的袖問,“沈哥,你的茶館遠不遠,還說不說《朱公探案》?”

沈戈喜歡這小傢伙,笑道,“不遠,就在宣州城的三巷口。秋保兄弟想聽,隨時可以跟著大福他們哥幾個過去,茶點全部免費。”

莫秋保笑開了花,投桃報李道,“好!以後沈哥家有人生病了,儘管到黃山腳下畔村來找我。”

他現在雖然沒有家人,但有一幫好兄弟。沈戈擡手莫秋保的小腦袋,“好。”

***

經過郭慎全幾日的診治,房氏的日漸好轉,東竹先生到林家來拜訪這日,已能走到園子裡,與東竹先生和郭神醫吃茶閒聊了。

郭神醫是個話沉悶的子,稍坐吃了兩盞茶,便回客院繼續翻看林家的醫書,溫氏也帶著孩子們退下,房便只剩房氏母、林二爺和東竹先生與沈戈這對師徒。

東竹先生起鄭重道,“因怕給姑娘惹來禍事,時啓青登門之時,未向恩公行謝禮,還請姑娘勿怪。姑娘救下烏沙鎮數百條人命、救下啓青及家人的恩,啓青無以爲報,請姑娘老夫一拜。姑娘日後若有差遣,老夫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林家三人還禮,林如玉最怕這樣的場面,好在母親已提教了怎麼回話,“凡事有因纔有果,是您救下沈戈,教導他讀書識禮在先,如玉落難烏沙鎮得沈戈救助在後,真正救了您和烏沙鎮百姓的,是您的仁行義舉。林如玉和家母、弟,皆因此惠,萬萬擔不起您的重謝。”

謝書友麗麗的打賞,謝大家都訂閱支持,今日第一更送上,第二更在晚上十點。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