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慕氏宅鬥手記 第二百二十三章

《慕氏宅鬥手記》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主不得看兩人爭吵起來,但也明白,這不是自己的目的所在。

於是笑著安兩邊道:“好了母後,這是我自己願意的。為一國公主,替皇帝哥哥分憂,本也是兒的分事。”說完又對皇帝道:“皇帝哥哥您也別生母後的氣,不過就是心疼兒沒嫁個青年才俊。但袁將軍此次尉國立功,兒嫁他,並不算吃虧。”

皇帝果然深:“邵果然長大了,董事不。”

“哎!邵果然懂事了!看著你們兄妹相互扶持,哀家倍,我的那些兒長的話,皇帝就當沒聽到吧。”

“可憐天下父母親,母後的意思,朕怎能不懂呢!此次是我對不住邵,母後放心,以後朕一定會加倍補償。”

母子兄妹三人這才喜笑開,其樂融融地吃起了團圓飯。

因是自家小宴沒有外人,也就不講究食不言了。三人一邊用膳,一邊聊起了家常,閑聊的容,自然也是圍繞著剛回到京城的邵轉。

在邵時,邵公主日悶悶不樂,覺得自己的日子,過的簡直生不如死。

可把貶回封地的是自己的兄長,是一國之君。所謂雷霆雨,皆是君恩。既打著為君分憂的旗號回來親,自然不能對皇帝當初的決定表示不滿。

因此絞盡腦,編出了些有趣的事將來出來。

公主作為皇帝的親妹妹,又有太後捧在手心裏寵的封地自然不小,而且挑得也是極為富庶的地方。

在邵的日子,雖比不上京城繁華,卻也別有一番風味了。跟一起回去的宮們也時常出去走,在外麵聽了見了什麽有趣的事,也會回來說與聽。因此邵公主隻挑揀了兩三個,稍作加工,講出來就惹得太後與皇帝哈哈大笑。

Advertisement

這一次團圓宴,就算是圓滿了。

晚上回去之後,皇帝還在跟白貴妃歎,到尚公主果然長大了,已然懂得替他分憂。

卻不知回過頭去的邵公主,立刻想方設法行開了。

剛在太後跟皇帝那裏賣了識大的人設,當然不能一回頭就自打臉。

可背著人自己哭一哭,‘不小心’讓人瞧見,好去太後那裏報信,卻還是做得到的。

果然,很快太後就知道邵公主回宮之後默默哭泣的事了。剛剛因為兒的回歸開心不已的太後娘娘當即冷淡了下來。

歎道:“到底心裏還是有玄黎的。”可讓玄家尚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先不說玄家願意不願意,就是皇帝自己,也生氣邵公主心係玄黎。

“再說了,現如今玄家已於白家定了親事,心裏再有什麽,也沒法子了。”

“話是這麽說。”嬤嬤卻道:“公主與玄家公子是不是有緣分,這個老奴不敢多。可公主芳華正茂,便是再怎麽,下嫁一個野匹夫,卻也是委屈了。公主金枝玉葉,怎能吃得那些哭,汴京除了玄家公子,還有多青年才俊,總能選出個出彩的配給公主。至於那袁老將軍,說句不好聽的,再如何戰功赫赫,不也是大尉的臣子不是?作為臣子,莫不還敢不忠於陛下,不忠於朝廷?便是要賞。賜金銀財寶,賞高厚祿,頂了天,再指一位世家嫡嫁與他為妻,就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咱們這位,可是跟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妹妹,是大尉的大長公主呢!”

嬤嬤這些話,可謂是說道太後心坎兒上了。也是這麽想的,那金枝玉葉千萬寵的兒,怎能能被個老匹夫糟踐呢?

簡直不知皇帝腦子裏怎麽想的。

Advertisement

可這事兒已經在皇帝那裏過了明路,再要反對,卻也已經遲了。

太後歎了一口氣,道:“罷了,且去瞧瞧吧。若當真反悔,我便潑著與皇帝反目,也要替想想辦法。”

帶著沉重心心,太後坐上鑾駕,親自去了邵公主宮裏。

大概知道太後駕到,這會兒邵公主已經沒有哭了,隻一雙眼睛通紅,顯然是剛收斂出不大一會兒。

太後屏退左右,親自拉過兒的手,安道:“好了,母後知道你委屈。當初你派人來信,我便認為此事不可取。見你一味堅持,甚至率先把話送到了皇帝耳朵裏,已經無法改變,這才沒有堅決反對。所幸事還沒正式定下來,皇帝那裏,我會親自去跟他說。快別傷心了我的兒,你放心,母後一定會千挑萬選,替你找一個青年才俊翩翩公子做駙馬。”

“母後!”邵公主紅著眼睛,說話聲音也見得弱。這可憐兮兮的小模樣兒,可當真讓太後心疼壞了,於是越發肯定,要為了兒與兒子抗爭到底。

卻不料邵公主卻是拿定了主意,道:“母後恕罪,兒能為皇帝哥哥分憂,心中萬分歡喜。以前是我不懂事,總是讓您跟皇帝哥哥為難,經過這兩年反省,兒終於知道您跟哥哥的為難。為了彌補從前的過錯,我總希能為您跟皇帝哥哥做些什麽才好。”

