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1001章 新洲總督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第1001章 新洲總督

m.xklxsw.net

“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好詩,好詩啊……”

朱慈烺端詳著手上的文字,看著面前的張煌言。

張煌言此君,在這個時空,是沒有當民族英雄。

當然,沒當民族英雄,也是有好的,那就是,至不用丟命了,此刻,看著面前的張煌言,朱慈烺正念著他的歷史上的那首,著名的絕命詩。

呃,由于張煌言沒能夠當民族英雄,所以,他的這首絕命詩,也沒有做出來。

聽著朱慈烺,念叨的這詩句,張煌言雖然覺得,此詩節奏不錯,而且,磅礴大氣,甚至冥冥之中,帶著一些悉的意味。

他仿佛看到,自己被拘于萬軍叢中,然后從容就義時的場景,這讓他有些不解與震撼之余,忍不住贊嘆起道。

“陛下,好詩,好詩啊。”

“敢問此詩,乃是何人所做?”

說到這,張煌言又看向朱慈烺,詢問道。

“臣聽此詩,似乎是首絕命之詩?”

“這是一位義士臨終就義之時,所做的詩句,至于是何人所做的嘛,朕就不提了。”

朱慈烺笑呵呵地說道。

然后,看著面前的張煌言,詢問道。

“你近來可好?”

“回稟陛下,臣一切都好。”

張煌言趕回答,朱慈烺微微頷首,然后,話鋒一轉道。

“一切都好,那自然是好事。”

“可知道,朕將你調回中樞,是干什麼嗎?”

“臣,臣不知。”

張煌言趕搖頭。

他確實不是明白,自己的邊疆省份的巡,當的好好的,朱慈烺突然間,下旨意把他召回中樞,是做何用意,看著他流出來不解之,朱慈烺也不含糊,是笑的解釋道。

“朕將你調回中樞,當然是委以其他要職。”

Advertisement

“可是……”

張煌言不由的皺眉。

他詫異的看向了朱慈烺。

然后不解的詢問道。

“可是……”

張煌言確實是不解,大明朝的中樞,那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存在。

他張煌言能有什麼去

要知道,大明朝九部一院,還有閣,都是滿滿當當的,幾乎沒有空缺的位子啊。

至于調到其他富庶省份當巡

張煌言也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大明朝巡調,可不是那麼輕易就完的,而且,從現在來看,各省之間,也沒有哪個巡的位子,空下來了啊。

見他流出來不解,朱慈烺則笑呵呵地解釋道。

“可還記得新洲?”

“新州?”

張煌言頓時恍然,他明白了過來,小心翼翼的朝朱慈烺問。

“陛下是想將臣,調往新洲?”

“不錯?”

朱慈烺重重的點頭。

“新洲那邊,缺一位堪用的總督啊。”

說到這,朱慈烺目凝重的看著張煌言。

“新洲不同于洲。”

“當地沒有敵人,是我大明朝獨有的一片沃土,在當地,你不用考慮敵,只需要考慮治理民生就是。”

“朕將如此廣袤,不遜于我大明朝的一片沃土,與你,你可有自信,為朕治理好這一方寶地?”

“皇上,臣有這個自信。”

張煌言趕頷首,一臉的自信。

朱慈烺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時,張煌言則好奇的道。

“不過陛下,臣聽說,新洲那邊,似乎也是多,有些野人的。”

“呃……”

朱慈烺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之前確實是有一些,不過,朕在今年春夏之時,已經派兵,將他們徹底的肅清掉了,一個不留……”

“原來如此。”

張煌言恍然間明白,然后思考道。

Advertisement

“倘若是這樣的話,新洲那邊的況,確實就不錯了,完全可以,跟地省份一樣去治理。”

“就是不知,當地如今的丁口,有多啊?”

