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嫁給奸雄的日子 第41章

《嫁給奸雄的日子》第41章

第41章 造勢

雖說傅煜這人偶爾險得人防不勝防, 做事卻還算靠得住。

攸桐打算請許朝宗夫婦去金壇寺的事他幷沒忘記,次日便命杜鶴往睿王府遞了口信,約對方在佛寺山門相見。

沒過太久, 許朝宗便回了口信, 說他到時候會攜徐淑同往祈福。

金壇寺幷不遠, 從南邊的安化門出去, 馬車慢慢走小半個時辰就能到。

京城裡名剎古寺極多,這金壇寺也頗有來頭,裡面一株老銀杏據說有千年之齡。數人合抱之的樹幹皸裂蒼老, 枝葉長得葳蕤茂盛,樹冠參天, 底下幾乎低垂及地, 每逢深秋時節,滿樹銀杏葉轉金燦燦的顔, 遠瞧著, 便如金山堆疊。

到秋風漸濃, 黃葉鋪滿殿前的空地, 如同金壇一般,如仙境,故而得名。

老人皆說這銀杏頗爲靈驗,不論王公貴族、抑或平頭百姓, 凡誠心許願者, 多能得償所願。因寺廟離城不算太遠, 京城外的高門貴戶和百姓商家, 也多來這裡進香許願。寺裡香火旺盛,又有高僧坐鎮,每年正月十二,都會辦個祈福法會,很是熱鬧。

這一日寺裡人多擁,是衆人皆知的事。

攸桐怕多帶僕從累贅,便沒帶丫鬟,隻與傅煜同行,打算鋪墊過後,便早些回城。

薛氏幷非沉迷禮佛之人,知道這一日金壇寺裡能肩接踵,便沒同去。

夫妻倆乘了馬車一路疾行,到得金壇寺外,果然人如涌。

攸桐站在車轅,遠遠眺,但見山腳下殿宇連綿,金昭寺憑著旺盛的香火連年擴張,枯白的樹叢掩映之間,數座金殿熠熠耀目。同往山門的數條路上,或是早起結伴趕來的百姓,或是驅車騎馬的宦人家,人頭麻麻,都往寺裡面涌過去。

Advertisement

這等場合人多眼雜,喧嚷吵鬧,攸桐原本幷不太喜歡。

但今日,卻是特地爲這個來的——徐家當初用招攪得滿城風雨,便是憑著人多雜。這回金壇寺裡聚集的人不,更是涵蓋頗廣,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都有誠心禮佛的人扎堆前來。裡頭若有風吹草,極易傳開,勾起種種談論。

而這些談論,便能是十六日宴席的鋪墊。

攸桐環視一圈,下了馬車後,跟在傅煜邊往裡走,到得山門外,隨同知事僧進茶房。

……

茶房之,炭火溫暖,銅壺中水已燒沸。

外面人頭攢,略嫌擁,茶房裡卻頗爲清淨,許朝宗和徐淑幷肩坐在素淨的矮案後,住持陪坐在側,有擅茶道的老僧取了茶葉,泡了待客。因山門設了座銅鑄的大香爐,百姓進山門前多焚香敬拜,那檀香味道燒得極濃,隨風飄過來,過門窗隙,縷縷送到鼻端,雖摻了俗世煙火氣,卻頗能令人心靜。

住持笑而相迎,雙掌合十。

傅煜大抵是母親禮佛的影響,對僧人頗爲客氣,見住持有點面善,便也回禮。

便聽許朝宗道:「天下各皆有佛寺,逢年過節,怕是都會辦些法會。傅將軍久在齊州,不知那邊形如何?」

「也很熱鬧,只是比不上京城。」

傅煜坐下,正巧老僧遞來泡好的茶,送到鼻端嗅了嗅。

住持便笑著接過話茬,「貧僧早年游歷四方,也曾去過齊州,對那邊的形倒略知一二。」

見傅煜瞧過來,似有點興趣,便接著說了下去。

他年時即了佛門,拜在京城裡高僧門下,後來三十年間游歷四方,雖吃了不苦頭,卻也將足跡留在天底下泰半的佛寺。且他博聞強記,不止通佛書典籍,亦記各風土民和佛法傳承,說起齊州的事來,也是半點不含糊。所提到的兩位齊州高僧,還是田氏當年在世時常去拜會的,傅煜有些印象。

Advertisement

茶香裊裊,不遠佛音耳,一番閒談,倒能令人稍稍平心靜氣。

攸桐猜得到許朝宗特意安排此事的意圖,衆目睽睽之下,也未多說。

待得泡茶畢,衆人起出門,齊往大殿而去。

時近晌午,法會辦得正熱鬧,外面滿了來進香的百姓。

許朝宗不好在這裡擺睿王的架子,便隻由著常服的侍衛開道,他攜徐淑跟隨在後。

這般架勢,畢竟與旁人不同,且有住持陪同在側,更是惹眼。人群裡,有不識天顔的百姓,亦有見過睿王的眷,認得他和徐淑。瞧見睿王夫婦微服駕臨法會,皆覺意外,再一瞧旁邊同行的另一對夫婦,幾乎將眼珠子掉下來。

——那眉眼如畫,錦麗服的人,不是先前聲名傳遍京城的魏攸桐麼?

