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辭金枝 第203章 密報皇上

《辭金枝》第203章 密報皇上

賀清宵回來了,趕在城門落下之前進的城。

而常梁是在他回來前,傳給閆超的信上命閆超抓捕的。

還算順利,拿到了常梁的供詞,只等明日進宮稟報。

“我離開的這些日子,京城如何?”

哪怕錦麟衛有獨立的傳報系統,南北之遠,人心復雜,許多事還是不好落在紙面上的,也不可能事事那麼及時傳過去。

閆超稟報了一些事,提到了寇姑娘參加了元旦朝賀,慶王得了定北災民送的萬民傘。

外面夜已沉,賀清宵的聲音聽著也有些沉:“寇姑娘沒遇到什麼麻煩吧?”

閆超遲疑了一下:“應該沒有。”

得過大人叮囑,他也派了人悄悄留意青松書局那邊的靜。

“應該?”

“就是《西游》第二冊發售后,來買的人更多了,還有許多宦勛貴捧場。前些日子慶王親自去了青松書局,不過沒鬧出什麼……”

靜靜聽閆超講完,賀清宵神輕松了些:“辛苦了。”

轉日,春寒猶在,賀清宵悄悄進了宮。

興元帝是以迫不及待的心見賀清宵的。

賀清宵單膝跪下:“微臣——”

“免禮!”興元帝不等賀清宵說完就他起,急聲問,“可找到皇后了?”

Advertisement

賀清宵半低著頭,沉默了一下。

興元帝臉登時沉了下去,眼里藏著失:“沒找到?那松齡先生呢?”

松齡先生與欣欣必有淵源,找不到欣欣,找到松齡先生也不算全無收獲。

一瞬沉默后,賀清宵拱手:“回稟陛下,此次南行沒有尋到松齡先生蹤跡,但疑似找到了皇后娘娘——”

疑似?

興元帝的心咯噔一下,不知為何,生出不詳的預

“疑似是何意?清宵,你查到了什麼,照實說來。”

“微臣南下宛調查,意外發現一樁慘案……”賀清宵把先前調查的種種細節移到了這一次。

“微臣尋到那山谷,在谷中找到一些件,看起來是宮中之——”

“那些件呢?”興元帝蒼白著臉問。

山谷中的死者不可能是欣欣!

賀清宵打開帶來的一個小匣子:“一些價不便帶進宮中,微臣只帶來了這些。”

“呈上來!”

侍接過匣子檢查過,呈到興元帝面前。

興元帝一眼就看到了匣中一支玉簪。

那玉不是多好的玉,雕工也尋常,興元帝拿起玉簪的手卻抖個不停。

這玉簪是他與欣欣親的那一年,他買來送的,他還在簪尾刻了欣欣的名字。

Advertisement

興元帝一翻玉簪,在簪尾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欣”字。httpδ:/m.kuAisugg.nět

賀清宵垂著眼,卻能想象興元帝的反應。

這些能證明皇后娘娘份的件,是他從非常蔽的一暗格里發現的。

興元帝又拿起了一枚佩。

佩是半月形,還有另一半在他這里,合在一起便是一枚圓滿的龍佩。

比起玉簪的普通,這枚佩的雕工可謂巧奪天工,是主皇宮后他送給皇后的。

興元帝立刻命孫巖取了仔細收藏著的龍佩來。

兩枚玉佩相,嚴

興元帝了眼睛:“欣——”

他說不下去了,久久沉默后,聲音沙啞仿佛老了數歲:“也就是說……山谷中的人都死了?可有親自查過?”

賀清宵明白興元帝的意思,是問他有沒有挖開來看。

“陛下,山谷慘案距發生快一年了。”

挖開查驗,也只能辨出男人數而已。

興元帝一下子靠在椅背上,喃喃:“朕不信,朕不信……”

他這般說著,兩行淚淌下來。

賀清宵一言不發,等著興元帝消化心中緒。

興元帝擺了擺手。

一旁大太監孫巖小聲道:“賀大人,你先在外稍等。”

Advertisement

“微臣告退。”

賀清宵走了出去。

春日的很明,空氣中有花香的味道。

他靜靜等了許久,才重新被傳召。

“微臣見過陛下。”

再次行禮后,賀清宵見到的是已經冷靜許多的帝王。

“還查到別的了嗎?”興元帝眼神冰冷,“兇手是什麼人?”

賀清宵一直平靜的面上出為難之

興元帝臉一沉:“朕命你悄悄調查,就是做好了準備,查到什麼照實說!”

賀清宵半低下頭:“微臣查到有一批人在那附近活躍,為首之人經過調查是……固昌伯府的。”

興元帝瞳孔一震,一字字問:“固昌伯府?”

“是。”

興元帝抬手想抓些什麼,最后落在白玉鎮紙上。

鎮紙微涼,屋卻是暖的。正如他的心,冰冷與灼熱撞,冷靜的外表下是翻滾的巖漿。

陣陣眩暈襲來,耳邊嗡嗡仿佛有無數蚊蟲在飛。

興元帝閉上了眼,許久才睜開,死死盯著賀清宵:“可有證據?”

他把賀清宵放在錦麟衛鎮使這個位置,并不代表他全心全意信任這個人。

以為賀清宵的出令他膈應。實際上,這樣的出何嘗不令百忌憚呢。

他需要一個其他人敬而遠之,只能依靠他的孤臣,去做一些不好放在明面上的事。

但他也需要提防這個人會不會心存不滿,在關鍵之攪渾水。

比如現在。

“請陛下過目,這是那些人中為首者侄兒常梁的供詞。常梁隨叔父一起去了南邊,后提前回京……”

“呈上來。”

興元帝看過常梁的供詞,皺眉:“也就是說,常梁并不清楚他手目標的份?”

“真正了解南行任務的是他的叔父常青。”說到常青,賀清宵垂下的眼中有了波瀾,語氣卻毫無異樣,“常青去年四月離京,一直逗留宛。”

如果死去的人不再重要,那他就用活著的人,在帝王心中加一道砝碼。

果然興元帝順著這話追問:“他們為何一直在宛?”

“據微臣探查,他們似乎在尋找什麼。微臣查訪山谷周邊,從幾個村民口中得知,居山谷的人中有一個年,年齡在十六七歲。這位年,很可能是山谷慘事的幸存者——”

“什麼?”興元帝站了起來,眼睛死死盯著賀清宵,“那年是什麼份!”

“據村民所言,是山谷行醫救人的主人之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