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龍文不愧是嚴世蕃的鐵子,嚴世蕃回家還沒多長時間呢,羅龍文就拿著從通政使司抄錄來的的蘇州府捷報容,一路小跑進了嚴府。
羅龍文的辦事效率簡直是一流,尤其是把嚴世蕃的命令當聖旨去執行的態度,更是冠絕所有狗。
不枉嚴世蕃隔三差五去他家幫他安他的幾個妻妾。
“東樓,蘇州捷報已經抄錄下來了,一字不差。”羅龍文將抄錄的捷報雙手給嚴世蕃,活一副好狗狗叼回飛盤等待主人表演的模樣。
“不錯,其他人可派人送去抄錄本了?”嚴世蕃問。
“還沒出通政使司衙門,我就派人給大家送去了,現在差不多也都收到了。”
羅龍文一臉求表揚的說道。
“不錯。”
嚴世蕃滿足了他,表揚了一句。
頓時,羅龍文神清氣爽,如飲仙釀,覺他還能去通政使司跑一個來回,大氣都不會的那種。
“你隨意,自己招呼自己,我先看看捷報容。”
嚴世蕃擺了擺手,示意羅龍文自己招呼自己,他則坐下看捷報容。
嚴世蕃一邊看捷報容,一邊皺眉,最後將捷報放在一邊,臉沉不定。
捷報容更詳細,詳細描述了蘇州自衛反擊戰的始末,朱平安也不是一戰取得的四萬戰績,而是數日連番作戰取得的,浙軍取得如此輝煌大勝,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浙軍在倭寇攻打楓橋大營時,浙軍在陣地前埋藏了大量火藥,一舉炸死了盡萬倭寇。
二是,倭寇撤退時麻痹大意,中了朱平安的連環埋伏,朱平安用火攻,在河道在樹林燒死了兩三萬倭寇,只有數百殘倭僥倖狼狽逃得一命。
嚴世蕃一手著下,一手敲著桌子,對於蘇州捷報容,他還是持懷疑態度。
這捷報看似能自圓其說,看似說的通,但是仔細推敲推敲就會發現其中很多不合理之。
一場炸竟然能炸死上萬倭寇?!
這得得挖多大的坑,需要埋藏多炸藥?!炸藥能有這麼大威力嗎?!
如果真有這麼大威力,真能取得如此戰果,何至於火藥面世數百年了,未曾有過如此大的殺傷史。無論是史書,還是野史,都未曾有過火藥一炸傷人過百的記載,更妄論一炸竟然能炸死近萬倭寇,真是離譜!
還有,倭寇退兵時中了朱平安埋伏,竟然被朱平安燒死兩三萬人?!
朱平安麾下浙軍僅有兩千人,即便有謀詭計,令倭寇中伏,能佔多便宜?!
一把火燒死兩三萬人?!
便是倭寇都蠢笨如豬,也不可能被一把火燒死兩三萬頭吧,他們不會跑嗎?!
兩三萬倭寇逃跑,朱平安僅有兩千人,如何能擋得住?!
便是聰慧如妖、放火高手的諸葛亮,當年手握兩三千劉備軍,一把火火燒博坡,也不過燒死千餘曹軍而已。
朱平安他竟然燒死兩三萬倭寇?!他比諸葛亮還要牛批好幾十倍,這可能嗎?
