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洪荒歷 1854.第1764章 第二十無章:累積

《洪荒歷》1854.第1764章 第二十無章:累積

從原初態去到萬族大世,然後世世都可以勝過人類,這中間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多次重啓。

鈞從頭看到尾,雖然時間更類似於大局視野,快進之類,但是也可以深到基層,以及到某一件事。

所以鈞算是看明白了,人類的原罪,以及蛇的功勞,其實可以簡單的形容,做事而已。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八個字足以形容人類衰退,以及蛇陣營逐漸崛起的過程。

若這個原初態是真實的,那麼就意味著蛇陣營一開始是微不足道的,那三十三天圖卷確實神妙,但是已經殘破到了最後一丁點核心而已,甚至都不需要去管它,只要沒有補給,一個紀元不到就會徹底消散,連同裡面的蛇和那些上紀元的一起消散不見。

但問題就在於,人必須要做事啊!

在原初態的最開始,人類其實是得了天眷的,這一點鈞看得非常清楚,雖然他也很奇怪爲什麼這天眷偏偏落在一個極爲偏僻的名爲地球的世界中。

但是那種層出不窮的英雄豪傑,各種科系的時代大科學家,以及不經過流戰爭,質極大富就可以團結全人類的這種近乎兒戲一般的政治走向,這些全部綜合起來,就是這個人類勢力得到了巨大的天眷。

這讓他們一路順風順水,甚至以科技發展到了權柄層次,這些種種都如同小說裡的劇那樣,充滿了各種不合理,但是不管再不合理,存在即合理,這種不合理就有了解釋,那就是天在眷顧著人類,挑選了其中這一隻勢力作爲主角。

在那之後的發展也無疑證明了這一點,倉促進洪荒大陸,倉促應對先天級存在,然後被步步到幾乎全文明覆滅,這種況下居然都還有大科學家帶著子民逃走。

Advertisement

這其中必須要滿足好幾個巧合與要點。

先天級存在是有本源的,他們可以通過本源直接從多元宇宙得到信息,當然了,這麼做消耗很大不說,而且這信息有諸多的,就類似於那些預言家所說的話一樣,似是而非,所以先天聖位們通常都不會這麼去做。

但是在面對差一點就把他們種族和聖位系都給揚了的科技文明,他們怎麼可能不去拼命將他們最後的子民全部屠殺殆盡呢?

那些先天聖位們可是用盡了全力,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沒有殺這個文明的子民,依然讓其一部分逃了出去,然後潛伏了起來。

按道理來說,這種盛極而衰,近乎滅族的災難之後,這個文明就該衰退下去了,可事實上並沒有,他們雖然立了軍事獨裁政治制,但是種族依然是能人輩出,大科學家就不說了,管理政治的人也盡是那種有能力的強人。

什麼做有能力的強人?就是雖然獨裁,卻是知道種族之道,不會因爲自強大的慾而讓種族與文明衰退,反倒會因爲其獨裁而讓整個種族的力量不至於耗,而是向著更加快速與強大的方向而發展。

就這樣,這隻殘民卻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快速強大了起來,僅僅萬年而已,他們居然就將科技推演到了先天本源層次!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局面啊!

科技的先天本源層次,與個人的先天本源層次是兩碼事!

個人先天本源層次,只需要悟得一種本源即可,但是科技的先天本源層次,則需要多種,至佔據多元宇宙一半以上的先天本源纔可以做到啊!

而且僅僅只是可以做到,想要將科技所製造的武發揮到最大威力,甚至必須是要複數的類似全部戰爭本源,或者某種本源全部系的認知,這纔可以做到!

Advertisement

科技科學廣而普,普而衆,一旦科技科學能夠達到某個境界,那麼就可以讓不是超凡,不備聖道的普通凡人也可以使用這個境界的力量,而且是能製造多就可以用出多

而整個多元宇宙的聖位加起來纔多?三千多而已,其中的先天級存在可能連一百都沒有!!

那科技若是去到先天層面,能夠製造出多先天級的武來?

無窮!

只要資源足夠,甚至可以製造出無窮先天級武來,而且這對多元宇宙本其實是沒多大負擔的,這些武不使用,就只是一些質罷了,而使用時,也不是類似知生命掌控本源那種,而是直接進行本源層面的攻擊,也不掌控,只是使用,這就減了多元宇宙的負擔,所以先天級存在不多得,每多一尊,往後的要證得先天就難上一分,但是先天級的科技武卻不同,只要資源足夠,可以造出無窮來。

這就不講武德了,同等層次的科技武對上同等武的偉力歸於自的超凡領域,那真就是直接徹底打,而且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科學領域的優勢就越大。

本來到這一步時,這隻得了天眷的人類已經可以橫推一切了,那怕他們開始行“蟲”之道,但是隻要能夠過了昇華大劫,那這就是大功,甚至可能多元宇宙還會本能的認爲蟲之道就是最強大道,未來的多元宇宙就會最爲讚賞蟲之道,結果就會是人蟲雜。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最關鍵的就是度過昇華大劫,這纔是多元宇宙如此眷顧這隻人類文明的原因。

天以萬來養人,爲的就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否則,憑什麼天降垂青於你?真當這天是慈善家不

Advertisement

所以人類的原罪就現出來了,要做事,一旦做事就會出錯,同時必須要對抗昇華大劫,天恩就必須要頂上去,頂不住了這就是大罪原罪!

而蛇呢?

