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扼元 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

《扼元》第一百六十章 徵收(上)

當晚郭寧住進了海倉屯堡。

阿魯罕很殷勤,請郭寧住在他家裡,郭寧婉拒了,轉而選了靠著屯堡外圍高牆的一坍塌樓,在樓的舊址上立起帳篷。

隨即他就開始後悔。不是因爲屯堡的溼氣重、環境惡劣,而是因爲他似乎有些低估了阿魯罕的號召力,正如阿魯罕也低估了郭寧一般。

阿魯罕以爲,郭寧不曉得大金朝地方上軍制臃腫、猛安謀克遍地走的形,皆因他全然不瞭解郭寧,見郭寧年輕,以爲是中都城裡漢兒勳臣之後,驟得高位,不知地方上的局勢。

其實郭寧雖然年輕,滿臉風塵,哪像是出貴胄之家了?

他起於北疆,自家便是個正軍。真人的猛安謀剋制度廢弛,而職位多如牛形,他全都歷歷在目。

不止是他,從北疆退河北的將士們全都哦知道,但凡那些猛安謀克戶還有祖上三的勇猛,何至於數十萬大軍裡充斥著漢兒、渤海人和契丹人,要靠這些當年被征服的民族去和蒙古人廝殺?

所以郭寧一見阿魯罕,就知道這是個混跡在窮鄉僻壤不得意的謀克。而這樣的謀克,方的地位夠高,實際的地位又夠低,正好被用來當作傳聲筒,向外傳遞消息。

但或許阿魯罕在本地的真人裡有些威,又或許,山東東路的百姓這幾年過得太苦,真沒有食。就在郭寧宿下不久,便有人從各地陸陸續續聚集了來。

Advertisement

那麼多人,一時間沒法安置。

但普通的百姓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安置,他們就聚集在屯堡下方的山坳裡,從荒灘上取了雜草蘆葦燒火,姑且抵夜間海風的寒氣。

郭寧讓阿魯罕傳話說,只要青壯。但來的不止青壯,還有許多男。他們大都衫襤褸,有人穿著白的圓領袍子,有人穿著七八糟模樣的服。絕大多數人的格都瘦弱,臉上上黑黑的,都是污泥。

人羣聚集的地方,恰好靠近屯堡高樓位置,他們的服或散發的髒污黴爛氣味,還有燉煮海魚、海草的強烈腥氣,便隨風飄,一陣陣地灌到軍帳。

郭寧起初在高探看,隨即又離開屯堡,帶著幾個人往山坳方向走去。

在夜幕下,他看到有瘦弱的人彼此擁著取暖;看到有人好像不怕燙,從火堆上的陶罐裡取出裂開的貝類,狼吞虎嚥地吃著。

他看到老人蜷在蘆葦桿子搭的簡陋窩棚裡,幫小孩子摳著上和頭髮裡的蝨子,很自然地吃掉;也有小孩兒到跑著,偶爾撿起一顆草,練地掰開草,咬著裡面稍稍的部位,嚼了幾口就吞下去。

當郭寧等人走近時,這些人看到了郭寧等人的戎袍和武,頓時一陣。有些人慌地往山坳外頭跑,也有人沒有跑,只默默地跪伏著,讓開道路。

道路通向山坳深,月黯淡,那裡也沒什麼

Advertisement

郭寧在屯堡高聽到的約聲音,在這裡已經清楚些,有喝罵聲,還有人尖利的嘶聲,小孩兒驚恐的哭喊聲。

那是猛安謀克戶裡膽子大的,乘機劫

這種事真人來說,大概是常態,再怎麼落魄的真人,始終都是主人,比作爲驅口和農奴的漢兒要高一檔。

而郭寧所部的將士們,見慣了死亡,天天都朝不保夕,人的野和兇,總會抑不住。老實說,他們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見得有多好。

尤其是李霆所部,格外地肆意妄爲。郭寧此前幾次申明軍紀,但效果如何,暫時還不能強求。

郭寧止住腳步,搖了搖頭。

“在昌州的時候,我只道邊疆軍士們的疾苦天下無二。後來去了安州,發現河北的百姓們一樣的苦。現在,到了山東萊州才確定,這大金朝的治下本來就是這副鬼樣子,本就沒誰過得下去。”

他向倪一招了招手。

“郎君?”

“帶幾個人去看看在鬧什麼?挑一個你看不順眼的,殺了。然後告訴其他人,他們吵著我了,不想死的話,全都住,老實點。”

倪一大聲應是。他帶著幾名披甲的傔從,擺出郭寧常有的那種兇惡神,提著自家的鐵斧,大步往山坳深去了。

郭寧轉折返。

當他回到屯堡高的軍帳,下面人羣聚集的地方已經安靜了。稍稍眺,可見倪一正從山坳裡出來,手裡好像提了不止一個腦袋……那也沒什麼。

Advertisement

擴建和維護港口的工作,次日就開始。雖說是個由頭,事得做好。

在屯堡和海灣之間,除了夯築道路以外,要依託礁石灘或海塘等特殊地形,修建幾座簡易的戎臺。

因爲人手夠多,還分派了一些來修繕屯堡。

海倉鎮東北的福山一帶,林木繁茂。但百姓們手頭沒有工,所以他們將茅草紮繩索,用蘆葦編結片板,然後往片板間灌砂土,作爲地基或臨時的牆

做這些事的,一共有壯丁七百餘,健婦五百餘。其實壯丁並不很壯,健婦也不是很健,但爲了一口飯吃,他們全都竭盡全力,投了。

因爲來的人比預料的多,郭寧如果按照吹噓的那樣,讓每個人都吃飽飯,軍糧恐怕堅持不了兩天。所以他地向移剌楚材打了招呼,最終給出的那頓飯,只能勉強果腹而已。

好在就只這些,已經讓百姓們很滿意了。到了第二天早上,郭寧還招了些老弱婦孺,讓他們沿著海灘撿拾貝類,用來給所有人加餐。

這就更讓百姓們謝了。郭寧和移剌楚材出外的時候,居然會遇見在道旁叩首的百姓。

移剌楚材在政務上的才能,於此時也發揮的淋漓盡致。須知郭寧所部海而來,倉促立足,環境陌生而重重事務何其繁雜?

數千人的軍隊,上千人的民夫,都要分配資、調撥軍械、組織恢復軍事訓練、安排勞役,真是千頭萬緒。而他面對的,又有好多都是目不識丁、甚至超過手指數量的數字就說不清楚的人。

好在移剌楚材的家世雖然清貴,卻久在基層,切切實實知道底下人所思所想。他帶著幾名吏員到奔走,每到一就清點、統計、抄錄、分派,生生地將流程理順,將諸事安排妥當。

駱和尚等人,對移剌楚材早都佩服。到這時候,馬豹麾下,原本歸屬於靖安民的將士們,乃至阿魯罕手下那羣真人窮漢,也都紛紛讚歎,都說移剌判實在厲害。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郭寧忽然來找。

移剌楚材正執筆書寫,見是郭寧前來,立即道:“放心,咱們還能撐兩天!我仔細算過了,兩天沒有問題。只消在糧船的事上找個說法……”

郭寧搖了搖頭:“用不著兩天。晉卿,這會兒有客人來了,是貴客。”

------題外話------

胡建建!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