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峰冷眼瞅著自己和家人的境地,竟然沉默的坐在囚車里,一路都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直到他們這一行人被劉旺田領著兒子攔在了大路口,說是何衙役特意代的,讓大伙兒到村里歇歇腳,再喝口熱水暖暖子。
二虎一聽就知道,這是石頭想幫楊家人出氣,所以心領神會的帶著人馬進了村。
也許是到了四季村里,柳海峰看到村民們都自發地跑來為徐婆子討公道的做法,深深地刺激到了心某,他一改沉默竟然對著村民們怒罵了起來。
那些吵鬧的聲音,就是這麼傳遠的。
葛大翠要招待衙役們喝水吃餛飩,所以領頭的是張桂花和趙婆子,這二人都是吵架的好手。
胳膊往腰上一叉,們能不帶重樣的把柳海峰的祖宗三代都問候一遍。
而且,村民們還什麼默契的一等柳海峰開口就往他頭上和臉上扔臭蛋和土坷垃。
為此,柳海峰的怒吼多半都被這些飛來之打的七零八落。
他氣的發抖,怒瞪著紅的眼睛死死盯著帶頭的兩個臭婆娘,恨不能抓到二人掐死才解氣。
這會子,尤其是看到楊家人都來了,而且徐婆子竟然沒傻沒死也被兒子背著來湊熱鬧了。
柳海峰里的暴躁因子好似在此刻被全面喚醒,他頂著滿的臟污和昨天被羅三春揍得出了的臉,騰地一下從囚車里站了起來。
無奈囚車太矮,他剛立起來就被上方的木柱卡住了頭顱...
這下子,站不起來便罷了,偏偏木柱又將他的頭卡的死死的。
柳海峰保持著一個怪異的姿勢半彎著卡在囚車里,惹得剛剛還劍拔弩張的村民們都齊齊笑了起來。
就連楊家人看他這副模樣也忍不住彎起了角。
活該,在囚車里還不老實!
村民們的笑激怒了被卡著頭的柳海峰,他半個腦袋在囚車頂部的外端,余下的半個腦袋和都在囚車里面。
即便如此,他還是對著圍觀的人破口大罵了起來。
村民們不客氣的拿著“好東西”使勁往車里砸,地上也狼藉一片。
趙婆子叉著腰罵道:
“你個老鱉孫,瘸了狗還不消停,竟然敢我們四季村的人!
切,個撮鳥樣子,當自己是誰吶,都在囚車里啦還想干啥?
咋地,你要是能出來,還想剮了俺們村的人啊?”
趙婆子換口氣,張桂花便立馬有默契的接上:
“我呸,諒他也不敢!
你們一家子就是個牛屎渣渣,只配在糞坑里待著,別說你出不來囚車,就是出來了能咋滴,俺們村一人一拳頭就能把你這個應該斷子絕孫的狗東西砸死!
瞅瞅你們跟管五娘他們一家子干的遭天譴的事兒...
哼,等進了衙門,有你們好的!
個王八犢子,敢我徐大姐,我看你是嫌命太長嘍!”
于荔就抱著胳膊看兩個老嬸子罵人和柳海峰被砸的發狂的模樣,看著看著就也忍不住著牙齒笑了出來。
也不需要多說什麼,楊家人也不用跟著罵,費那力氣干啥呀?
村民們哪個也不會放過他們啊,而且這次,李小彩和汪家老太也都參與了進來,目的就是想重新在村里立住腳。
現在,就柳海峰一家子只能任打任罵的慘樣子,已然讓楊家人覺得快意無比。
更別提,等他們到了縣衙,唐琦那邊也必不會放過他們。
所有的仇怨,介時都會清算干凈!
只是可憐了徐婆子,他們過來的晚了些,那些砸人和罵人的大場面都錯過了,因此還有些糊涂著呢。
這心里啊疑的,想問問楊青河吧,但村民們都邊罵邊笑吵得耳朵嗡嗡響,尋思著總不能對著兒子耳朵大喊一聲:
“為啥你兩個老嬸子說管五娘一家和柳家害我啊?”
所以暫時只能趴在兒子后背上默默轉腦子...
直到衙役們都歇完了腳,然后帶著依舊卡著頭的柳海峰一行人出了四季村,楊家人也都回去了家里后,徐婆子這才得到了答案。
不過,聽完后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為暈了,也沒經歷地窖里的可怕,更是不知道鄭艷紅的尸曾在的頭頂上方躺了那麼久...
老太太只罵了幾句柳海峰和楊滿倉一家子,又叮囑于荔得多關照關照劉素素母子三人后,就沒再繼續提這些已經過去了的糟心事。
到了晚上,楊二爺一家也沒回去,大家放下了心里著的大石頭,自然是要痛快的喝兩盅的呀。
齊大夫可高興了,他都好久沒遇著能陪他聊天喝酒的人了,他跟楊二爺雖然不太,但倆人年紀相仿,能說的話題也很多,故而整個席間都是他們兩個老頭子的說話聲和笑聲。
徐婆子在桌子上沒坐多久,吃了清淡的菜還有一個包子,又喝了大半碗的稀飯后就回去了自己的房間躺著。
畢竟才剛醒來不久,沒什麼大力氣,坐久了有些不了。
秋秋霞端著飯碗在廚房在一起邊烤火吃飯,邊盯著熬藥的泥爐子,這姐妹二人也是徹底放下了心,而且今天晚上劉蘭草還給們倆一人分了一個,獎勵們這兩天帶孩子時的盡心盡責。
小姐妹倆著楊家的溫暖,把吃的滋滋香。
日子又恢復了往昔的模樣...
到了第二日一早,楊林和楊松就必須去上學了,他們已經在家耽擱了這麼兩天,是該去往懷城啦。
徐婆子昨夜吃了藥,又被齊大夫針灸了一番,今晨起來時雖算不上神抖擻但也能行如常了。
楊青河兩口子看著老母親這般狀態自然放的下心,這不還有齊大夫守著呢嘛。
所以啊,他們吃了早飯后就帶上雙胞胎離開了家門。
這次楊青蓮和于荔都沒有跟著,一個是想陪著老娘,一個是要等著衙役傳話。
于荔作為去報案的重要人,未經允許,是不能輕易離開四季村的。
懷城那邊還有李珍珠在,倒是也不需要惦記人手夠不夠,反正最多再湊合兩三天而已,待案子徹底結了跟楊青蓮再安安心心去楊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