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貴女阿好 146:勸說

《貴女阿好》146:勸說

“誰呀?”

清脆悅耳的聲音從里面含糊的傳來,吱呀一聲,門被打開,一個十二三歲,長著一張秀氣瓜子臉的丫鬟走了出來。

“曼姐姐!”杏兒高興向招手。

“杏兒?”曼看向心悠,不解的問:“這位姐姐是?”

“奴婢心悠,是青云院的,奉我們公子之命過來看表姑娘,不知表姑娘可在?”心悠屈膝行了一禮,笑著道。

聽到青云院幾個字,曼不由想起上次過來的子衿姑娘,在想想這位心悠姑娘的名字,雖然沒讀過書,可子衿、心悠,這名字怎麼那麼不得勁呢?

“我們姑娘不在,心悠姑娘進來喝杯茶吧。”曼笑著回了一禮道。

“不在?”心悠愣了愣,看了眼一旁吧嗒吧嗒吃糖的杏兒。

順著的目看去,瞬間明白了,笑著道:“我們姑娘今天見天氣不錯,就去正房陪老夫人說話去了,剛走不久,可能一時半會的回不來。”

心悠過來的目的就是看敵的,對象都不在,也不樂意在對方的地盤上多待,遂笑著搖搖頭,接過小丫鬟懷著的匣子遞給曼

“這樣呀,我是替我家公子給表姑娘送禮來的,既然表姑娘都不在,那奴婢就不多待了,妹妹幫忙轉達也是一樣的。”

忙雙手著接了過來,笑著道:“姑娘要是不急,進屋吃盞茶消消暑氣?”

“不了,多謝妹妹的好意,我就不多待了,還要回去給我們公子回話。”

“要是這樣,那奴婢就不能強留姑娘了,心悠姑娘慢走,有機會過來吃茶!”

心悠笑著謝過曼的邀約,帶著杏兒和那小丫鬟轉走了。

此時的華好當然不知這些,此時正虛虛靠著老夫人的一邊胳膊,祖孫倆頭湊在一起坐在臨窗的榻上讀著王貴帶回的來信。

Advertisement

微風輕斜,趟過半卷的珠簾,掀起一陣叮叮咚咚清脆悅耳的樂聲。拂過面頰,秀發揚起,迷了眼簾,瞳半瞇的出手舞的青,頭又往前湊了湊。

華老夫人頭也沒抬一掌按了下去,笑罵:“小調皮,這麼關注你二哥哥的事?”

老夫人手中的信箋原來是顧氏的回信。

“我關心二哥哥呢!”華好臉在老夫人的胳膊上蹭了蹭,瞇著眼憨笑道:“祖母跟我說說嘛,二嬸子都寫了些什麼?”

老夫人笑著的頭,干脆把手中信紙遞給。華好高興的謝了聲,接過快速的看了起來,越看臉上的笑容越大。

“二嬸答應二哥哥和表姐的親事了?說是一切都拜托給祖母做主了。”

老夫人笑著點點頭,“你二嬸是個好的。”

雖然只幾個字,但看出老夫人對于顧氏這個兒媳的滿意,經過這事,那滿意的程度上又加重了幾分。

華好連連點頭,確實喜歡蘇懷這個表姐,不幸遇到這樣的事,華好很是同,沒想華孜竟然對有了這樣的心思,不過這也很好,相比來說,蘇懷嫁到華府比嫁到別家都還要好上一些,何況是華孜先起的心思,丈夫喜自己的妻子,那麼以后的婚姻生活要好上許多。

“那祖母接下來打算怎麼做?”華好又問。

老夫人想了想,道:“丫頭的事黃了后,那時候我本來都打算收拾回去了的,畢竟我們出來好幾個月了,也是時候該回去了。”

老夫人低頭看了眼抱著胳膊偎在旁的華好,接著道:“誰知你二哥哥竟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這樣的人家,婚姻自古不由己,要講究個門當戶對,要看對方品,反正多重考慮,但首先考慮的不是男雙方是否喜對方。你二哥哥有幸遇到合適又喜歡的人,祖母不忍拂了他的意。以前還沒有把握你二嬸那邊的態度,不過現在好了,你二叔二嬸沒有意見,我想著,挑個最近的黃道吉日,把事定下來。”

Advertisement

華好聽了,點點頭。又拿過桌上另一封信看了起來,越往下看,本來就笑意盈盈的小臉上笑意更深,最后高興的抱著老夫人的胳膊晃了晃。

“祖母,哥哥考取了二甲進士及第,婚期也定在了六月初八!”

