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絳都春 296 鋤禾日當午

《絳都春》296 鋤禾日當午

“這樣總可以了吧?”高瑜嚷嚷,“我聽著都累得慌。”

“你聽著都累了,人家做工的要多辛苦呢?”肖絳說,又問大家,“大家可知道,農活什麼最累?”

“挖土方。”知道這些孩子不知道,于是自問自答,“再壯的漢子也要幾層皮。回家起茅廁,挑著百十斤糞一擔一擔,走一公里往地里擔。你們不要鼻子,因為吃的香噴噴的飯菜就是這樣來的。施好了,開春再花錢租牛深耕一遍,全家上陣用撅頭細細把地再翻一遍,大塊土壤打碎,草除凈。然后把晾曬一冬的雜草灌木枯葉燒草木灰,增加土壤的氣和養分。最后,再人力來回耙幾遍,耙的平平整整。”

看向高氏姐弟,“你們在落雪院覺得做工很辛苦,但那只是開荒的最后一步。而且在你們耙地之前,亭老爺子一家已經松整過,省了你們很多力氣。”

高瑜和高鈺對視一眼,不自出自己的手看看。

手掌上,曾磨起了泡,雖然傷口非常小,挑破之后已經愈合,但當時那個疼啊,他們現在還記得。

可原來,他們只是做了最輕松的部分。

而他們的小作沒有逃過肖絳的眼睛,這讓覺今天這堂課沒有白上。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如果燕北的未來在他們手上,他們必須知道民生疾苦才行。

Advertisement

“還有。”說。

“還有啊?”幾個孩子同時哀嘆。

因為他們覺這樣已經很辛苦了,居然還沒有完嗎?

“剛開出來的土地,四周全是荒草和灌木,那就是小的天堂,不管你種什麼,都不夠它們禍禍的。”肖絳繼續說,“所以農戶必須出人手,在地頭搭起茅草棚,日夜守著。然而,地是有了,要種什麼呢?開荒第一年,只能先種點豆子,不指產量,能地就行。等于荒地開出來,想要見到真正的糧食,得等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

“那麼久啊……”孩子們再哀嘆。

“如果四周沒有水源,大米高粱之類的也種不得,只能種點耐旱的玉米或谷子。”肖絳的目巡視著課堂下一張張已經帶著同之意的小臉兒,“谷子的產量從來不高,可春天播種,種子就要五六斤,因為種子質量沒法保證,所以一個窩里要點兩三粒種子,確保出苗率。一家人在地里忙活一年,秋后收獲基本就是兩口袋,一口大缸的三分之一都裝不滿。窮人吃不起,也吃不起魚和蛋,肚子里缺油水,加上天天出苦力,吃的就特別多,否則第二天就沒有力氣下地。往往一畝地的產量,就算全家頓頓喝糊糊也只夠兩三個月消耗。這麼辛苦,卻本吃不飽飯,這些百姓難道不可憐嗎?他們又怎麼能有開墾荒地的積極呢?”

Advertisement

說到這里,終于結束了這段演講式的上課,看到孩子們都沉默著,把的話聽了進去。莫依依和王羽,甚至都掉了眼淚。

農民苦,百姓苦,民生疾苦。

作為未來的當權者,如果不懂得這些苦,不懂得憐惜這些苦,又怎麼能夠造福于民,認真建設國家呢?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肖絳念了這首在現代小學里孩子們就要學的詩,“現在你們了解了這件事,要怎麼做呢?”

“減農民的賦稅。”廖章睿大聲道。

肖絳點頭,“這是個辦法,可是王上恤百姓,咱們燕北的賦稅已經是很低了。你們都知道王上有多麼節儉,如果賦稅再低,國庫空虛,衙門怎樣運行?軍隊又如何出征呢?”

“我們也要節儉!”高鈺也大聲說。

因為想起父王平常的所作所為,想起自己和姐姐并不那麼注意,忽然覺分外慚愧。

其他孩子慢慢低了頭,也都想起自己的日常行為。

農民日夜不停地干活兒吃不上飯了,可他們什麼也不做卻還挑食,不順口的直接就扔掉……

“浪費行為是不好的,應該杜絕。”肖絳給了一點時間,等孩子們反思的差不多了,就又說,“哪怕你們的家里很富貴,可銀子是你們家的,這些食卻是農民耕種,老天賜予的,怎麼可以輕視和糟蹋呢?”

Advertisement

“對!不能浪費!”高瑜拍案而起。

想起父王平常吃的還不如他們姐弟好,心頭一熱,也顧不得跟肖絳作對的原則,生平首次贊同肖絳的意見。

“世很有見解。”肖絳連忙夸獎。

倒不是討好,也是一種激勵,讓這孩子在正路上繼續走下去。

“但也不是讓你們吃苦,你們正是長的時候,環境允許的況下自然要吃點好的,將來才能棒棒的。好好吃飯,好好鍛煉,長好,以后才能更好的為咱們燕北服務。”肖絳又把話拉回來,生怕這些孩子偏激了,“但是,如果你們有吃不了的東西,千萬不要扔掉。可以送給仆人或者貧困的人家,哪怕倒到街上喂流浪貓狗,也要讓每一粒糧食,每一顆菜,和每一塊有它的意義。”

對!對!對!

稚的聲音此起彼伏,有慷慨激昂之意,令肖絳很有

是教育工作者,沒有什麼比看到孩子們接了良好的意見,形正確的三觀更值得高興的事了。

“所謂開源節流,節儉生活,杜絕浪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幫助農民開荒,并且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肖絳把話題引到自己要說的正事上,“所以咱們再說回剛才提到的土豆。”

“它產量很高嗎?”廖章睿連忙問。

他是所有孩子中最早最初想到此事關鍵的,教育得好,將來必是能臣啊。

“是的。”肖絳微笑點頭,“我剛才說了,它即能當菜吃,也能當主糧,吃了頂飽還不脹肚,是非常優質的……植……”

差點說優質碳水。

“你們報名去了莊子上的,都是要學習土豆的種植。學會了,各家都種上一些,最后普及到百姓手中,咱們燕北就不會經常鬧荒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