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 第388章 醫館刁難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第388章 醫館刁難

確實講究聞問切,也可以不把脈診斷病,只是相對于用眼睛看,脈象傳遞的病會更準確些。

溫知允已經覺到對方來勢不善,但為了醫館,為了爭口氣,他咬牙應下來,“好。”

聞問切,顧名思義,先用眼睛打量,再用鼻子聞嗅,最后探聽病人癥狀與作息。

年輕公子約莫十四五歲,皮細膩健康,四肢健全靈,看起來不像有病的樣子,唯獨眼角微紅,本該清晰的眼白像是蒙上層霧。

倒像是吳大夫給的書籍里記載過的,干眼癥。

溫知允站起,引著年輕人走到醫館門口,正午的撲面襲來,年輕人立即閉上雙眼,大步后退回

“這位公子。”他心里有了數,“是不是平日里眼睛干無淚,有時還會覺到灼燒,發,像是有什麼東西藏眼睛里,偶爾還會看不清楚東西。”

年輕公子微愣,很快點了點頭,“你倒有幾把刷子。”

溫知允謙虛地抿抿,回到木桌前提筆,“如果比較嚴重需要輔助按針灸,只是輕微不適可以先抓點藥,用些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地黃,必要時可以用帕子熱敷。”

等到說完,藥方也落筆。

年輕公子搶到手里,嘖嘖稱贊,“看不出來,小大夫十三四歲的樣子,竟然那麼厲害。”

Advertisement

其實厲害算不上。

溫知允的醫都在普通百姓上磨煉得出,治療稔的多是些窮病,比如痢疾,比如傷寒,又比如腰脊損,四肢酸痛。

真正嚴重的病癥,普通百姓本不治,直接放在家里等死,他也就失去了積累經驗的機會。

如果可以,他真想拜個經驗富的老師傅,將醫毒鉆研到底。

可惜普通人沒資格,也沒這個機緣。

溫知允輕聲嘆息,將目看向須發皆白的老者,神愈發鄭重,“老爺子這邊請。”

老者不言語,晃晃悠悠走過去。

年輕公子立即后退,把墊座椅讓了出來。

這次倒沒有什麼為難,就是規規矩矩的看診,只是在脈象上溫知允遇到了新的困

眾所周知,老年人的脈象跳要比年輕人更緩慢,衰老的也會帶出更多病癥,在把脈的時候多個病癥襲來,往往難以分辨。大風小說

然而眼前這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脈象蒼勁有力,清晰健康。

不看他皮上的皺紋與斑點,還以為是個年輕力壯的大小伙子。

“您這……”溫知允灼燙似的收回手,不知如何是好。

“小大夫有話直說,我這把年紀了,不怕什麼。”老者終于開口,聲音低沉暗啞。

溫知允抿抿,決定實話實說,“您的脈象太過奇怪,像極了年輕人,毫沒有衰老的跡象,和您的況嚴重不符。”

Advertisement

“哦?那我這是好,還是不好?”老者慢吞吞詢問。

溫知允搖了搖頭,“小子醫,難以進行判斷,還請老爺子多去找幾位大夫,以免造誤解與耽誤。”

旁邊的中年人與年輕公子同時起,氣勢洶洶地走過來。

姜笙和鄭如謙嚇了一跳,同時撲過去,把纖細弱的小大夫擋在后。

“來找你看病,你卻說醫。”中年人面不善,像是逮著機會發難,“既然醫,我看著醫館也沒有開著的必要。”

年輕公子在旁邊兇地點頭。

姜笙氣到瞪圓雙眼,醫者水平有限,治不了的病比比皆是,誠懇告訴病人,總比胡開藥方害人來得強。

的四哥哥心善誠懇,還要反過來被欺負。

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好了好了。”老者不冷不熱開口,“都退下吧,我想跟小大夫多聊兩句。”

中年人這才忿忿轉,回到原本的座椅。

姜笙不想走,被鄭如謙拉了把,才氣呼呼地轉

“你說脈象與狀況不符,可知什麼況才會出現?”老者看向膽怯的小大夫,出聲詢問。

這……一下把溫知允問住了。

正常人脈象都能顯示出狀況,所以才有了看診的由來。

如果把脈都不出來病癥,古醫藥早就滅絕在歷史的長河中。

Advertisement

“聽說你會針灸?”老者見溫知允回答不出來,拐了個彎,“不知平日里多用針灸做什麼?”

“用來疏通經絡,活化瘀,調和,也可以進行蘇醒急救,短時間實現退熱止痛。”溫知允把自己所學如實代。

老者平靜點頭,左手搭在自己右手的脈象上,沒有言語。

小五弟說過,這個世界上的人,說話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

如果老者也有目的,他無緣無故提及脈象,又提及針灸……溫知允雙眼驟亮,一道不可思議地念頭升起,“難道,這脈象是用針灸改變的?”

孺子可教也。

老者角微微勾起,抬手在右臂膀上摘下什麼,又把手腕擱置脈診之上,示意溫知允查看。

只見年輕白的三指落在蒼老褶皺的皮上,屬于老年人緩慢又輕微的脈象襲來,伴隨輕微的震,有點正常,又有點癥狀。

溫知允松開手,小心翼翼道,“您有心病?”

老年人心不算什麼大病,但任由發展下去,很可能中風。

“是有點。”老者收回手,終于掛起笑容,“真看不出來,小大夫十幾歲的年紀,竟比我那孫兒還要強上一線。”

年輕公子嘟著,有點不高興。

果然是祖孫三代組團為難人來了。

姜笙氣到冒煙,隨時準備著去江家告狀,找爹爹祖母撐腰。

卻不想那老者語氣陡拐,“只是大病經驗太,古書籍縱然可以拓寬你的眼界,沒有實際救治練,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這就跟方恒帶兵打仗一個道理,指著輿圖無數次暢想,都不如真正上馬廝殺拼搏。

可醫跟戰場又不同。

魯莽打仗最多丟掉自己命,貿然下針卻會坑害無辜病患。

沒有人會把重病給一個缺乏經驗的醫者,可不治病,醫者就永遠沒有經驗。

這個時候,師父就了最重要的引路人。

溫知允自知沒有,想起和小五弟拜師吃的一個個閉門羹,眼淚就控制不住往外冒。

直到他聽見那句——“我觀你資質不錯,可愿跟我學習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