老夫人笑著頷首,“是呀,你二哥哥這事我們要抓了,錯過了你大哥哥春闈的事本來就憾了,可不能再錯過了他的親事。”

在華好祖孫為華府幾件大事而喜不自勝的時候,碧水院馬欣悅剛剛離開了五夫人馬氏的房間。

馬氏倚在窗前的矮塌上,手肘支著滿珠釵的頭,瞇眼沉思。

半晌,腦海里劃過一道靈,忙直起子朝外喚來丫鬟,丫鬟服侍著重新梳洗了一番,換了件玫瑰紅的云紋蟬紗外衫,又吩咐丫鬟去廚房裝了幾碟玫瑰甜膏,才帶著丫鬟婆子往大房正院逶迤而去。

“老祖宗,侄媳來看您了!”馬氏是個爽利的子,人未到聲先至,就著小丫鬟打得高高的簾子,笑容滿面的步進了蘇大老夫人的暖廳。

“你這潑猴,每次你來這里都熱鬧幾分。”蘇大老夫人笑呵呵的道。

“又來打擾老祖宗的清靜了。”馬氏笑著在蘇大老夫人的下首坐了,對面的是一個三十多歲、長著容長臉、細眉風目的婦人。

這婦人是蘇大老夫人的二兒媳,蘇府的三夫人張氏。

“聽說張大人家添了個大胖孫子?恭喜三嫂了!”馬氏笑著與張氏打招呼。

“多謝五弟妹,還未滿月!”張氏面上也帶了幾分真誠的笑來。

“是嗎?到時候三嫂別忘了舍我兩個紅蛋吃,沾沾喜氣!”

“紅蛋倒是有的是,恐怕就要五弟妹破費了。”張氏笑著道。

“這個禮我倒是很愿意破呢,說道喜事,我們家不也快要有一莊大喜事了嗎?”馬氏說著轉向蘇大老夫人笑道:“我記得今年剛好是老祖宗的六十大壽?”

Advertisement

蘇大老夫人瞇著有些昏花了的雙眼,笑道:“有心了,難為你還記得。”

“怎能不記得?忘了什麼也不能忘了這樣的大事。”馬氏笑著甩了一下手帕,端起丫鬟剛上的茶盞呷了一口,又笑道:“老祖宗可想好了該如何過?”

蘇大老夫人和張氏對視了一眼,蘇大老夫人笑著說:“你大伯他們是沒有時間回來了,本來我說雖然是六十的整壽,但過壽年年都過,就不必過于大大辦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兒孫們過來磕個頭就行了。”

“那怎麼行?”蘇大老夫人的話音未落,馬氏有些高的聲音就響起。

“雖說過壽年年都過,但人生哪有幾個六十的?老祖宗別怪我說話不好聽,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六十一過,是過一天一天的福的了,這樣的大日子,可不能馬虎了去。”

“可不是?還是五弟妹最懂我的心,我這也正勸著老祖宗這件事呢。老祖宗,五弟妹說得不錯,雖然大伯他們不能親臨,但幾個孩子聽說已經在路上了的,再說我們這樣的人家,又是您老這樣的大壽,要是過得寒磣了,讓人笑話了去。就當看大伯老爺,這壽辰也不能簡單了去。”張氏也加了勸說的隊伍。

蘇大老夫人半瞇著眼,手里拈著佛珠沉思不語。

馬氏張氏對視一眼,馬氏又笑道:“要是老祖宗是擔心三嫂累,這您不用擔心,反正侄媳我閑著也是閑著,不如過來給三嫂搭把手,就當是鍛煉鍛煉了。再說了老祖宗,我們二嫂的娘家母親親自過來,本來是送丫頭出閣的,不想丫頭那孩子命苦,好好的人卻出了這樣的事,聽說華老夫人這幾天心不好,都準備收拾東西回去了,要是老祖宗這大壽辦起來,華家老夫人肯定是要等著您的壽辰過來才走的,也可以多久一段時日,也不枉費了天高水遠跑這麼一趟。”

馬氏絞盡腦的勸說老夫人,也不知是哪一句話說了蘇大老夫人,蘇大老夫人沉思了片刻,點頭同意了們的提議。

“好吧,你們說得也不錯,老大老三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不能在我這件小事上讓人詬病了去,我老了,懶得管這些瑣事,你們想怎樣都自己去辦吧。”

“那是當然的,這麼多兒孫,老夫人只要坐著了。”馬氏臉上笑開了花,提起茶壺給蘇大老夫人添了杯新茶,笑道。

“我這人呀,就喜歡個熱鬧,這幾天家里實在抑得厲害,我想著辦場喜事去去晦氣,老祖宗和三嫂子別嫌我多管閑事才是。”馬氏笑著道。

本來蘇大老夫人和張氏對于馬氏如此積極的態度就有些疑的,笑著聽如此一說,知道這段時日二房因為跟李家的事確實有些烏煙瘴氣的,也就了然了。

“五弟妹說得是,這家里是該有場大喜事添添喜慶的了。不過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五弟妹自己說的,倒是我去請你,你可不能轉就忘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