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 第184章 張語珍被打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第184章 張語珍被打

第184章 張語珍被打

去年臘月,林如玉派人從穿街巷救出春後,押著來宣州的中年男子閆青在宣州城找了一日後,就出城走了。

因懷疑閆青是馬頭山的山匪二當家蘇巖青,林如玉讓駱六派人跟蹤他,尋到馬頭山山匪的落腳地。

駱六回道,“是。閆青去了下蔡縣城北縣東五十餘里, 一個做落灘地的偏僻村子裡。那遠離道,人跡罕至。”

“村子?”林如玉追問。山匪村了,還是們都猜錯了,閆青不是馬頭山的山匪。

駱六回道,“落灘地村地勢低窪,村中原有的幾十戶人家中,有大半在洪水中喪生。現在村裡有近百戶人家, 只有二十餘戶是原來的村民,餘下都是洪水退後搬去的。”

林如玉更不解了, “那既然偏僻,怎會有八十多戶人家在落灘地村落戶?”

洪水退後,三州不地方人丁損減嚴重。爲了不令田地荒蕪,三州衙門下公文,不管原戶籍在何,也不管原先從事何種行當,只要能證明其家世清白者,皆可至三州災區落戶。落戶者按人頭分得兩畝田並可適當減免糧稅、人頭稅等。

這一政策頒佈後,外地到三州災區落戶的人卻不多。因爲雖然朝廷派出大量的人財力搶修損堤壩,但百姓們還是懼怕滔天洪水,再次吞沒三州。

Advertisement

命都沒了,要田地何用?

落灘地村有何特別之, 怎能吸引到多人落戶。

駱六解釋道, “洪水之前,落灘地村民就以制魚皮膠爲業, 這些人搬進去後, 也開始製作魚皮膠。駱九發現落灘地村有些不尋常。其一, 搬去落灘地村的人對生人非常警惕;其二, 村大多是青壯年男子,到了歲末年初,他們不忙著過年祭祖,而是日夜不停地制膠;其三,閆青與村裡新搬去的十幾戶人家是早就認識的,因離得遠,駱九不知他們說了什麼,但他們絕不是以種地、制膠爲業的百姓該有的做派。”

絃音推測,“或許他們想多制些魚皮膠,賣出去換銀子?”

駱九點頭,“也有可能。”

林如玉又問道,“魚皮膠能用來做什麼?”

“魚皮膠粘好,耐腐蝕,用很多。”駱顯細數,“蓋房、製作傢俱什、馬車、弓箭、鐵都能用到,優質的魚皮膠價錢可不便宜。”

馬車、弓箭,鐵……

林如玉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取出地圖, 讓駱六標註出落灘地村的所在,發現那確實遠離驛道。按照常理推測,製作魚膠這等手工業,應該選在靠近主幹道的地方,方便購買原材料、運出產品。在深山制膠,徒增本,也不安全。

Advertisement

盯著地圖沉思的林如玉問炫音,“若安王造反,人馬、兵、錢、糧缺一不可。洪水可以幫他造勢,讓他招兵買馬,錢糧可以搶可以奪。那兵呢,我記得私鑄鐵是重罪吧?”

炫音點頭,“我朝十二衛府兵將用的兵,都是由鐵衙門督制的。民間除了各地在衙門備案的,製作農、家用鐵的鐵匠鋪子外,其他人若敢鑄鐵,量者斷其趾,量大者誅三族。”

“安王真想造反,或是在深山裡尋鐵礦,鍊鐵、製作兵,或是通過一些見不得的途徑大量買。”駱顯也明白了林如玉在想什麼,“若能私鑄,他肯定不會去買。”

林如玉繼續道,“鐵需要鑄,皮、筋、魚膠這些製作兵和工的配料,民間也用的到,他們可以用百姓分到各製作。”

絃音和駱顯愣了一下,“分開各製作?”

高中政治就講過,分工合作可極大提高效率。林如玉繼續道,“分開各製作,不易惹人注意。他們以買賣的房氏將各種原材料運到一,製作品弓箭、兵。,比聚集大量工匠,湊在一起製作兵的風險小很多。甚至這些分散各地的匠人,也不清楚他們是在爲安王制作造反的兵!”

“閆青是馬頭山山匪的可能極大,或許落灘地村新落戶的‘村民’就是馬頭山的山匪們。你沒說,一幫殺人如麻的山匪,怎麼會突然轉,日夜不停製作魚皮膠?”

Advertisement

聽完林如玉的分析,駱顯和絃音半晌沒說出話。林如玉說得非常有道理,只是十五歲的小姑娘,怎麼能想到這些?

是他們太笨了,還是林如玉太聰明?

駱顯抱拳,“姑娘,那接下來?”

林如玉道,“派人盯落癱地村,看他們的品膠運往何方,就知道咱們猜測的對不對了。待尋到證據,再派人告訴南下查案的沈將軍。”

不不不,不是咱,是姑娘猜出來的。若姑娘能猜對,以的聰明才智,可以去右侯衛當謀士了!

駱顯和駱六下去安排,林如玉則帶著雲鵑和絃音返回院。

雲鵑湊到林如玉邊,“姑娘是怎麼想到這些的,奴婢也想學。”

怎麼想到?三世爲人的林如玉回道,“就是多學,多看,多想,然後大膽猜測,小心求證。”

嗯……

雲鵑的蚊香眼轉了幾圈,怎麼猜測?

絃音也正想求教,卻見張家四口拉著臉從園子裡走了出來,邊只有林家的僕婦相送。

林如玉一看泉嬸子的臉,就知道園子裡出事兒了,停在路邊。

帶頭的張仲峰在林如玉面前停住,勉強著火氣道,“我們家中還有事,就不留下用飯了。”

林如玉看了一眼躲在林大姑後,用帕子捂著臉的張語珍,平靜道,“姑父慢走。”

林大姑冷哼一聲,忍不住道,“一個比一個沒規矩!”

林如玉凌厲的眸子擡起,不過還不等開口,張仲峰已回頭瞪了妻子一眼,低斥道,“還嫌不夠丟人嗎?”

在自己的孃家,卻被丈夫這麼甩臉子,林大姑氣得抖,狠狠瞪了林如玉一眼,擡腳就走。

林如玉可不是任何人的出氣筒,待林大姑過去後,吩咐後的絃音,“今日天寒,路上結冰未化,趕路可得當心些。”

“是。”絃音立刻明白了,轉去安排。

林如玉這才問泉嬸子,暖廳出了什麼事。

泉嬸子忍不住地後怕,“表姑娘差點衝撞了二夫人,得虧被二姑娘攔住了。”

林如玉眸中一冷,吩咐雲鵑,“去告訴絃音,今日路上的冰厚得很。”

(本章完)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