邊那人滿冷厲,氣勢剛威猛,沒怎麼在京城過面,倒像是傳聞中的戰神傅煜!

這四個恩怨仇糾纏的人,怎會湊到了一起?

眷詫然低聲議論,旁邊人聽見,雖不敢當面,背過,便跟相的人打探議論去了。等攸桐他們四個人從大雄寶殿一路進香到最裡側的觀音堂時,這消息已然傳遍了金壇寺外。

據說,睿王夫婦帶著魏攸桐同行進香,相談甚是融洽。

據說與魏攸桐同行的,還有名震邊塞的悍將傅煜。

進香的人群裡,親眼見著四人的,都滿臉驚詫,懷疑是看錯了人。沒見著的,聽見這般傳聞,都是搖著頭不肯信——當初滿城風雨,魏攸桐被睿王拋棄,對徐淑滿心怨恨,尋死覓活地糾纏不休,這事兒早已傳遍京城。仇怨結得那麼深,這三個人怎會結伴進香?

更別說傅煜威名赫赫,怎會跟妻子的舊人相談融洽?

Advertisement

而睿王夫婦,似乎還很熱

一時間,種種揣測橫生,議論紛紛。

……

觀音堂後的竹林裡,攸桐坐在青竹椅裡,正遠眺風景。

從大雄寶殿一路進香,走到觀音堂後,此行的任務就算是結束了。外頭此時如何驚訝、議論、揣測,用腳趾頭都能猜得到,衆人的好奇心被勾起,翹首等著聽皇家辛,等睿王府設宴時,說出去的話,便能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平地驚雷更管用。

走得有點累,打算歇會兒便先回城。

住持命小僧人端了些素齋過來,食盒揭開,裡頭是糯米團子,清香晶瑩。

才想取來嘗,忽然覺得有些異樣,心裡慌擂鼓似的,下意識抬頭,看到遠有東西疾風般撲過來,漆黑模糊的兩三個點,迅速變得清晰,像是奪命的冷箭。那一瞥幾乎令驚魂,攸桐腦袋裡的弦霎時綳,渾呼嘯著衝向腦門,想都不想,便往傅煜那邊撲過去。

傅煜坐得四平八穩,眼皮都沒眨,迅速臂攬住腰,護在後。

寬闊漆黑的袍袖中,鐵煆造的匕首出,錚然兩聲,擋開突襲來的暗箭。

隨後便是鐵破竹的聲音,伴隨著許朝宗的一聲痛呼。

——那暗箭來得飛快,傅煜坐在許朝宗對面,左側是攸桐,右邊是住持,手裡匕首揮出,似乎也只來得及擋飛臨近跟前的。許朝宗邊唯有徐淑,不知是不是被突然襲來的暗箭嚇住,瞪圓了眼睛僵坐在那裡,甚至忘了躲避。

襲擊迅猛又無聲無息,許朝宗的侍衛簇擁過來護衛時,只堪堪到箭尾。

那鐵箭雖被撥得稍改方向,沒傷到口要害,卻也刺許朝宗的右臂,三分。

這一擊失手,也徹底驚了許朝宗的護衛,迅速圍攏過來。

積滿枯葉地上腳步沙沙淩,攸桐驚魂未定地抬眼,正對上傅煜的目

他的神沉著冷靜,眼底幷無半點驚慌,看著的時候,似乎有點意外甚至驚喜,卻沒說話。抱著的手臂結實有力,鐵箍似的,他側對著刺客的方向,將牢牢護住。遠一聲尖銳的呼哨響起,更遠有人呼應,想來是刺客在遞送消息。

睿王府的侍衛團團護住許朝宗夫婦和住持,鐵桶般牢固。

這般形,顯然不會再容暗箭靠近。

傅煜眉頭微皺,讓攸桐站到侍衛後面,朝許朝宗瞥了一眼,道:「勞煩殿下照料子。」說罷,冷沉著臉,抬步便往暗箭來飛奔過去。

……

刺客埋伏的地方不算太遠,傅煜健步如飛,影迅速遠去。

出了竹林,斜刺裡有人迎上來,是杜鶴。

「怎麼回事?」傅煜神有點難看。

「對方提前行了,看他們的布置,也很倉促。」

「多人?」

「打頭的三四個,後面有人接應。」杜鶴跟在他邊,往刺客逃竄的方向追過去。見傅煜面不善,口中著稟報導:「屬下察覺時,將軍已在那邊喝茶了。事出倉促,屬下便擅作主張,未曾示警,免得驚擾對方。請將軍治罪。」

「無妨。」傅煜眉目冷沉,幷無責怪之意。

當日商議對策時,他便曾明言,不阻撓驚刺客,放任對方將行刺的罪名坐實。

反正他只需保住許朝宗的命,不必在乎傷勢輕重,甚至許朝宗傷得越重,於他越有利。

剛才那形,他應付得過來。

讓傅煜暗怒的是旁的——

按先前刺探的消息判斷,對方應是打算在元夕手,怎會突然提前倉促行刺?是杜鶴探到的消息出了偏差,還是這其中另有緣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