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471章:竟然是他們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第471章:竟然是他們

本來柳海峰就沒把他們這伙人聊的天當回事,他兒不稀罕看什麼廚子,不過是在那個破房子里待的心煩,所以才跑村口來打發時間的。

現在,他聽著人家一趟就能賺四五十兩銀子,而且還是倆的當主力賺的,當即瞇著眼也抬起頭瞅了過去。

這一看,他的目便停留在楊青河跟劉蘭草的臉上!

柳海峰定定的看了好半晌,一直隨著那四人的腳步沒有挪開過眼睛,直到四人都走近了,他才迅速的把頭低了下去。

但那雙眼里卻已經布上不可置信的

竟然是他們,是楊家的人!

柳海峰垂著頭,生怕那幾人看到了自己的落魄模樣,他帶著震驚的面心里已經風起云涌。

子不甘和怨恨也默默從他的心底慢慢升騰而起。

憑什麼楊家這樣的泥子都能過的這麼好,而他卻要拖家帶口的在北頭村討生活!

柳海峰聽到馬車慢慢離去的聲音,又慢慢的抬起了頭來,他死死盯住前方的車廂,紅著眼睛出了兇狠的目

村民們還在喋喋不休的談,但這些都跟他沒關系了,他的心里眼里全都是無窮無盡的盤算。

村民到底是無知的,聊來聊去也就是聊廚子和賺的銀子,至于那家人到底是什麼來路,他們本就說不出來。

Advertisement

柳海峰隨意的問了兩句后,覺得無甚大用,這就跛著朝著村長家而去。

所謂族長就是代表著這一族的威信,而村長卻是管著整個村子,跟村民是不是姓付關系不大。

柳海峰在寧州是做生意的,他心思活絡的,所以他們一來到北頭村,第一個結的就是村長而不是那些個管著宗族的族長。

村長兒子見他神匆匆的過來了,趕把人請到院子里,不多會兒村長高義也帶著酒氣從自個兒屋里出來了。

他得了柳海峰的一張狐貍皮,所以才對這家初來乍到的人關照頗多,便是付家的莊子,也是他前去做了說項,這才讓柳家的人在沒有地的況下能有個活計。

高義對柳海峰還是客氣的,畢竟拿人家的手短嘛。

他笑著把人請進了堂屋,開口問道:

“柳兄弟怎麼挑今日來了?”

這話言外之意是,你也知道我在付家吃宴席喝了酒,都打算休息了,怎麼這時候來了呢?

柳海峰略顯尷尬的稍稍笑了下,他是一刻都等不及了,這才匆匆過來的,不然他也不愿在人家休息的時候冒昧打擾。

便是區區村長,如今也是他不能得罪的人。

柳海峰無奈道:“村長兄弟,實在是不好意思,我找你是有事兒要打聽打聽。

剛剛聽村口的人說付家請的廚子很是厲害,做了好些稀奇的菜,我這心里就想著我家孫兒寶玉也圍著灶臺轉。

Advertisement

所以...所以想問問那家人是什麼來路,我到時候帶著娃去問問看,要是收學徒啥的,就把寶玉送去學廚藝。”

柳海峰的孫子柳寶玉,如今已有十一歲的年紀,正是要學本事的時候,高義飲了酒,腦子轉的不如往日快,所以本就沒細想。

他喝了口茶,把自己知道的都娓娓道來:

“我今兒倒是跟著付家大哥兒去見了那家的人,他們是四季村楊家的,聽說是從北邊的肅州逃荒來的。

但是人家很有本事,如今在懷城開了買菜品的鋪子,生意特別好,賺的也多。

你家寶玉若是有天分,大可以去問問看,我瞧著那楊掌柜很是實誠,是個頂不錯的后生!”

柳海峰牢牢記住四季村這三個字,他哪里有讓柳寶玉學廚藝的心思,他不過是為了套話瞎編造的,他就想弄清楚楊家人如今的落腳地而已。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柳海峰又糊弄了高義幾句就起回到了自己破爛的家里。

他坐在鋪著麻布的床上,狠狠地錘了下床鋪,滿臉戾氣的等著太下山,等著付家的莊子下工。

完全不知道柳海峰存在的楊家人坐了一個時辰的馬車后,終于要抵達四季村嘍。

徐婆子惦記晚輩們,這不,又跟往常一樣,帶著桃子和圓圓一邊兒在村口的大樹下跟張桂花和趙婆子嘮嗑剝花生,一邊兒不住的往路上瞅。

Advertisement

從倆孩子午睡起來后就過來大樹下了,現在已經等了近半個時辰呢。

張桂花和趙婆子知道記掛家里的小輩們,就陪在左右跟聊天,盡可能讓時間過得快點唄。

“徐大姐,快瞧,馬車回來了,趕車的就是他麥子叔!”

張桂花一抬頭就看到了大路上停了輛馬車,趕拍徐婆子的胳膊喊道。

這時候羅方已經第一個跳下了車廂,他也是一眼就看到了徐婆子們,揮著手喊道:

,俺們回來了!”

徐婆子將簸箕往石頭上一放,這就拉著桃子和圓圓往大路上走,笑著喊道:

“方子,方子!

唉喲,可算回來了,你們吃飯沒?”

張桂花和趙婆子聽著吆喝聲,就在后面笑:

“我徐大姐真是碎了心,青河他們是給人家辦宴席去了,哪兒能著肚子回來呀!”

“就是,付家還是大戶人家呢,肯定管飯了。

說真的,徐大姐對家里的孩子們太盡心盡責嘍!

甭管這些小輩們是不是當了爹當了娘,在眼里,都不能著不能著。”

“對啊,一到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的傍晚,只要不忙,就要來村口等著城里的孩子們回家團聚,這份心真是不容易啊!”

這倆人不像葛大翠老是要往城里跑,所以閑暇時跟徐婆子待一塊兒聊天聊得比較多,對于老太太的習慣也都更加清楚。

可憐天下父母心,們一邊兒慨一邊兒艷羨,畢竟像楊家這麼和和睦睦的人家真的特別

都說母慈子孝,楊家是真的都做到了。

老母慈,晚輩孝順,正是家和萬事興的本吶!

張桂花和趙婆子也從徐婆子上學到了很多,所以們兩家現在的家庭關系也達到了空前的和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