“好了我的兒,你也別了!你的心意我咱們明白就好,但此事關係你的一生,你不必這樣委屈自己。”

“委屈,卻也不委屈。”

公主終於沁出眼淚,說:“母後,我想為哥哥分憂,此乃真心實意。我們生在皇家,一出生便安尊榮富貴,已是人不能及。然而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皇帝哥哥終日繁忙,步步謹慎,為了江山社稷殫竭慮。兒不及皇帝哥哥萬一,但我貴為公主,總也要為咱們項氏江山出一份力。此次王之,相比母後也有所,因著早年那些舊事,朝廷武將全部離心。皇帝哥哥此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召回袁李二位將軍,此次若勝,他們便聲高漲。然而這些人從前都過青州公主的恩,咱們如不能設法拉攏,不是給了有心人可乘之機?而公主裏麵,卻再也沒有誰的份能夠與我相提並論了。所以兒明白哥哥的難,這才遂自薦,為江山計,並不覺得委屈。”

Advertisement

“可你是公主啊!”

堂堂一國君王,希下嫁自己的親妹妹去拉攏朝臣?

太後不懂政事卻也覺得此事太過匪夷所思。

莫非兒子的皇位,已經到了如此不穩固的時候了?想一想擁兵自重的贇都,再看看舉旗造反的王,好像的確如此。

何太後心下一凜,這才覺到怕起來。

先前無論王如何鬧騰,無論前線的戰報傳得有多頻繁,總覺得不甚重要。

你是反王,那便是遭了天怒,必然會引火自焚。無論是造反的王也好,還是君臣離心的贇都也好,在心中,都不是個事兒。他總覺得待兒子騰出手來,想要置他們不過易如反掌。

然而到底忘了,皇帝便是再天命所歸,便是再名正言順,也需要有臣子輔佐才能事。

可現在朝堂上的況是,文們大多出生世家,看重家族利益,多過於朝廷利益。

武將又都是在青州公主落敗之後提拔起來的,毫無能力可言。

皇帝一個命令下去,要麽是不想好好辦差的,要麽就是想辦好差事卻沒那能耐的,境十分尷尬。

要是真能收服袁狗剩這群人,以後可就要容易多了。比如皇帝還想收回高慶關的兵權,手裏沒有些強兵,怕是連聖旨都送不遠。

“我兒想的,的確周到!”

何太後雖疼兒,但到底兒子才是基。

沒有了那個皇位,沒有了作為皇帝的兒子,那這個太後,還能當得下去?

於是幾乎在一瞬間,太後便下定了心思,一定要幫兒子大臣目的,自然也不會再反對兒的婚事。

甚至,對這樁婚事,開始讚起來了,就是男方年紀太大,人又魯,匹配兒,實在委屈。

看著太後油然而生的慚愧之心,邵公主哪裏還不知道在想什麽呢?

不過是權衡利弊,同樣是兒,自己太後的心裏,到底比不上皇帝。

這有什麽辦法呢?

誰讓是公主,不是皇帝?

已經了這麽多委屈了,為何還不能滿足今生今世唯一的心願,讓與心的人喜結連裏?

果然什麽兄妹父母,都是麵上說的好聽。

一個坐不穩皇位,便想著拿兒妹妹做人。一個偏疼兒子,便舍了兒生死不論。

他們坐不坐得穩皇位,當不當的了太後,那是他們無能,跟自己又有什麽關係?

就算如今的尊榮,全部因為親哥哥在當皇帝。然而卻覺得,隻要能與玄黎在一起,便是不當這個公主,隻做那鄉野之下的平凡夫妻,也甘之如飴。

所以自己的計劃,是一點錯都沒有的。

想到這裏,邵公主再接再厲,說起了姑娘袁將軍的親事。

“這些厲害關係,在回京之前,我便早已想好了。隻是回京之後,看到哥哥與母後,到底心裏害怕。”邵公主輕聲細語,對太後說:“我們一片赤誠的心意,隻怕對方並不領。我記得母後曾經常常跟我提起,當年的青州公主是如何的飛揚跋扈,讓您跟皇帝哥哥都不得不退避三舍。然而這些人,卻又是青州公主的舊部。我怕他們懷恨在心,待兒嫁過去之後,便為難折磨,這才怕得哭了起來,母親……”

“念著青州公主?”何太後冷笑一聲,道:“虧得死得及時,否則做的那些事鬧開起來,咱們整個大尉都要陪著丟人現眼。那袁狗……將軍,若當真顧念舊,就絕不該在提起舊事。”

公主眼睛一亮,立刻求到:“母後,我記得小時您說過,青州公主有一些舊信件被您給藏起來了。不如您送兩封給我,若那莽漢哪日對我不敬,兒便將它拿出來,當麵念給他好看。”

青州公主在那些武人心中有著無比尊榮的地位,留下的信件必然會惹人垂涎。尤其要是裏麵有生麽事,正好可以用來拿人。

要知道青州公主一個人,越是權勢滔天越是讓人忍不住去窺探。

作為的舊部,必然會在故去之後,竭盡所能保護的名聲周全。

然而青州公主的信,可不是能夠輕易拿出來的。

何太後很是遲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