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財源滾滾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不虧就是大賺

《重生之財源滾滾》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不虧就是大賺

會議室中,李東提出融資3000億,剛剛喧鬧的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李東見狀繼續道:“融資3000億,咱們先不說能不能功的問題,就算算到底劃算不劃算的問題。

以之前的融資利率,每年的利息加上手續費用,每年大概170億的樣子。

而融資3000億,這筆錢怎麼花?

南方那邊,現在門店數量已經不,這次的目標是高鑫和沃爾瑪,兩家在沿海地區的大賣場,總共有多家?”

陳浪聞言回憶了一下,過了一會才道:“沿海地區,目前主要以粵省、閩南、江浙三省為主。

而在江浙,因為毗鄰江北,我們在江浙的實力不弱,占據絕對優勢,哪怕華閏也比我們稍弱一籌。

其他兩家,更是大賣場寥寥。

所以,目前我們說的南方沿海,主要還是粵省和閩南兩地。

當然,還包括港澳、寶島幾地。

另外,滬市目前是百連為尊,我們可以暫時略過。

以上述幾地統計,高鑫和沃爾瑪,在這幾地,大賣場數量不,總共接近100家。”

不過是兩省之地,加上港澳臺地區而已,兩家大賣場上百家!

聽起來是不多,可實際上,沃爾瑪此刻在華夏門店總數都才堪堪達到300家。

哪怕沃爾瑪和高鑫均分,沃爾瑪是在這兩省就有六分之一的門店分布。

由此可見,這些企業在南方到底有多大投

而一家大賣場,以一萬平為標準,因為各地人工本、租金不同,投資上下有不小的差距,可沃爾瑪和大潤發的大賣場投資本平均都在2000萬以上。

這還是因為對方是大企業,很多本可以忽略。

類似于庫存之類的,對方都不是自己花錢,要不然私人開設一萬平以上的超市,本要高出一半。

Advertisement

這也不算自營業,實際上外資在國的自營業比例本來就不高。

同樣的,這還不算本,以及其他開支。

單純的門店本,就是這麼多。

陳浪說完,李東瞇了瞇眼道:“100家,他們是大賣場,咱們不能跟他們一樣也開大賣場,前期以兌他們的生意為主。

每家大賣場附近,1000平左右的超市,開他個十幾家。

本方面,應該和他們差不多,可能還要稍微高點,畢竟門店分散,有些東西投資就大了一些。

另外附加流,配送中心,倉儲等等方面的投資,想完圍剿,總共投資50-70億應該足夠了。

當然,圍剿他們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還是要自己做大。

做小超市也不行,咱們還得在當地籌備自己的旗艦店,大賣場。

沿海幾省,起碼要投建100家大賣場左右。

再加上我們現有的系,差不多就能搶占這兩家退走后留下的市場了。

這麼算下來,最后的投資,恐怕要超過150億。

而我說了,還要購置一批自營業,商業地產這東西才是花錢的大頭,在沿海地區,我準備購100萬平左右的自營業面積。

商業地產價格不低,哪怕是現在,均攤都要超過8000以上,后期肯定還要繼續上漲。

以10000元/平預算,那就是100億。

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南方沿海地區,總共投大概在300億以下,差不多就是這樣子,你們覺得呢?”

其他人面面相覷,半晌孫濤才道:“李總,如今我們在這兩省,已經投資了數十億,加上百佳的話,總共投資接近200億了!

再投資300億,也就是說,單純就這兩省加上港澳臺地區,總投資達到了500億。

Advertisement

500億……

別的零售企業,已經足以完全國布局了。

我們……我們就為了沿海的市場,這……”

孫濤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想過在南方投資,實際上在并購百佳之后,孫濤覺得再投幾十億到一百億左右,那就算大手筆了。

李東倒好,張口就是300億左右的投資。

要知道,哪怕現在的遠方超市加上國梅,總共投資也不到千億。

是這幾地就投資這麼多,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本。

李東卻是笑道:“300億的投資,別的不說,業方面,三年后收回300億也許難,200億還是不難的。

加上我們的固定資產,三年后,怎麼著,300億也值。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擴張后的門店,要求不高,好歹把運營本賺回來,作為知名大賣場,賺個本不難吧?”

“這個……”

遠方作為華夏第一大賣場,李東不要求盈利,只要求維持收支平衡,如果連這個把握都沒有,那也太怯懦了。

陳浪點頭道:“如果只是單純的運營本,難度不大。

可李總別忘了,投資的300億,那可都是融資來的錢。

300億,每年利息也有十幾二十億了。

說句實在話,在現在這種局勢下,到底能不能把利息賺回來,我們不敢百分百保證,畢竟您的意思是,和對方打消耗戰,這會讓本再次上浮。

所以對方真要能堅持三年,三年后,我們可能會出現一些虧損。”

李東無所謂道:“投資這麼多,咱們能用的貨款也多了不,到最后,其實不會虧的。

300億的投資如此,3000億的投資其實一樣。

我剛剛說劃算不劃算,其實就是這意思。

Advertisement

最后,應該不會虧本,其實這就足夠了。

不虧,那就是賺的,還是大賺!”

陳浪點頭道:“的確,真正出現虧損的可能不大。

不過我還是想說最后一點……”

陳浪停頓了片刻,緩緩道:“三年后,李總您把融資的錢都用于投資固定資產了,那這筆款子到期,我們怎麼還?

難道繼續抵押,繼續貸款?

