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21章 趕路暫停,采礦開啟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第521章 趕路暫停,采礦開啟

棲云道長輕捻著程小棠篩出來的砂石,頷首道:“沒錯,是丹砂。”

誰都沒想到,平平無奇的小山谷里竟然藏著丹砂礦。或許是前些天的暴雨沖刷掉表層,輕易就被挖出來了。

“哇!發財啦!”程小棠臉上的小梨渦里滿是笑意,“師父,丹砂是不是很貴呀?”

果然是負負得正,棲云道長和蕭昀舒兩個正值本命年的人湊到一起,挖野菜都能挖到煉丹必備的丹砂。

為了改造工一直想著尋找炭脈和石油,忘了洪州一帶的南方正是盛產丹砂的地形,這可真是天降橫財,不收都說不過去。

當今圣上出于對道教的扶持,并不限制道士自行開采丹砂。

“還真是巧。”

在場唯一有開采權的棲云道長眉梢微挑,邪魅笑道:“棠寶,這片山頭歸咱們師徒倆了。”

信國公對丹砂沒興趣,更在意蕭昀舒所說的“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這句話。他是不差錢,但世上誰能不金子呢?

第二日一早,蕭昀舒就派人出去打探丹礦所在山脈的歸屬。地下有礦的土地一般都比較貧瘠,再加上遠離水源,通常都是無主之地。

幸運再一次眷顧了棲云道長,這片丹礦所在地沒有主人,是登記在洪州衙門的荒地。

政策與錢塘縣一樣,任何有戶籍的百姓都可以申請開墾,衙門還會提供一定量的種子和農,前三年免除田稅。

眾人達一致:趕路暫停,挖礦開啟。

為了名正言順開采丹砂,棲云道長帶著程小棠前去洪州拜訪了為萬壽宮觀主的師侄,告知洪州境的丹砂礦一事。同時掛單在萬壽宮,坐實正經道士的份。

Advertisement

隨后再去衙門報備,以免有人得知丹礦的消息生出不該有歹念。

一切就緒后,不管是信國公的英部下,還是蕭家十二衛,全部為程小棠手下的臨時礦工,漫山遍野地尋找痕跡。

即便在表層挖出了丹砂,要找準真正的丹礦,以最的人力力開采丹礦,也非一朝一夕能做到。

花這麼大力氣,不全是為了丹砂。

程小棠心里最惦記的是云州那條炭脈,挖丹礦更多是想測試書上學到的挖礦方式。目前積分不夠,還只能查閱前三章,拼湊再多本書都有些不夠用。

距離一億積分的小目標還有一半,短期也想不出能迅速達到的方法。

除非讓皇帝下圣旨,給每家每戶發一本《農書》。

可惜那要花的銀錢將是一筆天文數字,就算皇帝舍得,戶部愿意,朝廷也沒那個財力,只能靠著百文書局和居司農寺卿的曹樂賢慢慢推廣。

程小棠斟酌數日,考慮到開采丹礦的危險,最終決定斥巨資兌換出安全作業的工,再將魯大師從關凌村喊來一起研究。

積分花掉還能賺回來,安全穩妥更重要。

為了避風頭來到距離京城兩千多里的洪州已經足夠安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山中無歲月,轉眼就到了九月。程天祿不負眾,先是通過院試為秀才,又在鄉試中一舉奪魁,拿下了解元。

他們老程家現在有了自家的舉人老爺,再也不是任人欺負的普通農戶,算是一只腳邁進了士族的行列。

同時考中舉人的還有顧知予和超常發揮的燕樂安,已經開始鼓地準備進京趕考。

Advertisement

顧氏和燕氏都有族人在京為,早些去能提前適應京城的水土,比千里迢迢趕考的考生們多一分勝算。

老程家在京城沒有親戚,舊相識卻不。蕭府,沈府以及崔府,紛紛來信邀請程天祿住到府上。

程天祿一一婉拒,言明要在明天春天與袁山長一起北上。他想借著趕考的契機,調和師父跟師兄閔侍郎之間的矛盾。

齊明朗的考運稍遜一籌,止步鄉試。不過能考中秀才功名,程二牛和王氏夫妻倆已經很滿意,鼓地將婚事給辦了,湊一個雙喜臨門。

至于程文韜,臨時抱佛腳的作用有限,只勉強通過了生試,與同病相憐的魏庭一起,在朱掌柜的監督下修路還債。

楊氏再心疼也只敢對著程三牛哭哭啼啼,生怕宋觀宇一個不高興,要帶著程文韜一起出海。

另一樁喜事是白嫣終于出了孝期,正式與程天福定下親事。家里人一致商量好等程小棠回臨安后,再挑選婚的黃道吉日。

隨著彭府尹升任京兆府尹又在短短半個月犯錯被貶,臨安府迎來了全新的府尹及其心腹,之前發生的種種都如煙霧般消散。

老程家人種地的種地,養豬的養豬,做買賣也沒人敢為難,重歸平靜的日子。

程小棠的采礦事業也在平穩發展,還沒有正式開挖,消息已經逐漸傳播開。有信國公和蕭小侯爺坐鎮,再是利熏心的人也得掂量下自己的分量。

能稱得上威脅的唯有在隔壁州就藩的瑞王,自從收到蕭昀舒送去的厚回禮后,已經許久沒有靜,大概是懂事了。

Advertisement

在山中住得越久,信國公越是被程小棠展現出來的各種本事所震驚,甚至有些相信起神農氏傳人的說法。

發現丹礦可以說是機緣巧合,找得到能吃的野菜野果也說得過去。

可是比吳泰這些征戰多年的老兵還會辨認方向,既懂預測天氣,又能準地避開蛇蟲鼠蟻的窩巢挑選安營扎寨的高地,實在有些超出信國公的認知。

不知道的,還以為程小棠是洪州當地的老獵戶。

起初眾人聽程小棠指揮是帶著哄孩子的心態,后來就發現跟著棠寶有吃。

“昀舒,你跟為師說實話,是在哪里遇上的小棠寶?”

信國公端詳著剛搭建好的臨時住所,完全相信程小棠一個人也能在山里活得好好的,像是上輩子在野外長大。

蕭昀舒練地用削尖的炭條在地圖上標注挖過的坑點,言簡意賅地答道:“荒地。”

“廢話!”信國公當然聽過蕭昀舒和程小棠第一次見面的故事,沒好氣道,“我是問你當時有沒有什麼異象!”

蕭昀舒抬起頭,偏淡的眸著復雜,“師父,切勿迷信。”

棲云道長施施然路過,“國公爺,”

程小棠煞有其事地解釋道:“湯爺爺,我從有記憶以來就在逃荒,從川縣逃荒到錢塘縣,每天都要擔心死,這才培養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那時候哪怕挖出一塊山藥、抓到一只老鼠都能救一家人的命,記憶特別深刻。”

信國公聽著程小棠用稚的小嗓音憶苦思甜,有種莫名的喜,不信也得信,畢竟這是唯一的解釋。

大概是因為逃荒的路比行軍的路更難走,一年能當十年用。

等到改良后的采礦設備初雛形,已是寒冬臘月。

洪州的冬天雖然比臨安府暖和,山里的地還是凍得很結實,并非開采丹砂的好時節。臘八當日,風餐宿的一行人終于進城休息。

棲云道長做東,在最大的酒樓犒勞辛苦的眾人。

與此同時,被圈起來的丹礦附近出現了一批鬼鬼祟祟的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