蛇不天恩,自然就不需要去頂,甚至因爲某種BUG,使得多元宇宙無視了蛇,這種無視在大多數況下都是壞,因爲無視就意味著沒有份額,但是蛇卻有了一個BUG,那就是那圖卷,那圖卷雖然殘破,卻備著一至高至大的氣息,這氣息是與多元宇宙等同的,甚至其中就有多元宇宙的氣息,只不過一是殘破不堪,連本質都只剩下一,另一方面則是這圖卷有著極重的腐朽衰敗氣息,所以是萬萬不可能與多元宇宙匹敵的。

鈞也是終於確認了蛇爲什麼可以製造出天道,爲什麼可以依仗之來控制多元宇宙。

因爲這圖卷,很可能就是煉化了一個多元宇宙的蓋亞,甚至就是多元宇宙的許本質於其中,這才能夠以之代天,因爲其原本就是天啊,雖然是過去之天!

正是靠著這樣的手段,人蛇之勢互易,特別是在多次往人上投巨資投,依然沒能夠度過昇華大劫,人類上的原罪漸漸的濃烈了。

而蛇在獲得地位之後,他本就沒考慮過要度過昇華大劫,而是採用了最激烈的手段來收割生命,不過蛇聰明的地方就在於這裡了,祂沒截留這些生命的收穫,而是將其全部給予了多元宇宙,而這就是功了,每一次多元宇宙重啓,其實都有所損失,但是有了這激烈的生命給予,多元宇宙就覺得了蛇有功。

說來說去,其實也不出一個弱小!

昇華大劫太難太難了,難到幾乎是必死必破之局面,無法可想,無路可走。

每一代都會被昇華大劫所困,不過鈞也在其中看到了一些東西……

這些先賢雖然說人類有原罪,但是他們其實也都明白,人類的原罪就是弱小,而除了第一代以外,後面的人類其實都有做一些事,那就是累積……

昇華大劫後的重啓,是除了蛇,多元宇宙本質,以及鯤鵬以外的全部重啓,所以任何累積幾乎都無從談起,但是也有極的例外,那就是塔……那塔和它跌落的碎片是可以作爲累積的!

這些碎片部分被蛇所截取,所以蛇獲得了累積,部分落到了多元宇宙,而這些落下來的碎片則被先賢們所控制的鯤鵬所截取,他們用這些碎片做了一些事,而鈞在其中就看到了一些悉的,似是而非的東西。

比如三清的歸宿與確認,比如多元宇宙嫡親子的誕生可能,比如通過演化科技爲符文的嘗試,比如製造出能夠錨定多元宇宙本質的無限時空之痕,比如催生出足夠多的智者,比如融合科技的機制創造可以穿行於整個多元無窮時空的總樞紐,比如爲人類脈中埋置下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追求夢想等等固的本質,比如讓塔不再是昇華劫後纔出現,而是在昇華劫來臨前就降臨……

總之,在無數次的重啓中,這些切割了自,化爲第二存在的先賢們,他們並不是什麼都沒做,而是做了太多的事

他們只缺一個轉機。

但是,有必有暗,對於塔的碎片,要將其轉化爲這些人類的底蘊與累積,就必然會得到某種程度的災難與負面,因爲塔的層次太高太高了,高到已經不可名狀的地步。

所以只要用出這些底蘊,就必然會迎來一種潛伏的災難豪傑。

於是鈞看到了去死去死團各個分支的出現,鈞看到了潛藏於中的恐怖,鈞看到了於虛幻中誕生了一片名爲夢想的大海,鈞看到了某種號稱自由的恐怖概念,鈞看到了無頭巨人持斧而立,鈞看到了模糊填充多元宇宙,看到了黑暗永夜永臨多元……

但這已是沒辦法的辦法,先賢們做了他們能夠做到的一切,他們在等待著一個轉機,然後纔會將這些底蘊在某一次重啓後孤注一擲的投到多元宇宙之中,作爲人類最終也是最強的一次絕地反擊!

而這個轉機終於是出現了,那幾率接近爲零,於不可能中誕生出來的奇蹟,其名爲……

仁凰!

他是超種子!

必要累積,而累積就意味著要承衰敗,這是萬事萬都必須遵循的道理。

正如終極的極限都無法度過到下一個紀元是一個道理,而要超,就必須要有“復原”這麼一個概念。

而仁凰就有著意志復原這個先天天賦!

他這一世依然是萬族大世,人類在這個紀元中依然還是有還手之力,在臨近昇華劫前,人類奪取了勝利,但是昇華大劫隨之就要降臨,特別是永夜也出現在了這個紀元,當塔降臨時,就意味著已經來到了終末之時。

而仁凰所在的人類文明,也與之前的人類文明同樣的選擇,面對著無能爲力的末日,他們選擇了進塔尋求幫助,但是這塔是無限,作爲有限生命面對無限時,是無限的概念就足以將一切摧毀,除了仁凰……

塔直面無限,他的意志復原天賦終於被激發,而正是靠著這種只要意志堅韌存在,其本質就不會消散,並且可以負荷下直視無限的反噬,他居然在塔中不停攀登。

這時候,仁凰有了選擇……

這塔是無限,雖然在不停的重啓多元中跌落下了碎片,但是那些碎片其實微不足道,其本質核心永恆不墮,萬劫不滅,只是將塔全部化爲碎片後,這塔原本的主人,那超就將可能永恆困頓於自我,但是即便如此,祂也依然會永存,那怕是困頓於自我的永存。

仁凰的選擇是,只要他選擇留在塔中,依靠著他的意志復原,只要他能夠承擔下直視無限,那麼他也會永恆累積下去,直到越有限去到無限,這意味著他的選擇是爲超!!

可是仁凰並沒有這麼選擇,他愚蠢到拋棄了一切生靈的最終追求,他愚蠢的放棄了爲超的機會,他是如此的愚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