“當地丁口,現在自然是不多。”

朱慈烺點了點頭。

新洲畢竟是才剛剛發現,雖然這里,吸引移民的,但饒是如此,當地的人口,也終究談不上多。

現在的新洲,總人口數量,充其量也就是幾萬人而已。

就這,還都是今年,才剛剛過去的移民。

是那些個,得知大明朝要削減民地均田額度后,倉促過去的大明朝移民。

就這麼的一點移民。

擱大明朝這邊,連縣級行政區的級別都不夠。

但卻委派張煌言去當總督。

可以說,張煌言到這里,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朱慈烺之所以,委派他去當總督。

也主要是因為,據大明朝的估計,新洲在未來,可能是一塊,發展潛力極大的新大陸,其發展速度,可能比大明朝的民地,要大的多。

畢竟,新洲可是一片非常不錯的沃土。

當地氣候適宜生存不說,同時呢,也沒有什麼大型野,還有毒蟲之類的東西。

敵人也沒有,到了那里,就是安安生生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倘若說,到當地的移民,有敵人的話,那麼,他們最大的敵人也就是新洲大陸上,那眾多的袋鼠們。

呃,當地的袋鼠,可以說是大明朝移民的上千倍了。

平均一個大明移民,要對付一千個袋鼠。

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饒是袋鼠也算可以吃,但是,幾萬人想吃掉總族群數量在上千萬的袋鼠,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張煌言到新洲,也不是說什麼敵人也沒有。

Advertisement

他有一個龐大至極的敵人。

就是袋鼠,估計得費好大的力氣,才能夠將這個敵人,給徹底的消滅掉。

不過,可惜的是,張煌言并不知道,他自己要面對著這麼一個大敵。

他現在,只顧著管朱慈烺要政策,只聽張煌言說。

“皇上,新洲移民不多,臣若是到當地為總督,臣想請朝廷,免去新洲那邊,十年的賦稅……”

“十年的賦稅?”

朱慈烺眉梢一揚。

這個可不啊,不過轉念一想,澳大利亞那邊,貌似也沒有什麼貴金屬。

而且,十年之,這個民地,貌似也不可能,發展出來太多的人口,在這樣的況下,自己收取賦稅,恐怕也收取不到太多啊。

只見朱慈烺笑呵呵地說。

“好,就依你的意思,朕免除了新洲那邊,十年的賦稅,你看如何?”

“臣代新洲那邊的移民,謝過陛下了。”

聞言張煌言頓時一喜,十年的免稅,對于本就不錯的新洲,可謂是如虎添翼啊。

想必,可以吸引過來更多的移民。

當然,僅此而已,張煌言還是覺得不夠的,他看著朱慈烺,然后說道。

“陛下,臣還想要另外的支持……”

“那就是,朝廷一年,也必須得往新洲那邊,委派一萬名流放犯人,充實當地人口。”

“另外,往烏思鎮去的那些個流放犯,亦應該改為,流到新洲……”

“這個嘛,朕也準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

現在大明朝開拓洲的事業,似乎是有些放緩了。

在這樣的況下,朱慈烺是決定,大力的開拓新洲的。

當然了,一腦的,把大明朝今年原本往洲運的十八萬移民,運到新洲?

則是不可以的——因為洲不備接收十八萬移民的能力,同樣,新洲也不備。

移民實邊,只能夠慢慢來。

倘若朱慈烺,真把那十八萬,原本要往洲扔的移民,給弄到新洲,那饒是新洲那邊,有幾千萬的袋鼠,但是,他們恐怕也得死至一半——畢竟袋鼠可是分布在整個澳大利亞的,可能移民們,把附近的袋鼠吃后,就得死嘍。

得到了許多,朱慈烺的政權支持后,張煌言是大喜。

他也知道,朱慈烺為什麼,會開始重視起新洲。

這還不是因為,洲那邊的況,發生的變化太大了?

