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扼元 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下)

《扼元》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下)

“是我的老人來了……”駱和尚沉聲道。

軍堡高的牆頭,間隔兩三丈留出一道窄。窄裡廂,是將士們的住屋和武庫。軍堡的規模不算小,但這會兒塞進了將近三千人,還得騰地方給大批戰馬,難免擁。比如這屋裡,就塞了李霆和他的好幾名親衛。

但這會兒,駱和尚、馬豹兩人也來了。皆因爲了蔽起見,所有人都不會登上寨牆眺,而李霆屋裡的窄窗正對著蒙古騎兵的突進方向,用來探看很是妥當。

駱和尚軀巨碩,肚腹寬大。他往窄窗前一站,便把窗戶整個堵住。

李霆被駱和尚到旁邊,怒得連連跳腳,推了駱和尚幾下:“和尚,你哪來的蒙古人老人?讓開,讓我看看!”

馬豹倒不端著。他個子本來也矮壯,索半蹲下來,推開駱和尚的肚子,往窄窗下方頭探看。

纔看兩眼,他便吃驚道:“是韃子!是蒙古軍本部的阿勒斤赤!”

駱和尚退後兩步:“也就只有這些韃子,能來得這麼快!虧他們還這麼猛,一直殺進營壘裡來!不好對付!這下有大麻煩了!”

馬豹也是老行伍,說到阿勒斤赤,便下意識地稱他們爲韃子。這是因爲阿勒斤赤騎兵所到之,必定惡臭腥風席捲。

由於環境所限,蒙古人幾乎是不洗澡的,也不會清洗上的服。有些蒙古騎兵甚至幾年都不會上的服和靴子,有些人的皮甚至和服黏連在一起,渾都長滿皮蘚。

但這種折磨,相比於草原上嚴酷的環境,算不得什麼;較之於遭敵人長途突襲而死的危險,更算不得什麼了。

蒙古軍的戰鬥方式中,最常見的便是長途奔走,展開數百里乃至上千裡距離的奇襲。而阿勒斤赤騎兵,更是此中好手。

Advertisement

這些蒙古騎兵在發起突襲前,就不再食用固。他們將風乾牛鬆、乾和馬攪拌糊狀,盛在羊的膀胱裡,塞在保溫,如果了,就解開羊膀胱飲用。

據說吃這種食,幾乎不會產生糞便,能夠連續十幾個時辰不間斷地策馬奔馳。

這些阿勒斤赤騎兵又習慣在出徵前套上多層的子和袍服,小解也不下馬,直接就釋放在子裡,用子和靴筒來承載尿。這樣一來,每一名騎士真是腥異常。

這樣的事,大金的將士們多半乾不出來,那實在太過恥。但蒙古騎士不會在乎。

草原上往而復來的黑災、白災和灰災磨礪了他們,草原上永無休止的屠殺和滅絕錘鍊了他們,使他們擁有了鋼鐵般的礪神經,爲了絕不搖、絕無顧忌的戰士。

駱和尚知道,那些阿勒斤赤,在遇敵之前還會特意多喝些水,因爲在憋尿的況下,騎兵會下意識地夾馬腹,利於控馬。

這對騎兵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有時候戰馬奔騰起伏,會直接把騎手的膀胱震破,讓他們痛苦地死去。但騎士們毫不介意,他們這麼做,是因爲在膀胱盈滿的況下,對馬匹的震也會更敏,有利於騎士形人與馬的默契,有利於騎士衝鋒陷陣!

而在騎兵們長途奔襲疲勞的時候,他們又爲此準備了專用的皮繩。在最後一次換馬以後,阿勒斤赤們會用皮繩把靴子死死綁在馬鐙上。

一旦騎兵上馬背,就無法解開皮繩,只在勝利回到營地以後,纔會有專人爲他們解開皮繩!否則,死也要死在策馬衝鋒的路上!

這樣的騎士,在每一部落中都堪爲骨幹,許多人本就在草原上赫赫有名,是百裡挑一的好手。但在吉思汗的號令之下,他們離開了悉的草原,離開了悉的部落,彙集到九斿白纛之下,逢戰必衝鋒在前。

Advertisement

如果把普通的蒙古軍比作野。那麼,這些阿勒斤赤斷然不是野

因爲他們的武比野更鋒利,他們的行比野更迅猛,他們比野更嗜

而與此同時,他們又比草原上的枯草更能忍耐。爲了勝利,爲了殺戮,爲了碾碎吉思汗的敵人,這些蒙古勇士能承一切勞苦,超越一切極限,殺死一切活

駱和尚本人曾是西京路出的斥候首領,當年每逢大同府揮軍草原,他都親自擔任前哨。正因爲這段經歷,他更能確定阿勒斤赤的厲害,故而當日在遂州與蒙古阿勒斤赤一即走,絕不戰。

