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方式是乘坐對接破曉城的軌道列車,沿途能從高空俯瞰星城外面的風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到達破曉城。
軌道列車也是早期星城往破曉城運輸資源的渠道。
第二種方式是對接破曉城的穩定型空間傳送陣。
選擇這種方式,只需要到達指點傳送地點,數秒后就可以到達破曉城的穩定空間傳送廣場。
雖然穩定型空間傳送陣十分便捷,但還是有不星城民眾選擇軌道列車。
對於絕大部分星城民眾而言,他們這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星城。
雖然網絡發達的今天能夠通過視頻、新聞、前線親人的口述,等方式了解到外界,卻不曾親眼看到過。
難得的機會擺在面前,很多人都選擇了乘坐軌道列車。
期間有不居民旅途中還開啟了網絡直播,通過直播畫面讓星城民眾更直觀地看到破曉城與星城的區別。
待第一批人口遷移完,第二批2000萬人的遷移計劃開始……
數年時間,星城的人口不斷往破曉城遷移。
通過網絡與親戚朋友的聯繫,知曉了破曉城的便捷與繁華,每次遷移人口的名額發放申請都極為火,大量星城民眾參與報名。
籤等待的過程更像是獎。
甚至有很多星城民眾為了遷移名額,特地去拜封棋的英雄凋像,希得到好運加持。
在星城民眾的眼裏,為信仰之神的封棋無所不能。
考試、求子、姻緣、修鍊突破……上一條時間線為引導者的那段歲月,封棋聽到了太多稀奇古怪的祈福容,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遷徙的數年間,星城的衰弱眼可見。
原本繁華的街道逐漸人影凋零,大量商鋪到人流減的衝擊選擇關閉。
好在星城有著免費資源供應,即使沒了收來源,也能夠保證星城民眾日常的生活開銷。
對比之下,破曉城中心區日漸繁華。
大量新式店鋪在破曉城開啟,街道上的人流日漸增多,與逐漸衰弱的星城形了鮮明的對比。
破曉672年。
坐在辦公室里的封棋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星城的人口統計部門負責人打來的,他在電話里表示,人口遷移計劃已經正式完。
掛掉電話后,封棋站起。
走出行政總樓,他帶著小幽行走在空無一人的道路上。
目之所及,唯有慨。
人類文明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星城的淘汰是必然。
擁有修鍊系建築的破曉城,才能更好地幫助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前進。
此刻遊走在星城的道路上,腳下的每一步,都是告別與回憶。
數天後,封棋帶著小幽坐上了開往破曉城的最後一班軌道列車。
封棋以最後一個星城人的份,與這座城市告別。
當列車啟,封棋俯瞰星城景,回憶畫面跟隨列車的行駛泉涌。
文明的前進必然要淘汰掉落後的產業,想要文明獲得更快的前進力就需要開啟適應新時代的產業,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他對星城充滿了。
這是他眼裏的故土,也是他曾經為之鬥了數條時間線的戰場。
而星城的誕生,更是災變早期的無數英靈用自鮮澆築。
悉那段歷史的封棋,知曉星城的誕生來之不易,也清楚這座城市承載了無數先烈的期。
列車從星城東區駛向星城西區,最終飛出西區城門。
回眸去,眼中的星城在視線里飛速小。
坐在他邊的小幽在這時站起,朝著星城方向揮了揮手:
「星城,再見咯~」
當封棋轉遙前方,遠宏偉的城市廓依稀可見。
時代的列車,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