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闌道:“能讓江原聽命的,若是南詔人,那此人定不會出自世家,但也有一種可能,世家之中,有權位極高之人與南詔勾結,江原因此聽命于人。”
此事千頭萬緒,眼下尚難理清,這時秦纓想起一事,“前日宮覲見,幾位大將軍正在爭明歲軍備,信國公似乎不愿退讓——”
謝星闌眉眼微冷,“西北賑災花了不銀錢,陛下有意在年后削減賦稅,如此,便要削減各部開支,幾軍軍備也減了許多,信國公以鎮西軍守邊為名不服,除非,北府軍將自己的猛火筒研造之給他們。”
秦纓問:“那陛下可答應?”
謝星闌搖頭,“至今還未松口,但也拖不了太久了,如今北狄與西羌也陷大雪冰封之境,等開春天氣暖和起來,這兩國高原冰雪消融,他們多半又要伺機而,搶掠邊民,屆時易起兵戰,幾位統帥皆要回歸大營,在他們離開之前要有個定論。”
秦纓了然,這時謝星闌道:“今日你過來,想必不是為了探問這些。”
秦纓心弦微,朝外看了一眼道:“我前日與周大人宮,一是為了賑災防疫,二是借防范時疫的由頭,去查州之事,昨日我尋訪到了當年去過州的吳老太醫,從他那里聽聞一事,也是我們此前未想到的——”
謝星闌目微凝,秦纓道:“此前蘇老伯說當年配藥包藥,有小太監打下手,當時我們未想到,在那等混的場合,若太監們半點藥理不懂,怎敢讓他們打下手?”
謝星闌恍然點頭,秦纓繼續道:“昨日吳老太醫便提到了此,說當年他印象深刻的有兩個小太監,因懂藥理,于太醫院而言乃是一場及時雨,后來二人去了藥房幫忙,這兩人一個在后來得了重用,如今在藥院做掌事太監,名喚祥公公,一個做多壽,當年在瘟疫即將結束之時染病死了——”
謝星闌立時道:“我派人去查廷中去過州的太監宮,其中也正有這個祥公公,此人名長祥,本是皇后宮中的低等太監,后來在州冒了頭,便被提拔為掌事,但宮關于州的記載太,尚不知他去過藥房幫忙。”
一聽此言,更佐證了吳若謙所言不假,秦纓忙道:“倘若是配藥之人下毒,那此二人皆有嫌疑,但那多壽的死了,如今暫且只能從祥公公上下手,但此事過了多年,貿然查問只會令其生疑……”
謝星闌道:“待我先查查此人底細。”
秦纓秀眸微彎,“我不急,這幾日還要幫衙門理個防范時疫之法,那位岳太醫也還要去拜訪,或許還能多問些什麼——”
話音落下,謝星闌未急著接話,只定定看著他,二人四目相對,靜默無聲,屋氣氛頓時微妙起來,但這時,秦纓忽然聽見門外白鴛輕呼了一句什麼。
眉尖皺了皺,起將半掩的門扇打了開——
便見不遠的雪地里,白鴛與謝堅湊在一起,白鴛極小聲地說著什麼,謝堅則聽得眉飛舞,比白鴛激百倍……
“當真?真是如此說的?”
“那崔慕之豈非鼻子都氣歪了?”
“啊,那后來呢——”
秦纓本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待聽見“崔慕之”三字,頓時恍然,立刻走出門來,“白鴛——”
這一聲嚇得白鴛一個激靈,待轉看到秦纓面,便見自己了餡,面生愧疚,快步迎上來,“縣主,奴婢沒說,只說您替謝大人——”
秦纓打斷,“我該說的說完了,咱們走罷。”
白鴛僅僅抿著角,有些慌,謝堅卻笑容滿面,謝星闌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出聲道:“若急著走,那我送你們——”
秦纓耳尖可疑地紅了,頭也不回道:“不必送。”
快步而去,白鴛瞪了謝堅一眼,連忙跟上,可還未走到院門口,一個眼的監卻先走了進來,看到秦纓,小太監有些意外,卻顧不上,徑直向謝星闌。
“謝大人,陛下急詔,十萬火急,您快隨小人宮!”
何事值得監如此慌張?秦纓斂容頓足,謝星闌也沉著臉走上前來,“宮出了何事?怎至于十萬火急?”
監急道:“城出了兩首大逆不道的謠,把陛下氣得急火攻心暈了片刻,您快宮去吧,陛下正等著呢——”
第210章 塤曲
謝星闌擰眉, “謠?”
秦纓徑直問:“公公,可是那‘月升日沒’的謠?”
小太監急慌慌道:“是啊,正是這首, 還有那什麼‘豬兒狗兒死盡’的,皆是大逆不道之論, 陛下氣壞了——”
白鴛面驚,秦纓對謝星闌道:“這兩首謠已經傳了數日,我都聽到過。”
小太監催道:“謝大人, 快吧——”
謝星闌頷首,對秦纓道:“我先宮。”
秦纓應好, 謝星闌反倒比先走一步, 待眾人離去, 秦纓憂心道:“怎會將陛下氣得暈過去呢?”
白鴛撇道:“奴婢便說那什麼‘死盡’之言大大不吉, 不過,怎麼就大逆不道了呢?”
秦纓也不明白,但下一刻, 微瞇著眸子看下白鴛,白鴛脖頸一,輕聲道:“奴婢沒多說, 只說您幫著謝大人說好話罷了……”
……
謝星闌帶著謝堅, 一出衙門便翻上了馬,此距離宣武門極近, 一炷香的功夫不到,便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