這下,到汪世顯來面對強敵了。

“老汪?能頂住吧?”駱和尚只覺得頭皮發發脹,他用力抓撓了兩下,使得短而的發茬發出沙沙的響聲。

與此同時,蒙古騎隊如虎如豹,卷一黑風,惡狠狠撲了營壘之,頃刻間分分合合,左衝右突。

營壘裡有守軍將士衝出來攔阻,蒙古騎兵哪裡理睬?他們將手中曲刃環刀平端而過,馬到人頭飛起,濺五步。

他們衝殺得太快了,靠近木橋的兩座營地,這時候都還沒來得及闔上柵門。結果蒙古人立即突部,大砍大殺,又連續拉倒多座營帳,然後縱馬踏過,留下橫七豎八躺了一地。

這隊蒙古騎兵的首領名岱爾圖,是拖雷的親信部下。在拖雷所屬的五個兀魯思裡,他也是著名的悍騎手。

此前拖雷在河北塘泊追擊金軍時,岱爾圖正與各部的阿勒斤赤協同,打探向南深中原的道路,但拖雷在塘泊間挫,直接導致了拖雷本人、和許多部下都遭到吉思汗的訓斥。

Advertisement

吉思汗是最公正的,誰也不會懷疑他的判斷。可吉思汗發怒時如雷電般的眼神,讓岱爾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之後連續幾天都在噩夢中驚醒。

岱爾圖沒有參予那場戰鬥,所以也沒有到牽連,他因而到更加恥。那樣的一場惡戰,我竟不在?我的刀子上,竟沒能沾染那隊金軍的

恥和惱怒,給了岱爾圖十倍的力。

此番他得到四王子拖雷的命令,作爲前鋒去威懾萊州。他以最快的速度行,一路上累死了三十多匹好馬,也累死了兩個人。

那沒關係。草原上每年都會生出數不清的小馬駒,正如每年都會生出數不清的蒙古人。

長途跋涉也讓岱爾圖非常疲憊了。但眼前縱廝殺的快活,猛然提起了他的神,讓他簡直渾抖。當屠殺者的狂笑聲和害者的呼救聲互相激盪的時候,他到了特殊的快樂,以至於原本溼潤而冰涼的裡,忽然有了暖烘烘的覺。

岱爾圖哈哈大笑,揮長刀,掠過了一個人的後頸,又用力下劈,斬斷了一個男人的手,鮮飛濺到他的甲冑上,在濃黑的漬上覆蓋了新的一層。

蒙古軍所謂的威懾,就是殺戮。

四王子的命令,就是要讓岱爾圖在萊州兇猛廝殺,全力去製造恐懼和混。只有那樣,才能把那個姓郭的漢兒和他的部隊,從西面的益都城裡出來。

這個任務太容易了!

這個姓郭的漢兒究竟多麼勇猛,岱爾圖沒有見識過。但他的下屬太弱了!這樣弱的男,有什麼資格生活在如此富饒的土地上?有什麼膽量站在長生天所鍾的蒙古勇士面前!

衝突,狂奔,,砍殺,岱爾圖盡地施展。

他帶著百名騎兵自東面的木橋貫,馳騁起來威勢極大。兩片營地裡的人們眨眼就被殺死了數百,剩下的有人想結陣抵抗,有人奔向其它的營區,懇求開門放,有人則似沒頭蒼蠅般的跑。眨眼工夫,混由這兩片營地向外蔓延,宛如巨石如水,掀起了不斷擴散的漣漪。

營壘部的主道呈十字型,將整個三裡多方圓的營壘劃分四塊,又有好幾條輔街作爲不同營地的間隔。

擊散了兩座營地後,蒙古軍稍稍收攏兵力,穿行與主道和輔街,大聲嚷著繼續疾馳,彷彿在尋找下一突擊的營地,又像是有意繼續深

汪世顯邊,有部下急道:“是不是儘快集中各部,抵擋他們?再往後就是老小營,不將士的家眷在那裡呢,不容有失!”

“蒙古騎兵進退快如閃電,我們這時候集結,只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不!”

汪世顯冷淡地看著蒙古人張牙舞爪,深深吸了口氣:“不過百十個蒙古人,慌什麼!傳令各營,就說,蒙古軍小潰兵滋擾,須臾即平!軍民不必慌張,不許妄,照常築壘,出營者皆斬!”

------題外話------

《草原帝國》:蒙古騎兵在上馬前會穿上配發的所有的,還有所有的氈,使自己看起來大大的,即使真的忍不住在馬背上解手了,在外面也看不出來。因爲,最後尿會順著綢大和氈流進靴子裡。……老實說,蠻服氣的。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