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軍主力出陣,太史存勖也不猶豫,向邊號角手點點頭,號角手也吹響了決戰的號角,後面蓄勢待發的四千玄兵也開始向前進。
太史存勖騎著戰馬,走在最前面。
是他帶著玄邊軍來到京都,是他的決策讓無數玄兵戰死城下,如今到了決戰時刻,他當然要廝殺在前。
陡然間,他卻又聽到一陣號角聲。
這號角聲並非來自城池方向,也不是自己邊的號角手發出,他聽覺靈敏,竟是駭然發現,在自己的後方,竟然也有號角聲響起。
而且那號角聲嘹亮無比,竟似乎是十幾支號角同時吹起。
他猛然回頭,眼角。
後方怎會有號角聲響起?
很快,他就聽到,從後方竟然傳來陣陣馬蹄聲,聲音也是越來越清晰,本來已經開始準備決戰向前進的四千玄兵,似乎也察覺到了不對,不人紛紛回頭。
太史存勖當然不可能不派出斥候探查周圍的況。
實際上每天都有斥候兵按時向周圍方向探查,不過當今天下的局勢,幾乎不可能有援兵來增援京都,所以太史存勖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京都方面。
而且這些日子,斥候們也確實沒有發現周圍有異況。
哪怕是今日決戰之前,斥候也探查了周圍幾十裡的況,確定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兵馬勢力出現。
但此刻從後方響起號角聲和馬蹄聲,那分明是有兵馬出現。
難道是徐州的援兵到了?
如果當真如此,今次決戰必勝無疑。
但如果真是麝月的徐州援軍及時趕到,事先不可能不派出信使來通報,也不可能突然出現在自己後方。
太史存勖神凝重,雖然無法確定後方到底是哪路兵馬,但他卻還是果斷下令:「傳令下去,後隊變前隊,準備迎敵!」
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他自己也不耽擱,催馬便行,穿過四千人的軍陣,直抵最後方,此刻四千玄兵也極力變陣,後隊變前隊,本來是作爲前隊的盾牌刀手只能穿過軍陣,迅速往東邊集結。
臨戰變陣,當然是迫不得已,即使是訓練有素,幾千人的隊伍也不是說變就變。
太史存勖率先來到後隊,那馬蹄聲已經是越來越清楚,月之下,他擡頭過去,卻是看到在遼闊的大地上,遠方黑影憧憧,竟果真有大批的騎兵向本陣衝過來。
只看對方的氣勢,太史存勖幾乎是瞬間就斷定,來者是敵非友。
他心下駭然。
到底是哪路兵馬會來支援京都?
他知道,無論進京增援的是哪路兵馬,今夜一戰,玄軍只怕是兇多吉。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一不小心成為了國公府的贅婿,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本書以「深入歷史與跳出歷史」的原則,描寫了距今1800多年的錯綜複雜的歷史進程和波瀾壯闊的爭霸戰爭。小說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隸的身份救出鮮卑大帥,逃回大漢,由一個普通士卒開始,屢立奇功,成為將軍,從而影響整個漢末歷史為主要線索,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再現了東漢末年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變天下命運的奮鬥,揭示了歷史運動的發展的規律。李弘與朋友戰友的情誼,與敵人的浴血廝殺,與幾位佳人的感情糾纏,與整個大漢命運的關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扭轉著整個天下的局面。本書還在漢末的社會生活場景上頗費筆墨與心思,從宮廷到戰場,從都城到鄉野,從大漠到中原,力求還歷史以原貌;從政壇角逐到沙場交鋒,從典章禮儀到人情風俗,力求展現大漢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縱橫大漠——豹子謎一樣的出身;白衣如雪——與伊人美麗的愛情;血路綿延——大漢子民艱險的回歸;邊疆酣戰——大漢北疆血鑄的長城;廟堂陰謀——士人與武人的矛盾;有我無敵——為大漢化作鐵血鋼刀;屯田塞外——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飲馬黃河——為天下重整華夏江山;馳騁江山九萬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漢天威,有我無夷,大家一起來華麗的戰吧!==血色珊瑚蟲、古木山人、太乙於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漢帝國風雲》四、五兩冊即將於五月十號上市,請各位書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為中國戲劇出版社。《大漢帝國風雲》一、二、三冊書店和網上有售,請大家多多支持。網絡購書的地方:卓越等網站。謝謝大家的厚愛,感激不盡。================mSN群號碼:mgroup44445@hotmail.放縱書友的舊群17193445已滿,請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黃龍騎士團論壇開了一個大漢的專區,大家搜索黃龍騎士團即可找到。進入論壇后在「騎士團迎客廳下面」就是大漢專區,發言自由。================推薦:金龍魚的《驚雷逐鹿》手札《刁奴》強盜夏侯元讓《隋唐》八分銀《通冥》新秦淮八狼廣告聯盟:明輝《長風》《三千美嬌娘》斷空《游劍蠻巫》志旭揚《轉生傳奇》靜官《血流》《獸血沸騰》暴風雨中《歲月輝煌》《天地》《虛實人生》神聖智狼《卑鄙在漢末》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