不管怎麼看,嚴世蕃都覺的捷報問題頗大,很不合常理。
很快,鄢懋卿等人就前後腳趕來了,嚴嵩父子相招,他們自然不敢耽擱,連轎子都沒坐,一路快馬加鞭第一時間趕來了。
“蘇州的捷報抄本,諸位都收到了吧。對此捷報,你們怎麼看?”嚴世蕃問他們看法。
“這個捷報絕對有問題!還不是小問題。這次要讓朱平安栽一個大跟頭!”鄢懋卿毫不猶豫的說道。
“不錯,肯定有問題。我可是在江南待過半年,還跟倭寇過手,倭寇慓悍善戰那是出了名的,不怕你們笑話,我們三千人打五百多倭寇,凡倒被倭寇殺的人仰馬翻,要不是我跑的快,恐怕就了倭寇刀下冤魂了。就說蘇州這個捷報,我看就是一派胡言,別說殲滅四萬倭寇了,就是四百倭寇,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朱平安先用火藥炸死近萬倭寇?!又用火燒死三萬左右倭寇?!這那是奏疏啊,這簡直就是話本演義,不,話本演義都不敢這麼寫。”
頓時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我小舅子是兵仗局的,他管理火,我收到捷報抄本時,我小舅子正好來我家送節禮,我特意詢問過他能否埋火藥炸死上萬人,他很是肯定的搖了搖頭。言,火藥威力有限,嚇人居多,殺人居,即便如史書記載金人震天雷,也遠遠不能也。金人鼓吹其震天雷,‘以鐵罐盛藥,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 k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實則言過其實,傷不了幾十人。現在兵仗局裡還有改良的震天雷,宣稱比金人的威力大多了,但是威力也不過那樣,敵人扎堆時,炸死百餘人頂天了,且使用時有諸多不便,若是埋在地下,那就威力大減了。”有個員明顯是做了功課的,說起來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嚴世蕃聽了,讚許的點了點頭。
有了這一先例,衆人再講,也都更詳細,更有理有據了。
嚴世蕃一邊聽衆人的意見,一邊安排羅龍文將大家的意見都記錄下來。
在嚴世蕃等人商議的時候,嚴府又來了一位客,或者說準姑爺——歐子士。
歐子士帶著一個僕從,僕從提著一提禮登門了。
“父母都同意了,憑什麼不同意!”
歐子士帶著氣登門的,他一進門,就直奔嚴府後院而去。
他對嚴府悉的不能再悉了,一路輕車路,很快就抵達了嚴府後院。
嚴府的管事下人也對歐子士再悉不過了,歐子士小時候就經常來嚴府,長大後雖然來的了,但是這段時間歐子士可沒來,連嚴嵩父子都默許歐子士自由進出後院了,這些下人自然更不會不長眼的阻攔歐子士。
更何況,歐子士可是板上釘釘的嚴府乘龍快婿,兩家都議定好了,馬上就要過禮下定了。
一個婿半個兒,那也是他們的主子,他們討好歐子士還來不及呢。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賀知春嫁給崔九郎十年仍是清白身!重生後,她端起陶罐狠狠砸破丫的頭,從此崔郎是路人。這是一個吃貨女主與毒舌蛇精病男的種田生活,種著種著,他們挖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亡國前,慕容妤是宰相嫡女,錦衣玉食奴仆成群,戴著金湯匙出生,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女。亡國后,她成了鎮北王的通房。這位鎮北王恨她,厭她,不喜她,但她也得承受著,因為全家人的安危都掌握在他手上。然而在跟了他的第五年,慕容妤重生了。回到她明媚的十五歲…
【短篇改長篇】+【全家不愛】+【真假少爺】+【死人文學】+【追弟追兒火葬場】+【先虐后爽】假少爺將我毒死后,我在周家所遭受的不公才漸漸浮出表面。都說家是避風港,
威平侯被歹人設計戰死沙場,皇帝昏庸,長公主爲保威平侯家業,咬牙把剛生下的女兒謊報爲兒子,承襲世子之位。 鍾華甄重活一世,作爲世子,被選入宮中做太子伴讀。 太子大她兩歲,最喜她識趣,尤愛帶她四處玩。 鍾華甄看着眼前這位纔不到十歲的小太子,一時無言,難以想象二十年後,他將會是統一九州的鐵血霸王,手段狠辣,殺戮無數。 …… 鍾華甄不喜血腥,長公主對她也沒有要求,她準備在未來皇帝面前刷個竹馬分,在京城過個平安日子。 但她長相越來越出衆,十五歲那年,身形同樣越發窈窕。 爲護住身份,她故意與太子鬧翻,藉故稱病,從此以後,府門緊閉,不再出門。 未曾料太子竟腆着臉把自己灌醉,半夜翻|牆跑到她房間向她道歉。 他喝得太醉,一夜醒來後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只發現自己衣衫不整趴在她床上,背上的血痕疼得厲害。 鍾華甄身體似乎真的不太好,披着斗篷衣,蒼白着臉皺眉朝他道:“殿下來我屋子,就是爲了動我寵婢?” 太子坐起來,臉又紅又白,不情不願向她低頭致歉。 鍾華甄后退一步,謹慎道:“那是我最寵愛的婢子,便是出了此事,也請殿下勿要奪人所愛。” 太子不在乎說:“你的便是我的,分那麼清楚做什麼?” ——鍾華甄收到的第一封情箋(jian),來自還沒長大的臭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