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過去從吃飽飯開始 第474章 家鄉巨變

《重生過去從吃飽飯開始》第474章 家鄉巨變

m.xklxsw.net

“本來還以為你會去縣城轉轉,沒想到你小子猴急,既然這樣,那咱們直接回家。你老家這幾年的變化可不小,到時候可不要嚇著了。”孫連贏笑著打趣道。

“哦!怎麼和變化法,孫叔您說說。”李文好奇。

“你小子先看看窗外的田野,看看田地有沒有什麼變化。”孫連贏指了指路邊的田地。

剛才從長安回來,路上大多都是山,李文看的還不是很明顯,現在到了平原地帶,就很明顯了。

現在是夏季,田里的麥子已經上漿,看樣子再有一個月就要收了。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汽車每行駛一段麥田就會出現一大片果園和一大片蔬菜田,每一片地都有上百畝。

李文是農村孩子,從小爬滾打在各種果樹上,對果樹自然認得,一眼就看出了桃子,梨子,蘋果這些果樹。

李文小時候這樣的果樹種植量很,現在居然大批量種植,還套上了紙袋,看起來就高端了不

蔬菜地也是五花八門,種植著各種應季蔬菜,現在菜地里還有不人正在勞作。

“孫叔,你說的變化是這些水果樹、還有蔬菜對吧?”李文觀察了一陣,笑著開口。

李文其實已經猜到了原因,無他,前些年自己回老家可是捐贈了幾座工廠,而且還讓公司給了老家這邊不采購訂單。

“你小子不愧是商人,眼睛就是毒辣!這些蔬菜和水果就是你們縣發財的主要原因。

Advertisement

這些年渭河縣還有附近幾個市縣水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二十萬畝,蔬菜面積更是超過百萬畝。

這二十萬畝的水果園經過心作,套上果袋,每年可以選出超過四萬噸優質商品果進行出口,可創造外匯港幣四千多萬。

百萬畝蔬菜除了城市供應外,剩下的都提供給你捐贈的醬菜加工廠。

這個醬菜加工廠現在可牛氣大發了,每年產出的需先不說,出口銷售額就有一千多萬,比很多國營大廠都厲害,很是了得。”孫連贏逐一給李文解釋道。

李文聽著,欣的點了點頭。有了這些大廠源源不斷的轉,當地的民生才能提起來。

出了渭河縣,李文讓汽車行駛的慢一點,這樣就可以仔細觀看周邊的變化。

“不錯,不錯!”

多年沒回來,渭河縣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的農民比一路走來遇見其他地方的農民更加健壯,臉上笑容更多,也更加健康,可見生活更好。

在遠路邊的村里,以前到可見的茅草屋基本都已消失不見,土坯房也越來越,更多的農戶家里蓋起了青磚瓦房。這就是富裕的一個直觀現。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個是起房子,一個是娶媳婦,起房子很多時候比娶媳婦更加重要,因為這個房子往往要住幾代人。

外人走進村里,看見你家是茅草屋,那麼不好意思,沒人給你家孩子說媳婦。

Advertisement

但你有三間磚瓦房,那就不一樣了,一看就家庭富裕,一準娶一個漂亮媳婦,后代質量都大大提高了。

所以,一棟好房子在農村是一個家庭的門面,門面好了,就真的證明家庭富裕了。

隨著汽車距離李文老家新鎮,三星村越近,路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多,路上到是各種牛馬車,拖拉機,偶爾還有卡車路過,看起來一片繁榮。

“這些車子都是去你們村拉包裝箱或者給你們村運輸的水果,現在你們村可不得了咯!你看看比公社都繁華。”孫連贏在一旁看似酸溜溜的說道。

“很好,我這麼努力回饋家鄉,不就是想讓家鄉變得更好嘛!”李文看的眉開眼笑。

到了鎮上,李文特意讓車子穿行鎮子中間,希看看鎮上的變化,這里可是自己剛穿越那會兒經常來的地方,很有回憶。

但是走進鎮子才發現,街道上人很,就連國營飯店都關門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李文看向孫連贏,等著孫連贏說出答案。

“叔先賣個關子,等到你們村了再說。”孫連贏笑瞇瞇的說道。

“額!那好。”

李文很是無語,都五十來歲的老頭了,居然還賣上關子了。

車子出了鎮上在行駛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到李文老家了,李文一時有些張,還有些興,更多的則是期待。

上次李文回家雖然也鬧出了不靜,但終歸是著回來的。這次可不一樣了,那是浩浩,招搖過市,徹徹底底的富貴還鄉。

Advertisement

等車子到達距離三星村還有三五里路的王家村時,原本還是四車道的柏油馬路突然變了六車道的水泥路。

六車道的混凝水泥路直接從王家村旁直穿而過,看起來壯觀不

過了王家村,一排排建筑房子開始出現,不遠依稀還看見一些廠房,路邊也出現了各種路邊攤。

“這,孫叔這是怎麼回事?”李文驚訝的一時間竟然忘記用神力去查看。

“車子再往前走,你自己就明白了。”孫連贏笑著道。

“我靠,國營飯店?國營飯店怎麼開到這來了。”李文心里一陣握草。

出于疑,李文放出神力開始查看,只見國營飯店后臺一個悉的影正撥著算盤,可不正是當初國營飯店的小馬哥現在的老馬哥嘛!

李文又放出神力在街道四周查看,頓時一種驚喜涌上心頭。

“孫叔,這是,公社集搬到我們村了?”李文不可置信的問道。

“你小子發現了啊!對,你們鎮公社搬到你們村了。當然,名字沒變還是新鎮公社。

自從你們村開了工廠以后,生意越來越好,規模也是越來越大,收越越來越多,各種福利縣里都眼饞。

不過,隨著工廠規模越來越大,人才缺口也就越來越大,加上還要方的輔助,各方面協調就逐漸困難了。

剛好你們鎮上又沒啥產業,街道也有些狹小,縣里和公社還有你們村干部坐在一起商量,干脆在你們村外再建一條街,作為公社。

這樣一來,各種問題迎刃而解,你們村有錢,公社有人輔助,新建的地方也大,各方面配合的都很好。

事實證明確實不錯,去年公社搬過來以后,以前各種打架斗毆的事也了,易的問題也容易解決了,一切都在良好發展。

現在因為你們村的工廠,街道上的集市也不分單雙日了,天天都有,你看街道上專門劃分的攤位,擺攤的天天都是滿。

這些進貨和賣貨的人在工廠易完后順便采購一下,來這擺攤的可沒賺。當然,公社每天的攤位費和稅費也沒收,比他們以前的清水衙門好太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