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錦姝不知該說些什麼。
只聽屏風之后的男子又咳嗽了幾聲。
“大家都只看得到我手握皇權,份尊貴,可他們不知道,從小到大,我經歷了無數次的暗殺,想必神醫也聽到了外面的傳言了,我……雙被廢,常年居住在王府院見不得,我如此年紀了,邊也沒個一兒半,余生,甚是凄涼,唉——”
云錦姝也嘆了一口氣。
安道:“老王爺,其實你要想得開一點,現在這個朝代,能夠吃飽飯已十分不錯了,無兒無一輕。”
“話是這般說,唉,本王也不抱什麼希了,就是可惜了我那滿庫的金銀細,本王這一輩子沒有什麼志向,唯獨喜歡收集天下間的奇珍異寶,那些東西,本王也帶不到黃土里去,只能便宜了當朝那些紈绔了。”
云錦姝的眼睛亮了亮。
咽了咽口水。
“老人家,你的產……啊呸呸呸,你的錢很多吧?”
“不知道,沒數過,反正這麼大的龍船,應該能裝下十多艘吧。”
云錦姝那貪財的心思躍躍試。
可又覺得這很不人道。
“唉——本王今晚也算是和神醫有緣,神醫可能不知道,在太上皇還在世的時候,曾經為了本王指了一門親事,不過近來本王才知道,那府中小姐,并不愿與我親,也是,我便只是一個廢人,又怎能奢做旁人眼中的正常人呢。只是可惜了我那……”
“老王爺!”云錦姝深吸一口氣。
就在離鶩以為云錦姝快要上當的時候,云錦姝倏地一下站了起來。
“對方是什麼樣的子?”
離鶩角的弧度微微揚起。
“……是個很特別的孩。”
云錦姝心做著掙扎。
又道:“老王爺,你在那方面,當是有心無力,恕我多問一句,你是不是不能人道?”
離鶩的臉瞬間黑了下來。
云錦姝以為自己說中了離王的心事,便又道。
“老王爺,恕民直言,你一把年紀了,也活不了多個年頭了,人家姑娘不愿,也實在有可原,這樣吧,如果可以的話,我愿意服侍王爺,替王爺養老送終。老王爺,以后,你就是我干爹了。”
離鶩的角了。
他捂住口,好不容易平復下來自己的緒。
故作為難道:“神醫不知,違抗先皇圣旨也是死罪嗎?那家小姐,本王是非娶不可了。”
“誰家?”
“云家!”
“哪個云家?”
“丞相云州,云家小姐。”
云錦姝頓住。
頃刻之間,眉輕挑,計上心來。
“云家!那看來老王爺只能娶云家嫡了,畢竟方才云玥兒已經登上了那辰世子的龍船,想必明天,就會有人上人提親了。只是民聽說,那云家嫡又胖又丑,半邊臉都是紅胎記,形如母夜叉,不過也沒辦法了,老王爺,圣上旨意,你也不能違抗。”
屏風后的離鶩看著云錦姝自導自演,古靈怪的模樣,覺得煞是可。
“不過老王爺你也不用愁,我呀,恰好就認識那云家嫡,這樣吧,我今晚回去之后負責說服,讓嫁給你,且我會和約法三章,讓與你親之后,絕不在你眼前晃惹你心煩,并且在眾人面前做一個賢惠的主母,事事以你為尊,王爺您若是后面再看上什麼寵妾姬啊,都可以納府來,怎麼樣?”
云錦姝越說越興。
這不就是天降餡餅嗎?
好端端的,正好砸在頭上了。
九皇叔有權有錢,不好,年齡還大,還不能人道。
云錦姝嫁給他。
那是穩賺不賠的,還逃離了云家那個虎狼窩。
是想一想,云錦姝都會樂得笑出來。
“這樣……不好吧……只怕就算那云家嫡,也是不愿與本王親的。”離王的聲音依舊抑,帶著濃濃嘆息聲。
云錦姝連忙豎起右邊三指對天起誓。
“愿意的,一定愿意的。”
到邊的,可不能跑了啊。
“可我雙殘廢。”
“愿意每天替你捶腰。”
“可我不好,不能人道。”
“不介意,只求得到王爺您的庇護,余生你們相敬如賓。”
“可……”
“沒有可是,老王爺,您便說你同不同意好了?”
屏風后,塌上慵懶的男子角銜笑,滿眼笑意,語氣卻故作為難,遲疑再三。
在云錦姝期待忐忑的目就快穿屏風的時候。
對面松了口。
“既然如此,那便拜托神醫了。”
到底,是誰算計了誰?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