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之後的小院,楊安兒和劉二祖默然對坐。隔著高牆,竹管絃之聲飄飄而過,兩人懷的,卻唯有金戈鐵馬,鮮寒霜。
兩個人都沒喝多酒,很清醒。
楊安兒親自提起銅釜,爲劉二祖滿上茶水:“劉元帥,請喝一些,暖暖子。”
劉二祖端起瓷碗,啜飲一口。瓷碗很燙,但他常年農作,雙手滿是老繭,糙得像樹皮一樣,端著瓷碗全然不覺。
楊安兒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客氣的待人。
當年他爲鐵瓦敢戰軍都統,在鳴山駐軍的時候,就連金國的那個死鬼皇帝親自下詔調兵,他也理不理。皆因那個舉並不顯示皇帝的寬仁,只是現了大金的虛弱。
楊安兒覺得,自家勢力的虛弱,今天也暴得差不多了。
按照他南下時的計劃,山東東路的、莒、沂、海四州是本所在,以此爲基礎,分佈羣豪:東面用耿格據登州、史潑立據寧海州、徐汝賢據萊州,西北面用李全取濰州,尹昌取濱州,西南面以劉二祖取泰安州、時青取滕州、郝定取兗州。這些人,都是本鄉本土聲非凡的人,一旦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大半個山東。
一旦形割據之勢,再向北抵抗真人,向南示好於宋人,周旋於兩強之間,徐徐謀劃取利。考慮到金國還面臨著蒙古軍的巨大威脅,而宋人又一向是兼弱攻昧,取侮亡的做派,說不定數年之,自己就能在金國的上割取最大一塊。
但這個計劃的前提,是楊安兒要能在武力上得住朝廷在山東的兵馬。
楊安兒本來是很有自信的,他在北疆,見過了金軍將帥腐朽怯弱的模樣,見過了數以萬計的金軍將士臨戰嗟嘆、見敵即走的姿態。他深信,自家的力量面對這等貨,足能以一當十。
金軍所仰賴的,無非幾個宿將重將的本部。可就算那幾支銳部隊,也大都駐在中都附近,面臨蒙古人的威脅……誰來理會山東的事?
剩下值得注意的,只有河北潰軍中的許勇士。楊安兒在定興縣的時候,本想引之爲己用,結果引出了郭寧這個怪。
而這個怪,還跟到了山東。他還帶著兩百騎兵,在磨旗山下來了這一出!
所有人都看到了,楊安兒的本據所在,郭寧的柺子馬輕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本沒有人能阻擋。而定海軍中,據說還有更可怕的鐵浮圖騎兵,十十決的威力,勝過輕騎百倍!
郭寧來了又走,而楊安兒在萊州、登州、寧海州的安排,就已經完了。
而郭寧真的會長久收斂於萊州,坐視著楊安兒攻取山東兩路三府十三軍州?楊安兒聽得出來,隔著高牆,外頭那些飲宴之人,心裡頭有些窩囊,也有些高興。他們高興的是,那郭寧原來並非朝廷一路,而兩方如今已然達協議,就不會再刀兵。己方的大計,了一個阻礙。
楊安兒卻不這麼想。
朝廷算個屁。大金朝從裡到外都爛了,漢兒豪傑誰不看在眼裡?傻子才忠於這樣的朝廷。那郭寧也是個反賊沒錯,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楊安兒等人,不是一個路數。
而且,這廝是惡虎,一定會吃人!
眼前的局面,只不過因爲這頭惡虎這會兒吃飽了,捕食累了,想休息休息而已。待這頭惡虎歇足了,養足了力氣,它下一個食是誰?
到那時候,楊安兒的力量橫掃山東。而定海軍的勢力範圍三面臨海,一面是誰?
郭寧遲早會爲己方的大敵!不,無論兩家表面上如何,他自始至終,都是己方的大敵!在郭寧統合寧海州和登州之前,己方必須要足夠強大,足夠與他翻臉爲敵才行!
可恨那蒙古軍,竟沒能收拾了他!
想到這裡,楊安兒臉不變,手上卻一直掂著銅釜,竟忘了放下。
“那郭寧,要李鐵槍的腦袋。”劉二祖看看楊安兒,沉聲問道:“楊元帥,你是怎麼想的?”
楊安兒只道:“定海軍的騎兵,著實厲害。”
兩人靜默片刻,楊安兒又道:“劉元帥,你設地,替山東地界的豪傑們想一想。我楊安兒今日會在威脅之下,出賣李鐵槍,明日會不會在威脅之下,出賣別人?”