那我們會陷循環往復的狀態,到最后,恐怕真會被拖垮。

您說融資300億也好,3000億也好,其實真正出現虧損的可能很低。

一家大企業,要是連不虧本的自信都沒有,那企業也存活不了太長時間。

關鍵還是在于,我們要考慮長遠的事。

三年后,這些錢到期,一下子天文數字般的欠款賬務到期,而我們借錢不可能不花,到時候,錢花完了,資金還沒回流。

是肯定沒回流!

無論是零售行業,還是商業地產,三年之間,想讓資金全部回流的可能不大。

那到了那時候,遠方還有其他債務,可能一次到期的欠款就有三四千億。

這時候,遠方能承住嗎?

還有,南方這邊哪怕按照李總您說的, 300億也夠了,您又說融資3000億,顯然還有別的計劃。

而這些計劃,是能快速回籠資金的業務,還是同樣用于零售和業方面?

如果是,那我剛剛說的話就了事實,三年后,幾千億的款子到賬,哪怕遠方了萬億集團,數千億資金也足以瞬間擊潰我們!”

陳浪說完,袁道也點頭道:“這一點,李總的確需要考慮。

錢都花出去了,哪有那麼容易回流。

所以,就算要投資,就算要融資,我覺得也要分流分期,不能一下子給我們背負這麼大的力和重擔。

以半年為期,逐步進行,這樣才不會對我們造巨大的力。

您說現在不以盈利為主,那就算維持收支平衡,集團每年在投資的況下,也不會再有盈余。

三年后,集團拿不出這麼多錢。

而一旦拿不出這麼多錢,在遭幾千億欠款的沖擊下,哪怕我們的固定資產突破萬億,也有很大可能被沖擊垮塌。”

這時候,大家其實討論的不是目前的事了。

而是三年后怎麼辦?

李東有些東西說的沒錯,現在借錢,大筆投資,是可以沖擊垮一些企業,是可以增加遠方的實力和競爭力。

包括貨款的問題,遠方也可以大量增加用的份額。

關鍵是,三年后呢?

三年后,幾千億的款子到賬,遠方固定資產多又能如何?

同時拍賣出去,還是同時抵押出去?

要是拍賣,那三年的功夫白花了,而且這麼大量的拍賣,肯定會遭無數質疑和沖擊,這顯然是不行的。

而抵押的話,就如陳浪說的,就算有機構接盤了。

可這樣一來,也陷了循環當中,遠方以后每年都得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打工。

支未來的潛力,短暫的做大,在眾人看來,這都不是長遠之道。

陳浪和袁道都這麼說,李東卻是不以為然道:“三年后的況,三年后再說。

何況,三年后,3000億資金真的就多?

商城和零售業務,一旦在三年后,比現在多增加萬億的業績,3000億從這方面挪用出來問題也不大……”

“增加萬億!”

所有人失聲,你們家的萬億這麼容易?

就在前不久, 7月份,李東給遠方定下了新目標,全年營收達到*,C2C業績達到800億。

這是李東訂的目標,最后不見得能完

而就算如此,自達到*的營收,也足夠恐怖了。

現在,李東卻是說,三年后,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萬億以上的營收。

那也意味著,李東的想法是,三年后遠方總營收接近兩萬億!

達到兩萬億的營收,3000億的債務,的確好辦多了。

這兩萬億,大部分都是現金流,稍微借用一下,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

關鍵是,在已經這麼大的基數上,進行翻倍還不止的增加,可能嗎?

他們覺得不可能,李東卻一直覺得沒問題。

連大強子的京東,在未來幾年,平臺易額都能堪堪達到萬億,現在的遠方,領先京東起碼五年以上。

三年后,是平臺,增加個萬億易額李東覺得還是問題不大的。

自營業務占比遠方這邊一直很高,80%以上的比例。

哪怕線下稍微增加一點,李東覺得萬億的增幅也不算什麼難事。

當然,這時候陳浪他們不敢置信也正常。

前世哪怕馬昀、柳強東他們,敢在易額不到百億千億的時候,幻想幾年后,他們的平臺易額能突破萬億嗎?

沒人想過,也不敢去想!

誰這麼想,誰就是瘋子。

李東不是瘋子,可他就是這麼去想,因為他知道趨勢,所以他敢想。

所以李東覺得,3000億,對于三年后的遠方,并不是難事才對。

算來算去,李東都覺得遠方不會虧。

不但不會虧,還會大賺。

利息才幾個錢?

融資到了3000億,遠方的零售業務可以迅速擴大,遠方的自有業,會大量增加。

零售業務不在于賺錢,擴大規模和名氣是一點,另一點,多了3000億的投,實際上遠方多的不止是這3000億。

他上次就和袁道說過,這3000億帶來的,最后可能是遠方多了5000億以上的資金用。

道他們擔心未來,遠方可能會經不住沖擊。

可李東卻是不會為這些去考慮,真要經不住,說明未來三年,遠方幾乎毫無進步,毫無進展。

在已知未來大勢的況下,居然出現了這樣的局面,說明遠方出了大問題,哪怕三年后不死,也拖不了多年。

早死晚死,都是那個時間段的事,也沒必要去拖延。

李東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融資不到這麼多錢,至于別的,他還真沒去考慮。

……

會議室。

在李東說出三年后遠方業績增加萬億之后,再次陷了詭異的寂靜。

李東不來就算了,每次來公司,都讓所有人覺得,之前他們都是在玩鬧一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