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54章 知恩不報非君子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第554章 知恩不報非君子

m.xklxsw.net

程小棠想聽更多,和稀泥道:“好啦,盧大人你別跟我師侄一般見識,他還小不懂事。”

“若是兩相悅,這個忙我一定幫。”

已經及冠的崔云朝被一團孩子氣的小師叔說不懂事,臉都黑了。可惜在場要麼是他的長輩,要麼打不過,只得嘟囔了兩句瞪著盧通判。

盧通判見好友的倒霉弟弟吃癟,樂得眉開眼笑,他現在已經娶到了心之人,說起年時的往事那一個聲并茂。

十六年前,盧通判還是十一歲的孩子,剛在書院結識了比他小三歲的崔云恒。

二人家世相差甚遠,卻一見如故,很快了形影不離的好友,繼而換了彼此的小

彼時的盧君實年紀不大,心眼卻不,先后設計懲罰了仗勢欺人的王家大公子和蔡國公府上最不的紈绔孫子,無一人知道是他的手筆。

崔云恒的則是他立志要娶新帝的妹妹,時年十七歲的長樂公主。

而盧君實的夫人是宣平侯的兒林婉然,自小便是長樂公主的玩伴,經常陪著離經叛道的公主殿下出宮游玩。

尤其是新帝登基以后,長樂公主就離宮開了公主府,越發自由。

崔云恒喜歡上長樂公主時才七歲,因為出尊貴長相俊俏又天資出眾,備同齡人的嫉妒。

每一日隨著相的世家兄長們去踏青,坐騎被人設計發瘋,險些墜馬重傷。

Advertisement

長樂公主恰好偶遇,路見不平一聲喝,長鞭一甩將嚇得四肢僵的崔云恒救了下來。

從此以后,小小年就有了心事。

可惜長樂公主不會等著小小年長大,沒過幾年公主府就多了一名駙馬,林婉然也在同年嫁給了端王的次子。

崔云恒和盧君實在抱頭痛哭之余,了至好友。

他們又長大幾歲了國子監,始終沒放下年時的初,多方打探之下得知了兩樁婚事的不堪幕,越發難以釋懷。

林婉然的生母早逝,在宣平侯府并不寵,看似風嫁給端親王的嫡次子,實則是替弱多病的高郡王沖喜。

王府的第二年,高郡王還是藥石罔效,因病去世了。

林婉然在雙十年華就了寡婦,長樂公主也沒晚多久,結局更為慘烈。

因為長樂公主的婚事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謀,毫無溫可言,只是想要借由欺君罔上的罪名削弱四世三公的名門袁氏。

最后駙馬死,駙馬的父親兄弟、嫡系叔伯三家男丁都被流放到偏遠的瓊州,只剩下眷以及不滿十歲的孩留在京城袁國公府。

長樂公主是先帝第二任皇后的唯一脈,駙馬家人的罪行自然牽扯不到這個金枝玉葉。

袁國公府敗落后,皇帝不僅沒有遷怒于長樂公主,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千戶食邑以示安

只是長樂公主經此一役后,再無心挑選駙馬,拜了棲云道長的師兄正子道長門下。這些年或是云游四方,或是在道觀清修,為最特立獨行的公主。

Advertisement

程小棠聽得津津有味,“盧大人,你說長樂公主對崔大人并非全無誼,不會指的是七歲時的救命之恩吧?”

盧通判為了幫好友打面前的三人,抑揚頓挫地說到口干舌燥,一口飲盡茶盞潤了潤,“自然還有別的表現。”

“你們可知長樂公主最初的食邑在何?”

蕭昀舒淡淡道:“青州澤化縣。”

“正是。”盧通判瞥了一眼崔云朝,調侃道,“你哥這些年虛長了歲數,剛到青州就大干戈,險些在里翻船。”

“天可憐見,又被在青州太清觀清修的長樂公主救了。”

程小棠的眼睛閃閃發亮,追問道:“哦?這次可以有什麼不一般的進展?”

“應當沒有。”

盧通判深思片刻后,謹慎道,“但凡有除了問好之外的對話,崔云恒必定會添油加醋寫上三大頁。”

“不過我們私下討論過,長樂公主的人出現在那里,肯定不是巧合。”

蕭昀舒言簡意賅道:“是巧合。”

從青州傳回來的消息中就包括崔刺史遇襲一事的來龍去脈,起因是當地泛濫災的販賣私鹽的不法現象,手的是商勾結的青州同知和當地鹽販。

這種事并不見,販賣私鹽能帶來的暴利足以讓許多人鋌而走險,同用賺來的銀子招兵買馬,武裝同伙。

許多民風彪悍的地方都有持械聚眾買賣私鹽的現象,府也不敢

Advertisement

崔刺史這次是馬失前蹄,低估了當地鹽幫的勢力,險些被那名看似兩袖清風的青州同知當作投名狀獻給當地的豪紳。

據賈如風打探,長樂公主應當對此不知,純屬路過。

長樂公主這些年看似與袁國公府的人不相往來,暗地里卻多有照拂,那一日是帶人解救遠嫁到青州杜氏的袁靜萱。

原因也不復雜,袁靜萱是前駙馬的侄,丈夫寵妾滅妻,婆母想謀取兒媳的嫁妝。幸好有機靈的忠仆逃出去報信,否則極有可能會悄無聲息地死在后院。

青州發生的所有事中,最讓蕭昀舒在意的是長樂公主的侍衛,手遠勝過崔刺史的護衛,對戰兇悍的鹽幫打手穩穩占據上風,打得對方四散奔逃。

這樣的對戰素質,不是靠食無憂、兵良就能擁有的。

必須通過大量的實戰淬煉。

長樂公主是當今圣上的妹妹,寡居多年要麼是在外云游,要麼回太清觀清修,不應該有那麼多機會讓侍衛實戰。

蕭昀舒又試探了幾句,發現崔云朝和盧通判對長樂公主的了解全來自崔云恒的描述。

盧通判從善如流,改口道:“那就是緣分天定。”

“俗話說得好,救命之恩當以相許。長樂公主救了崔云恒兩次,再不報恩實非君子所為。”

程小棠分析著崔云恒的暗史,不是很樂觀,“救命之恩未必就要以相許吧。”

聽起來長樂公主兩次救下崔云恒都是出于樸素的正義,大概率不知道上個月救下的青州刺史與十七年前的哇哇大哭的小屁孩是同一個人。

羅離飛快地回想了下主子與程小棠之間的往事,斬釘截鐵道:“若是恩人長得好看,那便以相許,反之,則來世做牛做馬。”

淺!”

棲云道長語重心長地教育徒弟,“棠寶記住,報恩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那些哭著喊著要以相許的人,并非真心報恩,而是趁機訛詐。”

若是隨便救個人,對方就要強買強賣,長得好的大夫就太危險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