“多半是會的。”劉二祖倒也不掩飾。
楊安兒哈哈一笑。
劉二祖也跟著笑了兩聲:“那郭寧說得輕描淡寫,其實用意甚是惡毒。楊元帥若真的答應了,山東地界上的豪傑們,只怕立刻就要散夥……好在楊元帥沒有答應。”
楊安兒頷首:“我們這些人,都是朝廷的眼中釘,中刺。這麼多年來始終沒有被朝廷拿下,靠的就是我們彼此信賴,守相助,雖散居千里,星羅棋佈,卻萬衆一心!尤其是此刻,李鐵槍已經手了,大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非得齊心協力才行!”
“是。”劉二祖點了點頭。
楊安兒向前俯:“所以,我們的事,還得我們自己來辦。山東漢兒的命前途,不能指他人!”
劉二祖面如枯木,看不出什麼表:“你我相識十多年了,我信得過你。”
“那麼就起兵!”楊安兒擡高嗓門:“探馬報說,李鐵槍正在進攻臨朐。我估計,以他的兵力,十日之,便能拿下穆陵關。十天時間,你我兩家合兵一,邊行軍,邊整頓,足夠匯一支可戰之師。我們先拿下益都,再取濟南!”
他直,厲聲道:“蒙古軍南下襲擊,通常都是秋來春去。也就是說,直到明年初夏之前,河北水陸通全都是中斷的。金國的朝廷中樞,無法指揮河北、中原乃至山東,而金國的兵猛將,也只能聚在中都,無以南下。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也就是說,有四個月的時間。”
“四個月的時間,橫掃山東,割據一方,建帝王之業!嘿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四個月以後呢?”
“我們據全齊之地,擁百萬軍民,又有四個月的時間梳理軍政,激勵人心,還不夠麼?到那時候,金軍若來,我們正好破之,繼而策馬揚鞭,澄清宇,一掃腥羶!”
楊安兒沉聲道:“怎麼樣?李全已經手了,你不想試試嗎?”
劉二祖把熱茶喝了,咬了咬牙。
楊安兒瞪著他。
“我這裡,缺有經驗的將校、軍,楊元帥要給我派一批人來,數量以三五百人爲佳,他們山以後,我會提供兵員填充來。沿途的糧秣,都由我來支應,但兵甲仗,你要趕替我補充一些。”
“可以!”
“李全只要拿下穆陵關,我們就有了北去的通道,北面的戰事,自然都由楊元帥指揮。我依舊坐守泰安州,由彭義斌、夏全、石圭等部,隨你北取益都。霍儀和時青兩人,我會安排他佯攻東平府,以爲形援,如何?”
“好!”
“既如此,其餘軍務,都聽楊元帥的。”劉二祖微微躬。
楊安兒按著劍柄,同樣躬爲禮:“劉元帥早些休息,明日,我們兩家正式合議。”
劉二祖在僕役的帶領下離了小院,旁邊照壁後轉出來了楊安兒的謀主李思溫。
李思溫搶前兩步,跪拜道賀:“大事定了,有劉二祖爲臂助,山東兩路必元帥之手。”
楊安兒輕笑兩聲:“還早著呢。”
“只是……”
“什麼?”
李思溫低嗓音:“元帥,李鐵槍因爲給蒙古借道之事,顯然引得那郭寧深恨。今日元帥沒有正面答他,遲早這事還會被提起……遲早是個麻煩!畢竟李鐵槍之所以這麼做……”
“李鐵槍終究是我們自己人!有什麼麻煩,我擔不下麼?”楊安兒斥了一句。
“元帥說得是。”
楊安兒拍了拍李思溫的肩膀:“真到了特定的局面,咱們再議特定的辦法。總之,不急,但務必要妥當。”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高揚是一個軍迷,一個很普通的軍迷,愛刀,愛槍,愛冒險。 只是為了能玩到真槍而已,高揚跑去了非洲,結果遇到了空難,從此就只能在槍口下混飯吃了,因為他成了一個雇傭兵。 一個軍迷,能在國際傭兵界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請拭目以待吧。
打工仔葉天穿越了,醒來后發覺自已竟然是一國之君。 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 愛江山,更愛美人......
朱壽一覺醒來,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家境還算富裕,可他震驚發現,自己竟是一個患有腦疾的人。算了算時間,太子朱標即將早逝,朱壽便趕緊跟一直照顧自己的爺爺商量一件大事。“老頭子,太子朱標馬上就要死了,咱們趕緊跑路吧!”一句話,就把爺爺給震驚住了。朱壽覺得,爺爺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可直到有一天,爺爺穿著龍袍出現時,他懵了。“啥?”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