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 第274章 行刺太守

《嬌嬌女古代發家日常》第274章 行刺太守

以火攻火,就是在大火蔓延的前方造出一條沒有燃燒的隔離帶,扼制火勢蔓延。採用這種方法,對風力和風向有很高的要求,而宣州現在只有微風,風向也是向西南方吹的,正適合以火攻火。

滅火,祝太守和葉長史最悉的辦法就是用水。以火攻火的方法他們雖未用過,但初聽之下卻覺得十分可行。因爲山林蔓延過來的大火要燒到良田,須得經過一條半丈多寬的人工河,這條河是不久前爲了引江水灌溉乾旱的農田挖掘的。

若拓寬、延長河道,再將山林一側的樹木、雜草清除、點燃,確實有可能攔住熊熊蔓延而來的大火。只要有一可能,他們都要盡全力去試,保住山下數萬畝良田。

聽到有辦法救火,城裡城外的百姓們立刻沸騰了。

宣州城西山林滾滾濃煙之下,百姓們熱火幹得熱火朝天。漢子們抄起鋸子、砍刀、鐵鍬和揹簍等工齊上陣,冒著炙熱在最前方砍伐樹木,年輕婦們用鐵鍬延長、拓寬河道,老人們在農田邊埋鍋做飯,半大的孩子們一趟趟運送資、清理荒草。

員、軍隊、差、百姓們不分彼此,擰了一繩,誓要將大火攔在山上,保住農田,保住過冬的口糧。

Advertisement

這一干便是一日一夜,林如玉作爲出主意的人,也日夜隨在林父邊忙上跑下。

看著越來越近的大火和濃煙,林如玉覺得時間差不多了,與祝太守和父親道,“可以點火了。”

人工河靠山林一側的岸邊,三丈餘寬、近十五里長的隔離帶中只剩下雜草,大樹已被鋸掉拖走。此時風很小,便是點火,火苗也不會被風吹到對岸,殃及稻田。河道另一側,數不清的百姓們手提木桶、木盤和木瓢,屏息等待著。

待祝太守親自扔下第一個火把後,無數的火把被扔隔離帶,點燃幾近乾枯的荒草,火苗很快竄起,蔓延向西側的火海。

臉上、上都掛滿菸灰的林如玉握爹爹的袖,張地看著火線迎向火海,合爲一。將吞噬的山林燃燒殆盡後,火海無蔓延,火勢漸弱。

不知是誰發出一聲歡呼,然後呼喚聲在人羣中蔓延,稻田邊歡聲沸騰,疲累不堪的人們暢快慶祝著。哭聲、笑聲混一片,林如玉也跟著蹦跳、恣意歡笑。

與全城百姓一起戰勝大火的覺,實在太爽了。

熱烈慶祝一番後,衆人各自歸家梳洗、歇息。祝太守吩咐人看守隔離帶、駐守稻田,也準備帶隊回城,他招手喚道,“康年,如玉,咱們乘車回去。”

Advertisement

“好。”臉上掛著炭黑的林父笑著應了。

能與太守同乘一車,可是極其榮耀和張臉的事兒。站在人羣裡的錢才明和錢蘭翠,看著林父帶著林如玉走到太守邊,嫉妒得眼睛都紅了。特別是錢蘭翠,恨不得衝過去取代林如玉的位置。

林如玉敏地覺察到了與衆不同的視線,擡眸看到了灰頭土臉的百姓中,顯得乾淨不的錢家兄妹。

爲了讓更多人出來參與修隔離帶、挖水渠滅火。宣州衙門宣佈只要出城參與滅火,每人可得兩斤免費糧的憑票。很多不願出城的人也爲了免費糧,也抄著傢伙趕來了。

跟著出來的人,也被這份熱染,力加滅火的隊伍中。只有極數如錢家兄妹這般,從始至終濫竽充數。

這樣的人,讓林如玉不屑與之爲伍。

收回目,卻驚見錢家兄妹後寒一閃。

是箭!林如玉快速擡手抓住已經踩在上車凳上的祝太守,向下一拽,“大人,小心暗箭!”

林如玉反應迅速,但刺客的箭更快。

“砰砰”兩聲,兩支強勁的短箭設在車廂上,還有一隻中了祝太守的頭部。衆侍衛大驚,將祝太守和林家父團團圍住,也有一隊衙差立刻衝向箭的刺客。

Advertisement

“啊——”

剛纔被當做掩,沒了被當做盾的錢家兄妹倆被刺客提起,擲向衙差,衙差接住兩人甩到一邊,人羣裡立刻炸開了鍋。

“有刺客,刀劍無眼,閒雜人等快散開!”衙差大吼,讓百姓後退。

“哪來的王八羔子,鄉親們抄傢伙,保護太守大人!”正在熱烈慶祝戰勝大火的百姓們回過神來,不理會衙差們的大吼,憤怒地抄著砍柴刀、鐵鍬就往上衝,和刺客拼命。

箭的刺客很快被鐵鍬拍在地上,吐了。若不是衙差們衝得快,刺客定要被憤怒的百姓們活活拍死。

“大人,太守大人怎麼樣了?”

“我看到大人中箭了……”

“大人您沒事兒吧?”

抓住了刺客,百姓們開始擔心祝太守。親眼看到祝太守被箭中頭部的百姓們,這會兒覺得心都涼了。

被林如玉拉躺在地上的祝太守,頭上著一隻短箭,雙目直勾勾地著衆人的腦袋,和腦袋中間那一片不大的天空。

火滅了,煙霧散了,出了湛藍的天空,祝太守第一次覺得,原來天這麼看好。祝太守深吸一口氣,擡手把帽上的短箭拔了出來,看著泛著冷、沾著的利箭,祝太守一陣後怕,“幸虧如玉丫頭反應快,否則老夫這條命,就要待在此地了。”

“大人沒事就好。”林如玉也是一陣後怕,剛纔慢上一點,太守大人就不只是被利箭傷頭皮,而是要被穿腦了。

祝太守擡覺察到腳踝疼得鑽心,雖然逃過一劫,但年近六十的老太守,卻因爲摔下凳子扭到了腳。但比起一條命,扭傷腳踝實在不值一提。

值得一提的是,錢蘭翠的腳踝也扭傷了,是被衙差直接提回衙門的,與他一道被提回的,還有的親哥哥錢才明。

爲何要提他們回衙門?

那自然是因爲他們與刺客站在一,嫌疑最大,需要查清他們是否與刺客有關。

十二歲的錢蘭翠坐在大堂又疼又氣,終於繃不住放聲大哭,“大舅,我要找我大舅。”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