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的離開,讓伊人心很不好。
盡管這也讓意識到了很多之前從未想過問題,比如說前世發生的事,今生不一定發生。前世對你好的人,今生不一定對你好。際遇不同,造的結果也不同。經曆的事不同,造就的人心不同等等等等。但清風終究辜負了因前世而給予的。
被辜負還不能埋怨的心,相比沒有多人能懂的。
伊人在家裏待得憋悶不已,那日被嬤嬤勸說,春日正好,不如去外麵走走。伊人沒有多遊興,但想著出去散散心也好,於是便去了尚國寺。
尚國寺曆史悠久聲名遠播,出國不得道高僧。
行遠師傅離開桃花寺之後,便到了尚國寺,伊人知道他在此,卻一直沒有機會見麵。此次出來散心,自然就想到了尚國寺。行遠師傅知道來,果然親自迎了出來。
見到伊人,行遠眉眼含笑,上下打量一番便道:“仙客神采奕奕,可見近來一切順利。”
“可見師傅修行不力,我分明是一臉愁容滿心鬱憤,哪裏來的一切順利?”
“對仙客來說不悲無喜不見得是好,心有鬱憤不見得是壞,這便是一切順。”
“高人就是高人,顛倒是非的話,被您說出來,也聽著的這樣有道理。”
“行遠隻是一名僧人,並不是什麽高人。”把伊人迎到庭院裏,親自奉上香茶,道:“這個時節,桃花寺的桃花,應該開盡了。”
“正是呢,隻可惜尚國寺不養桃花,要不然,在京城也能看到十裏桃林了。”
“心中有桃花,自然是桃花,何況仙客喜歡的,又何止桃花呢!”
“那倒是,春蘭秋各占鼇頭,總不能讓桃花盡獨寵。”
“有心賞花,足見仙客閑逸致。隻不知方才說自己滿心憂憤,卻又是何緣由呢?”
伊人抿一口清茶並不說話。
行遠見狀,又自己釋然道:“仙客不想說,那邊罷了。”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說什麽。”
“哦?”
伊人笑了笑,道:“不知行遠師傅可願回答我一個問題?”
“請講。”
“行遠師傅年修行,不知道您修得是什麽?”
“人生在世才,是修行。貧僧修得是自己。”
“我聽人說道修今生,佛修來世,我還以為師傅您艱苦修行,也是為求來世呢?”
“今生也好,來世也罷,不過是另一場修行。求與不求,都沒有什麽要。”
“行遠師傅相信人有來世?”
“信則有,不信則無。”
“那可就讓人為難了。”
“為何?”
“師傅心誌堅定,自然不會迷茫。然而這世間,卻大多是如同伊人這樣的凡夫俗子,咱們這些俗人,卻是大多數時候,本不知道什麽該信什麽不該信的。”
“不知該不該信,便是不想信了。”
“如果想信便信,卻信錯了呢。”
“信便是信,並無對錯之分。錯的是人,是事,並不是信本。”
伊人一笑:“師傅說得好有道理。”
“不,我的話並無道理。”
“哦?”
“仙客不信我,我的話自然沒有道理。”
“哈哈,師傅希我信你?”
“信便信,不行便罷,並無分別。”
“那我就不明白了,找您這麽說,兜兜轉轉,咱們說了這麽多,竟全都是廢話?”
“有沒有道理,但看仙客怎麽去想。世間百事,千姿萬態,同一事同一人,不同時間去看,不同方位去看,看到的也不盡相同。仙客的疑來源在何,便由何解。行遠的一席話一盞茶,本就不見得有幫助。”
“既無幫助,想來這茶不用吃,這話也不必說了。”伊人笑起來,看著行遠滿眼嘲弄。
行遠無奈,繼續為添茶:“此時無用,不一定以後無用。再說茶香怡人,仙客不飲,便是辜負。”
“辜負茶香,還是辜負師傅的心意?”
“仙客願怎麽想,便怎麽想。”
“哦,那邊是行遠師傅的一片心意,自然辜負不得。”伊人笑嘻嘻地說著,端茶茶盞牛飲一口,搖頭歎道:“果然好茶,不愧為師傅一片心意。”
行遠無言以對,隻好低頭念經。
春正好,蟬鳴暖風陣陣。三兩聲蟬鳴幽幽遠遠地傳來,為春日的午後平添兩份醉意。
伊人品完一盞茶,心中空落落的。打斷了正低頭沉思的行遠,要求道:“忽然想聽師傅的笛聲。”
“仙客想聽,貧僧便吹奏一曲。”
說著取來笛子,當真吹奏起來。
年輕的和尚側對著窗,伊人一手指著下,歪坐在小塌上。幽遠空靈的笛聲在庭院裏打個轉兒,又衝出窗門,朝遠擴散了去。
這笛聲伊人聽過,不是在桃花寺,卻不知在何。
笛聲裏沒有桃花氣,卻泛著陣陣荷花香。的,伊人仿佛置鏡湖荷塘上。下是搖著小漿的孤舟,天上是新滿的月亮。
荷葉連連鋪向天際,荷花簇簇隨風散香。伴隨著盈滿了天地的笛聲,整個世界都寧靜而且完整。
伊人頭腦沉沉,迎麵而來全是洶湧的睡意。而這夢境極為閑適,便也不再強撐,隻放任自己睡著了過去。
香甜的夢境裏全是荷花香氣,伊人睡得無比安逸甜。待醒來時,笛聲猶在,荷塘月卻早已遠去。
這才想起,自己人竟還在寺中。沒有單漿小舟,也沒有荷花香氣。
隻有吹笛的行遠師傅,正襟危坐,眉目清秀。
以為自己睡了很久,一問才知道,竟隻有一炷香的時候。
見醒了,行遠放下笛子,問:“仙客可覺肚?”
