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1064章 做公益

《國潮1980》第1064章 做公益

但話說回來了,寧衛民畢竟不是普通人。

由他來開辦這樣的公益讀書機構,比起旁人還是有莫大優勢的,起碼能他在本上就會省很多。

為什麼呢?

因為其一,他過去一直為皮爾卡頓公司和天壇公園策劃的活

特別是夏季書展,這讓他跟許多的出版社建立了較好的關係。

他如果有需要的話,無論哪個出版社肯定會以最低的折扣把庫存書給他。

真要是滯銷好幾年的,弄不好為了清庫,賣個人,還白送他了。

還有其二,孫五福是替他遊街串巷收舊貨的,這麼多年來給他收上來的舊貨不老,數以萬計。

然而舊書、舊報、舊雜誌、舊照片和舊圖片,更多。

這些東西賣出去一部分,但剩下的也足足有兩間房,起碼兩萬冊書籍呢。

原本寧衛民過去是打算在南神廚辦個圖書館的,後來南神廚用於為西遊記劇組籌錢,辦展覽了。

這批書冊就沒派上用場,現在可好,足夠寧衛民支撐起兩三家連鎖店的。

這麼說吧,別人要開這麼一家書店,本要是有四五萬塊的話,那對於寧衛民就是四五千足夠了。

Advertisement

無論桌椅板凳,還是書架、傢、燈全都包括在

你說他到底有多麼的合適呢。

至於最後說到讓寧衛民頭疼的事,那就只有一個。

這樣的店鋪雖然不掙錢,但卻是積德的事兒,對於京城的老百姓很重要。

賠錢事小,但萬萬不能幹走偏了,那就好事變壞事了。

所以寧衛民可不敢再隨便給別人管了。

他必須得找到一個有能力,值得託付,能不走樣按他的計劃把書店發展壯大的人才行。

想來想去,還真沒別人了,張士慧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倆人不但有著共同利益的買賣,而且張士慧作為他的代理人,替他管著齋宮。

如今也負責組織活聯繫。

所以他只能再找張士慧幫忙,替他再扛一件事。

張士慧倒是也痛快,對寧衛民突然間又他找了這麼個賠錢的買賣。

雖然無比驚訝,說是被嚇了一大跳也不為過。

但如今的他也非昔日可比了,跟著寧衛民賺到手的錢已經花不完了。

這讓他反而對於寧衛民如此信任自己到很熨帖。

何況他也同樣認為這件事是善舉,覺得就像上次給街道捐廁所那件事一樣,值得去做,應該去做。

Advertisement

唯一讓他有所顧慮的就是寧衛民制訂的規則似乎有——萬一最後一個月,有人借書不還怎麼辦?

是不是應該再額外多收十二元錢,這才保險?

對他的疑,寧衛民是這麼說的,「你不要總擔心這種偶然事件。畢竟會員證是要登記份證,或戶口本的,大部分人難道不擔心追責嗎?你再想想看,新華書店丟書的況有沒有?在我看來,反倒是因為年輕人讀書,又沒有錢和方便的渠道,才會造這種書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想看書的人能用最低的本獲取知識。我相信,我們的邊還是好人多,多數人都有基本的道德守。即便是仍然有人佔便宜,避免不了你說的況。但我們的書源本很低,也負擔得起這樣的損失。可你要是多收十二塊,許多家境貧寒的人,或許就真捨不得看了,那才是違背了我們的初衷。總之,我願意承擔這種風險。」

張士慧就這麼被說服了,於是再沒廢話,略作思考就點了頭。

不過他也有點私心,就額外提了個條件,要求這店得改名。

Advertisement

他的意思是,既然有他參與了,那就別惠文堂了。

乾脆隨煙酒店,「慧民讀書社」的好。

說白了,他覺得這事兒不賺錢可以,但也不能白乾,必須得跟著賺點名譽。

只要寧衛民答應這條,他甚至願意個人也投資個五萬塊,幫寧衛民分擔一些虧空。

那對於寧衛民來說,這當然是好事了。

他一想,也是啊。

惠文堂反正是個日本書店,日後要有了聲譽,那豈不是讓鬼子沾了?

不知道的人,弄不好還誤會了,到時候會念日本人的好兒呢。

得了,還是滿足張士慧這小子那點虛榮心吧。

於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而且第二天就去更工商打了招呼,把申請執照的店名給改了。

這件事辦完,張士慧算是正式伙,他的五萬塊也迅速到賬,了店裏的本金。

加上寧衛民自己初始投資的五萬元,本金總共十萬塊。

另外,為防範意外,寧衛民還把江惠的聯繫方式給了張士慧了。

告訴他,要是自己回日本之後,萬一哪天讀書社找到好的位置要開分店,錢不夠用了。

他就報自己的名,找江惠要貸款去。

這個時候,寧衛民又想起了頭幾天的邂逅,不免心生一種神奇之

覺得那天自己上江惠,也許真的就是天意呀。

這不,江惠倒是了給讀書社兜底兒的保險栓了。(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