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4章 癸字卷 變故,肘腋
和耿如杞、潘汝楨的對話就要輕鬆許多。【.
COM思兔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訪問.
COM網】
農部和工部的事務要得多,馮紫英和二人談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對土壤土質的研究,新作的適應和培育優良品種,比如對驛道和鐵軌的建設規劃,以及水泥等建材的推廣使用等等,算是替二人先掀開一扇窗。
這一份點撥也讓他們明白中樞,應該抓哪些重點實務,而非淪爲文牘中的僚。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員都還是封建時代最典型的員,與馮紫英心目中現代行政系下的員相差甚遠,更多的是當而非做事。
耿如杞和潘汝楨算是相當不錯的了,起碼在地方上都屬於務實做事的一批人,但真正到怎麼做,如何做好,如何做到高效這些上,他們仍然存在著很多固有舊思維。
馮紫英不得不親自給他們上課,打破舊思維的桎梏,給他們灌輸更多的新東西,同時結合著新的考法的考評理念來讓他們迅速適應。
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耿如杞和潘汝楨都表現出了濃烈的興趣。
尤其是與考法相結合,這也意味著未來閣和吏部對他們的考評也會以馮紫英所提及的這些事務來進行,相當於馮紫英提前給他們題了。
當然,題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做好,這裡邊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
臨近年末,除了主召見和奉調進京的潘汝楨、耿如杞二人談話外,自然也有主登門的人,而且還不,比如魏廣微、崔呈秀和傅試。
魏廣微不必說,在永平府和馮紫英前後接,當然職位不一樣,馮紫英是從同知位置上離開,而魏廣微則是接任知府,後來魏廣微出任河南提刑按察使,正三品大員,馮紫英在平定北直白蓮之時也專門給魏廣微去過信提醒。
崔呈秀就有些意思了。
馮紫英巡陝西途徑大同時崔呈秀就是大同知府,一晃五年多快六年過去了,崔呈秀兩年前調任金陵知府,但品級未變。
馮紫英看過吏部對崔呈秀的評價,不算差。
不過此人過於討好地方士紳,這一點上馮紫英不太滿意。
但他也知道在大同這等邊鎮之地,地方豪門族勢力很大,如果不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做事很難,像馮家、段家、麻家、馬家這些都是大同豪族,也算是有可原。
崔呈秀治理盜匪有一手,出手狠毒,鎮嚴苛,大同馬賊素來彪悍,但是在其治下都不得不逃離遠遁西面,或者出塞。
調任金陵知府之後,江南士人對其印象不佳,就這麼擱下了。
所以說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崔呈秀也還是有些能耐。
不過讓馮紫英有些鬱悶的是魏廣微和崔呈秀在前世歷史上都是著名的閹黨,沒想到現在卻都是奔著自己來了。
魏廣微也就罷了,好歹有幾分,而且也是名門出,這崔呈秀卻沒什麼,自己途徑大同時,他送了幾個大同婆姨,自己好像也沒收啊。
不過如練國事所說,只要能做事有願意靠攏的,就不能拒人千里之外,可以引導,可以灌輸,讓其逐漸接己方的理念觀點,逐漸爲我所用。
好歹二人也都是進士出,現在也都是三品四品的員,能主投靠自己,自己何德何能就拒之門外?
當然要用。
還有傅試。
傅試現在順天府治中,接替了梅之燁之前的位置。
馮紫英現在是越發欣賞傅試了。
傅試的踏實沉穩,做事老練周全,在保安州幾年口碑很好。
在馮紫英看來,傅試其實並不太適合朝,更適合在地方上做事,現在順天府治中也是正五品的員了,但傅試年齡也不小了,四十出頭了,如果再拖下去,日後發展前景就有限了。
所以馮紫英有意要將其外放遠一些的位置,這樣直升正四品,選擇一個偏遠的地方幹一任知府也算是一番歷練。
至於說以後,只要自己在朝中,也不擔心不能回京。
萬統六年十二月初八,在病榻上纏綿了一年多的齊永泰病故。
失去了齊永泰的支持,顧秉謙在閣中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你說什麼?”馮紫英訝然,忍不住站起來:“何治勝爲何沒向我報告?馮子儀呢?”
來人是龍尉指揮僉事李桂堂,馮紫英昔日的護衛首領。
“何大人可能有些大意,或者說他可能覺得首輔大人和大人您關係太過切,所以未曾引起重視,而馮大人去了金陵已經兩個多月了,倭寇在江南又有復起之勢,馮大人很重視,親自帶人去了。”
李桂堂的回答才讓馮紫英想起馮子儀去了江南很久了。
這事兒他知道。
德川幕府又有些不太安分了。
這讓馮紫英也有些吃不準。
印象中前世的十七世紀初,德川家族治下的日本還算安分啊,怎麼穿越到這個時空,其他周邊大勢都沒怎麼變,唯獨日本這邊卻有些不一樣了呢?
當然要說沒變也不準確,最大敵人建州真都被自己滅了,這樣大的變故難道還不算大變?
難道是因爲建州真的被滅,刺激到了德川秀忠?
馮紫英從未放鬆過對日本的監視,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還是發生了,臣家族已經覆滅,德川家康也已經在去年去世,德川秀忠正式執掌幕府,但是一國一城令卻沒有宣佈,各地大名的兵力並沒有削減多,這是最大的變故。
這也意味著日本國依然有著相當數量的軍隊,哪怕這些大名的軍隊對德川秀忠的將軍之位也有威脅,但是德川秀忠依然沒有用一國一城令來削減,這個變故針對誰來的?
正因爲如此,江南那邊傳來倭寇頻頻襲擾海上,讓馮紫英有些擔心這是不是日本可能在海上威脅中國的開始。
所以他一方面讓水師加強防範,另外也讓馮子儀去江南調查那些原來和倭寇有勾連的地方豪族海商,以防被倭人從部攻破,防微杜漸走在前面沒錯。
顧秉謙的確和馮紫英關係很切,但是齊永泰的逝去,讓顧秉謙覺到了危機,或許他認爲自己難以像齊師那樣做到給他足夠強大的支持?
所以他纔會走這一出蠢招?
()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一覺醒來,魂穿大唐。悲摧的杜二少,開局就麵臨著兩個選擇:沿著曆史發展軌跡,迎娶公主,幾年後被李二宰掉;拒接聖旨,不當李二的女婿,麵臨抭旨重罪。失勢的杜二少,拒絕李二聖旨,被貶幽州城守大門。幽州城破、百姓遭殃。關鍵時刻,杜荷趕到,以一已之力,力挽狂瀾,殺退突厥五萬前鋒大軍。浴血奮戰、一戰成名。討伐突厥、橫掃北方;打服高麗,還大唐百姓一個安定、平和的生存環境……
原本,他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但是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既然你們不讓老子有逍遙日子,那就都別過了!於是乎,劉登憤然而起,親自提出,並把這個口號,宣告萬方: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有蠻夷不服大漢王化者,雖遠必誅!什麼叫王化?王化就是,我大漢天軍所到之處,即是我大漢國土!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
大宋戰神狄青,戰陣何等威勢?戰功何等榮耀?不過惶惶不可終日,驚懼而終! 這大宋朝,悲哀不遠,終究要有人來掀桌子! 狄詠來了,改變一切! 歐陽修,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曾鞏,蘇軾,蘇轍……這是大宋的風華。 馬踏黨項,推平契丹,壓製女真,統治草原,再開西域……這是狄詠的人生。 狄詠是文壇魁首?其實不是,他是一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