“嗯……好像有點。”其實人依舊懵懂,回答旁人的話,也隻是信口就來。
行遠師傅卻當了真,放下笛子便道:“時間還早,貧僧去為仙客做兩樣清粥小菜,還請仙客稍等片刻。”
“你親自做?”伊人這可奇怪了,尚國寺可是有專門的煮飯僧人的。
行遠卻道:“既是誠心留客,自然不能怠慢。寺中沒有什麽奇珍,隻有親自下廚,算是聊表心意。”
“那我就等著師傅的手藝了。”伊人笑瞇瞇地說遮,靜靜看他離去。
果然高僧就是不同,即便過了一世,他還是那個樣子。坦誠平和,無無求。
綠意打了瞌睡,也剛醒來,睜眼就看見行遠師傅去下廚了,便忍不住道:“這位行遠師傅對姑娘可真好。”
“人家是高僧,對誰都這樣真誠。”藥嬤嬤說了一句。
綠意看了一眼代替茶嬤嬤出門的藥嬤嬤,心中奇怪:“是嗎?”
“那是自然。”
原來是自己理解錯了,原來僧人並不是世家公子,親自下個廚做個飯,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繼而忘在腦後不再多想。
伊人沉沉睡了一覺,神很好。就是坐太久了全酸,幹脆站起來準備到轉轉。
早春的太並不算熱烈,反而將花草樹木染了一層金。伊人在小院子裏站了會,幹脆往外麵走去了。
這麽好的時節,大家都願意出來。平常百姓家多有禮佛行善的,會專程來寺裏給佛祖上香。富人家的貴婦人們,也會群結隊,帶著家小出來散心還願。於是這尚國寺熱熱鬧鬧,香火十分旺盛。
伊人遠遠看了一會,便退了回來。
尚國寺曆史悠久,大殿佛像寶相莊嚴。它們在敵國風雨中矗立了好百年,許多都已經不是剛落時的樣子了,是伊人的記憶中,尚國寺就翻新了好幾次。
不過再翻新,它們也依舊是記憶中的樣子,瞪眼發怒的金剛,慈眉善目的菩薩,或莊嚴或悲憫地俯視著它們的信徒,事態變遷,從未改變。
從一間一間的大殿外走過,伊人旁觀了許多人的跪拜,並未上前。這還是頭一次,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仔細觀看旁人求神拜佛。畢竟曾經來時,也懷著滿懷的心事,期借著神佛的保佑,讓自己願實現。
如今轉一想,卻不知神佛如果當真有靈,日日注視著這些跪拜自己的黎民,究竟是會深,還是覺得好笑?
伊人看得認真,旁人不知心中所想,隻當又是一個虔誠的信徒。
綠意陪在邊,一直雙手合十,裏念念有詞,沒約在求什麽五穀登萬事順心。
這讓不由得想起了前世,那時已經接了聖旨,被朝廷的送親隊伍一路護送,前往蘇蠻草原。
剛開始還一肚子委屈,想著待自己走了,要讓玄黎如何傷心後悔。待他千裏迢迢,曆盡千辛萬苦找到自己,自己又該如何說出恨他的話,與他恩斷義絕。
那時還沒吃什麽苦,隻因著一段沒有結果的癡,便以為世上在意沒有誰比自己更悲慘。所思所想,也隻是求而不得的心酸跟哀怨。
直到綠意病重,才堪堪清醒了一點。
旁沒有人,就這麽幾個丫鬟,跟著在玄家十幾年,後又一起回到贇都,孤苦伶仃地在桃花寺過了三四年。
“王爺,昨天王妃將太妃最喜歡的錦鯉給燉了。”某王爺翻著手上的書:“給王妃再送幾條過去,免得她不夠吃。”“王爺,王妃把小公主給踢下水了。”某王爺頭也不抬:“這種事還需要勞煩王妃動手?下次讓她自己跳下去。”“王爺,王妃帶著您兒子跑路了。”某王爺終於起身。“王爺,您是要去抓王妃了嗎?”“傳本王命令,通緝小世子!敢拐走本王妻子,本王要打斷他狗腿!”
她明明是侯府真千金,卻被假千金所矇騙挑撥,鬨得眾叛親離最後慘死。一朝重生,她重返侯府鬥惡姐虐渣男,順便抱上未來攝政王的金大腿。抱著抱著……等等,這位王爺,你為何離的這麼近?攝政王強勢將她抱入懷,冷笑道撩完再跑?晚了!
穿成不受寵的王妃當晚,他娶側妃,她渣了一陌生男人,這算不算扯平?爭寵,不存在的,這麼多美人,她心疼還來不及,怎能惹她們傷心呢!想得寵是嗎?簡單,一切包在王妃姐姐身上《得寵攻略》賣起來,人手一本,祝各位妹妹早得王爺盛寵。為何畫風有點偏,比起爭寵,她們好像更愛粘她這個王妃是怎麼回事?既然如此,那就帶著美人們搞事業,混他個風生水起,賺他個鍋滿盆滿,什麼姐妹反目,勾心鬥角的戲碼早就過時了。她們的目標不再是男人,早日實現壽盡錢堆中的終極夢想才是她們的追求。區區一個王爺怎配得上她天下首富的氣質。於是端王反了,他奪江山
朱晏亭是聲威赫赫的章華長公主獨女,身世顯赫,嬌矜無匹。從小就是內定的皇后,引眾女艷羨,萬人矚目。可自從她母親過世后,境遇一落千丈。在家無依無靠,皇帝表弟還一直想悔婚。遲遲沒有定親事,活生生將她從一則美談拖成了一則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