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 第175章 君子佩玉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第175章 君子佩玉

第175章 君子佩玉

林如玉這段日子,確實沒怎麼出過門。確認賀炯明帶著他的人真的跑路後,林如玉便興致地帶著一個義兄、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再約上沈戈的五個小弟,一塊出門了。

過年要添新,林如玉帶著他們去林家的鋪,給他們每人從頭到腳添了兩, 然後帶著他們去城裡最熱鬧的小吃街,看上什麼便買什麼,本不必在意價錢,因爲林家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看著林如玉爲沈戈帶來的一幫小乞丐花銀子,暗暗跟隨他們的閆青就知道,春這些日子白折騰了,臉越來越難看。

有這麼個人跟著, 實在礙眼得很。絃音低聲道,“姑娘, 奴婢去把他收拾了?”

賀炯明已經離開宣州,春的戲也不必演了,更沒必要讓閆青再來給姑娘添堵。

昨晚一直在想賀炯明在耍什麼鬼把戲,今日又只顧著玩了,林如玉還真是忘了還有閆青這號人。不過現在理也不遲,“先不必管他,派人去穿街巷把春帶走。記住,要讓婆子以爲春是自己逃走的。”

林如玉帶著一幫小傢伙從街頭逛到了街尾,絃音才又上前,低聲道,“姑娘您瞧,閆青家那婆子找來了。”

林如玉回頭, 瞧見一個跑得腦袋上熱氣騰騰的婆子, 衝到閆青邊焦急說了兩句話後, 閆青的臉霎時變了, 轉就走。

Advertisement

找不到春,閆青定在宣州待不了多久。閆青,很有可能就是烏沙鎮外馬頭山山匪的二當家蘇巖青,林如玉豈肯放過這個順藤瓜的機會。喚過機靈的駱六,低聲吩咐道,“派人跟著閆青,追查出馬頭山山匪的下落。行一定要倍加小心,莫打草驚蛇。”

“是。”駱六應聲,混在人羣裡跟著閆青走了。

將晚,林如玉讓人送了生子他們回穿街巷後,自己帶著弟弟妹妹們回了青弋巷,阿衡在回程的馬車上就睡著了,到家後是被大福抱下車的。

林如玉吩咐婆子丫鬟將大包小包的東西帶進去,輕聲問林大福,“大福哥今天玩得開心麼?”

抱著阿衡的林大福想也不想地點頭,“開心。”

林如玉又問,“大福哥覺得什麼最好玩?”

大福咧開,笑得十分開心,“影子戲。”

影子戲便是皮影戲,跟看電影一樣有趣, 阿冬他們三個也很喜歡。林如玉笑道, “這幾日太忙, 等大年初三或初四吧, 我讓人把舞影子戲的班子進來,在咱們園子裡戲幾場。”

濃眉大眼的大福笑得很是開心,“義母也看。”

母親在大福哥心裡,永遠是第一位的。林如玉滿口答應,“母親、二嬸都看,咱們也給二姑母下個請帖,請們過來看影子戲。”

Advertisement

聽到還要請二姑,大福臉上的笑容一下就沒。

林如玉打趣道,“大福哥就那麼怕二姑母?”

大福老老實實點頭,“林風說二姑是母老虎。”

剛要追上報信的林風聽了大福的話,嚇得回牆角,無聲拍了一下自己的

林如玉頓了一下,才笑道,“林風跟你開玩笑的,二姑母不是母老虎,不會咬人也不會打人。”

大福走了幾步,纔回道,“林風不是開玩笑。”

躲在牆角的林風,直接石化。

穿街巷,生子五個齊刷刷躺在牀上,著圓滾滾的肚子嘆,“大嫂對咱們真好。”

“是啊。”老二沈良樂吧唧吧唧,回味著今日吃的味,“也不知道哥今天在哪,吃得什麼。”

“烏沙鎮都淹了,哥肯定吃不上好的。”生子心疼道,“等哥回來,咱們也帶他去五味街吃一遍。”

“哥捨不得,他還得攢著銀子娶媳婦呢。”沈小七坐起來,“咱們趁著過年這幾天,想辦法多賺點銀子吧,等哥回來了,咱們請他去五味街吃好吃的!”

沈小七的提議,立刻得到了衆人的贊同,幾個小傢伙湊在一起,商量怎麼賺錢。

青弋巷,林如玉問春,“你可想去鋪子學做針線?若能學了,便在鋪子裡做事。若是不,我再安排你去莊子裡。”

Advertisement

鋪子裡人多,對來說是再好不過,春開心應了,“奴婢一定好好學,絕不辜負姑娘的一片好意。”

林如玉搖頭,“你不是林家的奴婢,我讓你去學針線,也是之前答應你的。”

跪地給林如玉磕了三個頭,非常認真地給林如玉磕了三個頭,纔跟著丫鬟退了出去。

雲鵑低聲問,“姑娘,可要奴婢去跟鋪子的阮嬸子打聲招呼?”

雲鵑這幾日確實長進了,林如玉點頭,“讓阮嬸子照看著些也好。”

待雲鵑出去後,雨鶯低聲道,“姑娘把從閆青手裡救出來,又安排去鋪子裡做事,已是仁至義盡了,爲什麼還要讓阮嬸子照看?”

爲什麼?林如玉直腰桿跟著雲鵑出去的春,“因爲我覺得給一個機會,沒準兒幾年之後,咱們鋪子就會多一個能幹的管事。”

雨鶯毫不懷疑地點頭,“姑娘說就一定能。”

林如玉笑了笑,沒再提春,而是讓雨鶯把自己今天買的珠花、釵環拿過來,興致地對著銅鏡,一一試戴後,將剛買的兩枚玉扣拿了出來。

看到這兩枚渾然天的玉扣時,林如玉便覺得它們很配沈戈。

君子佩玉,熠熠其德。

沈戈雖沒讀多書,但他絕對是個有德的君子,當配最好的玉。

林如玉取過裝有綵線的笸籮,挑了米黃的線,開始爲兩枚玉扣打絡子,的睫微微下垂,認真而專注。

寒風颳過被洪水衝得面目全非的烏沙鎮,捲起塵土從觀音廟房頂的破灌進廟裡,發出淒厲的呼號聲。

破廟的泥菩薩已衝沒了,只剩下一座擺放菩薩像的石臺。石臺後的牆角,一個年裹著羊皮呼吸平穩綿長,毫未被風聲干擾。

同樣裹著羊皮的鄒順和莊明,雖然也很累,卻本睡不著。這寒風像刀一樣割著他們的心,雖然早就知道東家從小就吃了不苦,但他們還是沒料到,東家所說的“烏沙鎮的家”,竟荒涼破敗如斯。

滿天寒星之下,一名將軍騎馬提槍,自臥龍堤向烏沙鎮奔來。

(本章完)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