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469章 虧本買賣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第469章 虧本買賣

程小棠平時吃住都在月出觀,除了重金買各種書籍的孤本外,就沒其他的大筆花銷。

每月是從玉堂樓那里分到的利潤,就是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數目,手里還有瀟湘閣這個全城生意最好的胭脂鋪。

便是棲云道長本人,都給徒弟準備了厚的家產。

程小棠笑眼彎彎,握拳在最邊輕咳兩聲,“師父,徒兒有一個夢想,需要好多好多的銀子才能完。”

蕭崇對此也很興趣,笑著問道:“小棠寶的夢想是什麼?”

他記得蕭昀舒之前在京中“薅”來的一百萬兩銀子全給了程小棠,拿了一部分出來當玉堂樓和酒莊的本錢,不到半年已經回本。

程小棠撥弄著致的金算盤,保持神道:“等我攢夠了錢,再告訴你們。”

“好,棠寶說了算。”

棲云道長輕敲著桌案,看了一眼蕭崇強調道:“不過賺錢只能是好,不許耽誤學醫。要是覺得累了,可以把季老頭的功課放一放。”

要不是蕭崇眼睛瞪得像銅鈴,他還想說練武也不必那麼勤。

程小棠瞳孔,糟糕,全給忘了!

季大師回家這段日子,除了平日里的書寫外,本就沒有另外花時間練字,水平說不定還退步了。

要不是棲云道長出言提醒,程小棠都忘記書房里還堆著許多季大師和蘇銘宇為打造的字帖,一遍都沒臨摹。

夏至將至,季大師馬上就要回冰塊無限供應的月出觀避暑了。

程小棠想到白發蒼蒼的老頭子碎碎念的嘮叨勁頭,就覺得頭大,“蕭爺爺,如風大哥還在臨安嘛?”

Advertisement

賈如風是蕭家十二衛中最擅長喬裝易容的,同時也會偽造筆跡,等閑人士都分辨不出來。

蕭昀舒還被困在常寧城,如今能快速替抄字帖功課的,就只有他了。

“如風?好像去了外地。”蕭崇不太確定道,“他一年到頭就沒幾天是用真面目示人的,別說長相,我都忘了他是男是。”

應寒無語道:“賈如風跟應霜回了京城,三日前剛跟你道別。”

“三日前,那個討厭人的碎老太太?”

蕭崇氣的拍桌,“那沒大沒小的兔崽子!等我去了京城一定要了他的皮!”

程小棠想起自己也見過那位親切的老,贊嘆道:“如風大哥果然是高手,別也如風。”

難怪會有人不畏懼蕭爺爺的刀疤臉和凌厲殺氣,非要給他說親事。

當時還以為這位婆在京城有什麼人脈,才會被應霜看中帶在邊,原來是這個原因。

棲云道長幸災樂禍道:“蕭老爺子,你要是真無意男歡,不如拜棠寶門下,免得老有人打你這個玉堂樓大東家的主意。”

“來月出觀求姻緣的子,尤其是獨自拉扯孩子的寡婦們,可是相當中意你。”

蕭崇的臉更黑了,“不勞道長費心。”

程小棠練地打圓場,說起正事,“蕭爺爺,我已經畫好大概的布局了,要是沒有合適的鋪子,就盡量集中在一條街上。”

“等秋闈后,我大哥會隨威遠鏢局北上,送去需要的貨。”

蕭崇不舍地當做孫的程小棠,“棠寶要不要去京城玩?有賈如風那混小子在,沒人會認得出你。”

Advertisement

“不行。”

棲云道長斷然拒絕,“我徒弟當然要跟我一起,京城有什麼好玩的,全是仗勢欺人的紈绔子弟。你這孤寡老頭休想哄騙孩子。”

蕭崇將棠寶抱起來放到膝蓋上,寸步不讓,“小子,全真教不能婚娶,你未來也是孤寡老頭。”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棠寶就是我的兒,比你強多了。”

“巧了,棠寶是我的干孫。老夫倒是白撿了個兒子。”

程小棠小大人般搖了搖頭,發現這兩個人就是臨別在即,互相表達干脆放任不管,安心算自己的賬。

手頭的幾家鋪子都很能賺錢,是時候做點虧本買賣了。

當然,只是在外人看來的虧本。

程小棠來之前已經用更擅長的算式算過一次,如今再用算盤核算一遍,主要是為了讓程卓、重啟兩兄弟能看懂,方便安排書局的開業事宜。

《農書》經歷過一年多的數次修改,再由崔縣令在下鄉勸課農桑時收集農民們的反饋,終于定下了最終版,正式出售。

一本書連圖帶字,按照現在最便宜的紙張價格來計算,印刷制版加一起,本就要三錢七分。

而程小棠的定價是,一百文。

與此同時,書局免費提供筆墨紙張,允許人自行抄錄《農書》的篇章。

程小棠試過,在不寫太多錯別字的況下,只需要不到十張紙就能抄錄下整本書的關鍵知識點。

這麼一來,徹底杜絕了其他書局盜版的可能

畢竟賣書也是做買賣,沒人想賠錢。

Advertisement

當然,這樣的手抄本是沒有示意圖的,閱讀時需要識字的讀書人和會種地的老農們一起配合,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程小棠挑細選的出來的掌柜是程啟、程卓兄弟倆,他們早年在榆林村時去鎮上學堂讀過幾年書,雖然連生都沒考上,讀書算賬卻不問題。

二人之前一直在程氏布莊里幫忙,填補了謝玲花和董大娘子進城后的空缺。

如今程氏布莊的買賣趨于穩定,族長媳婦、程啟媳婦、寡婦三姐妹再加上一個警惕所有人的楊氏,基本能管理好一百多人的運轉。

既有逃荒共患難的,又有同族之誼,還是二當家的親爹和叔叔,不用擔心信任問題。

程啟練達老,適合坐鎮統管全局;程卓活潑跳,又喜五花八門的閑書,與十幾二十歲的讀書人最聊得來。

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人選了。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裝潢雅致的百文書局低調地在瀟湘閣對面開張。

程小棠作為幕后東家,低調地以顧客兼作者的份出席,一家人還有模有樣地送了恭賀禮

現在大小也算是臨安府的名人,不人都認出來了。

程小棠毫不怕生,大方地向好奇的眾人介紹自己編纂的第一本書。

雖然此前從未聽說過有小孩子出書,但程小棠不是普通人,而是備認可的神農氏后人。

這幾年是從手里傳出來新農、豆芽以及高效漚的方法,就足以讓大家相信這本《農書》的含金量。

反正寫的是怎麼種地,又不是解讀四書五經那些圣賢書,誰還管寫書人的份,實用更重要。

一開始只是讀書人發問,后來湊熱鬧的百姓們一聽是跟種地有關,也忍不住好奇。

百文書局不同于別的書店,毫不攔著那些一看就不識字的客人。

白老夫人和胡夫子本想維持住讀書人的矜持,然而他們也是第一次有出書的機會,沒一會兒就忍不住解答起各種疑問。

書局最亮眼的中心位置上擺放著《農書》,邊上有一張長桌,上面擺放著八套筆墨紙硯。

所有人都很關心百文書局所說的免費抄書是什麼意思。

這年頭能用來寫字的紙,最便宜也要十文錢一張,是讀書人最大的開銷之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