先是冒出來了一個新西班牙王國,有三百多萬人口,現在可能已經突破四百萬人口了。

然后,又冒出來了一個利堅王國。

以后,還指不定,要冒出來什麼七八糟的國呢。

在這樣的況下,大明朝的移民事業,又出了意外,原定的十八萬移民,因為不可抗因素的緣故,只能夠暫時的耽擱下來。

洲那邊的移民耽擱了下來。

而反觀,新西班牙王國,還有利堅王國,以及,那些個還在孕育中的什麼七八糟的勢力。

實力卻是在不斷的增長。

在這樣的況下,大明朝想要在數萬里海路外,爭奪到洲這片沃土。

貌似是真心不容易啊。

因此,當下的大明朝,重心也就放在了,就在臉前的新洲。

此刻,當張煌言拿著朱慈烺送的月餅,(要到中秋節了嘛)要登上前去新洲的船只,而且還是一大家子,一塊的往新洲去任職。

另一邊。

位于大明朝的西疆總督區。

西疆總督鄭芝龍,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則巡視起來了,大明朝的最新疆域。

也就是,位于印度大地,由大明朝剛剛征服,但卻了一片白地的比哈爾邦。

比哈爾邦。

在前兩年,莫臥兒帝國的大軍,撤退之際。

是被,莫臥兒帝國的沙賈汗陛下的屠刀,殺了個人頭滾滾,河。

當地是形同鬼域。

整個比哈爾邦,也了一片徹底的白地。

時間過去了兩年,當鄭芝龍再度的出現在這里的時候,這里則就是一片的蠻夷了。

除了一路移至前沿,用于運兵,還有用于快速機的一條條還算平坦的砂石路,還有沿途所過之能夠見到的兵站外。

剩下的所有地方,就是一片的蠻荒,除了量,可以印證,這片土地上,往日輝煌那些個廢墟,以及沿途兵站,修建的補給站,烽火臺,兵站外。

就見不到,任何的人煙。

任何的生機。

呃。

整個比哈爾,現在只能夠用一句話來形容——白骨于野,千里無鳴,生民百零,念之斷人腸。

當然了。

鄭芝龍何許人也?

他可是鐵石心腸一樣的人,而且,就算是他心善,他的善良,也不會用在這些莫臥兒國的阿三們上。

不過,饒是如此,看著大明朝,之前征服的沃土,現在,卻變了一片,徹底的白地,鄭芝龍還是,一陣的心疼啊。

“唉,好好的比哈爾,就這麼的了白地,真是可憐啊,原本朝廷,還謀著,這里跟奧里薩,一年收上個一千萬兩銀子呢,可現在看來,一千兩也收不上來,反而得砸進去許多的銀子,這個沙賈汗,打仗的能耐倒不怎麼樣,可他搞破壞的能耐,卻是冠絕天下啊。”

“說的是啊。”

旁邊的李定國忍不住頷首道。

大明朝的武將,是需要的換的。

陳德在西域總督區,呆的時間久了,他自然也得,歸國一段時間。

換他上任的,乃是大明朝的第一名將李定國。

眼下,李定國掃視著周遭的況,忍不住慨道。

“倘若沙賈汗,像對比哈爾這樣,屠戮,那麼即便是我朝,最終能夠全取印度,那收獲的又是什麼?”

“又是一片,千里無人煙的荒地而已。”

“還得朝廷,一點點的派人,過來開拓,開發這里。”

“這多折騰啊?”

“倘若能夠,完完整整的將印度給取了。”

“我朝一年,至可以收獲,五六千萬兩銀子的賦稅。”

“這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啊。”

“而不是像當下這樣,只收獲一片白地。”

“晉國公說的是。”

鄭芝龍點了點頭,又朝李定國詢問道。

“老夫聽說,晉國公上任之時,曾表態想在在任期中,結束印度戰事,全取印度?”

“不知晉國公,有何良策,可以助老夫,全取印度江山社稷?”

“這個嘛……”

李定國微微皺眉。

他確實是有這番,豪言壯語。

不過,他在印度呆的時間,頂多也就是五六年之久。

然后,就要換他了。

在這樣的短暫的時間呢,想要征服,印度如此廣袤的地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但只見到他,慨道。

“這件事可不容易。”

“我此番過來巡視這比哈爾,就是想看看,接下來出兵的路線。”

“可現在看來,這接下來出兵,可當真不易,尤其是,咱們還對莫臥兒國部的況,一概不知啊……”

說到這里。

李定國又話鋒一轉。

“而且,想要五年,平滅莫臥兒國。”

靠我大明朝,一家之力,可不易。”

“還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