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糕點攻勢
寧衛民的水果攻勢奏效的同時,糕點攻勢的威力也同樣喜人。
西方人原本就喜歡甜食,又有喝下午茶和泡咖啡館兒的習慣。
那麼每當舉起杯子時,就必然離不開的曲奇餅乾和油點心,又或是布丁。
當然,在甜食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法國廚師是大家。
法式甜點世界聞名,好吃到令人尖,這是公認的。
西方國家最出名的甜品幾乎都出自法國,以至於法國有「甜品王國」之名。
法式麵包房也因此開遍了全世界的著名城市,也把可頌、法、泡芙、馬卡龍、拿破崙、可麗餅、蝴蝶、蘋果派、芝士蛋糕、焦糖布丁帶到了世界每個角落。
所以法國人不但吃甜品,也最懂得鑒賞甜品的優劣。
不過也得說,同樣作為食大國,華夏的甜點水準其實一點也不亞於法國。
甚至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足以跟法國板的國家。
別的不提,就先從喜好茶食的飲食習慣上來說,華夏和法國人就很相似。
別忘了,喝茶和咖啡要吃小點這種事兒啊,老年間的京城人早就有了。
這不就是「墊補」麼?
網絡時代被咱們的年輕人做「小飢」的。
是個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說大概上午10點多鐘,下午4點多鐘這個點兒。
會讓人覺有點兒但又不太,想吃點兒零兒的那種覺。
論起來,我們還比西方人多一頓兒呢。
那作為華夏人,尤其是京城人,墊補的吃食,那首選肯定是餑餑了。
是,法國人擅長製品,製作的花蛋糕,慕斯布丁,漂亮又好吃。
可華夏糕點裏除了同樣有食製品之外,更善用五穀花果,講究餡料。
原材料遠比西方糕點更富多樣,還能分出時令四季,這可是西方的糕點比不了的。
哪怕是在糖藝造型上,華夏都有自己獨特的技巧,一樣能讓西方人瞠目結舌。
所以寧衛民結合當下的時令,就從壇宮飯莊選出了羊羹、豌豆黃、茯苓糕、荷花、玉霜、綠豆糕、玫瑰餅、火紙筒、皮棗花,九種口細膩獨特,造型漂亮,適合夏日進食的宮廷糕點。
並按照法式糕點的方式,天天用金屬提籃分兩次擺在法國明星的房間里。
然後再搭配用玻璃小瓶當容,冰鎮在水晶冰里的宮廷酪,杏仁豆腐,果子乾兒、楊枝甘四流食。
同時順手還給兩個明星的房間里擺上筒子河裏弄來的盛放荷花。
實話實說,他把明星房間裏佈置得跟糕點自助餐似的。
別說擺放的時候,讓長城飯店那為兩個法國明星日常生活服務的專務管家心生無限敬仰佩服。
回頭就跟同事們去吹噓——「人家國際大腕兒啊,那可真是排場……」。
甚至就連兩個法國明星本人回到房間看到這麼盛的食,也暗暗吃驚不已。
都不為這種意想不到的超規格的待遇規格到榮幸。
除了產生了一種似乎被當了國王和王來對待的錯覺之外,更驚訝於寧衛民的周到備至和見識品味。
不出意外,對他的看法自然而然就發生了轉變。
而且與此同時,那些原本就味道不錯的東西,也因為心的好轉和異國風味的新鮮,顯得分外可口。
就比如這羊羹、豌豆黃和杏仁豆腐吧。
一個是紅小豆做的,一個是豌豆做的,一個是杏仁瓊脂。
口都如同布丁一樣的細膩,而且同樣回味悠長。
但是和西方布丁不同的是,偏偏沒放半點油和黃油,只有特有的植清香
這種反差太強烈了。
法國人的舌頭到的新奇滋味,大概正如華夏人第一次品嘗到西方布丁一樣的驚艷。
還有玉霜這種天然帶涼的糕點,有清熱解火、潤心中煩躁之功效。
夏天吃來再好不過,食其味甜而不膩、口清涼即化。
可這東西還偏偏不是薄荷,再加上其形潔白如玉、恰似雪霜,宛如玉石的半明狀,就是找遍西點,也沒有這種質地的糕點。
自然又大大顛覆了兩個法國明星的認知。
還別說是洋鬼子了,就是正經的華夏人,吃過這東西也沒幾個不咂舌稱嘆的,實乃是人間仙品也。
相比起來,像什麼荷花、棗泥花,儘管也很漂亮、好吃,外觀和味道都非常出彩。
可亮點都是表面化的,屬於一眼可知,難有驚喜,反而被襯托得普通了。
至於玫瑰餅,茯苓糕,綠豆糕,果子乾兒幾樣。
雖然對於京城人不陌生,可卻是外國人從未嘗過的滋味,同樣讓兩個法國明星打開了一個新的味蕾世界。
甚至連寧衛民專為投其所好的提供的宮廷酪、火紙筒,楊枝甘這樣的製品,也和兩個法國明星平日裏常吃到的那些東西,有著非常明星的迥異之。
要知道,宮廷酪是我們數民族發明的食品,雖然也酪,但製作方式和口味、質地,與西方的乾酪可不是一碼事兒。
這是用江米酒和牛、砂糖,用鮮烤后冰的方法製作出的半凝固的食品,
潤細,涼爽清淡,香四溢,有優雅之名,清雅之風。
民國時期,把宮廷酪引民間的酪魏靠此揚名,國世界日報和日本報刊均報導過酪魏。
港澳臺的華人更是取其所好,吃完了還帶走。
由此可見國際人士對此風味食品的認可。
還有那個火紙筒啊,那是元代就發明出來的油蛋卷。
出現的時間跟南宋突火槍的歷史差不多。
得名就如同京城的褡褳火燒似的,也是從用塗著硝的紙條的引火形狀而來。
分細兩種。
的比拇指還,細的只有筷子那麼細,都用油烘製,脆香松。
據說元朝人大病初癒,用茶吃,既可滋補,又能強。
當今社會,港澳臺地區都有賣這玩意的,賣得還很不錯呢。
日後某國際品牌的超市,也以這種黃油蛋卷和瑞士卷為暢銷產品。
但儘管如此,無論港澳臺人士怎麼引以為傲把這種東西稱之為港式點心。
西方世界又怎麼把這東西吹噓為瑞士糕點。
可要從歷史上追本溯源,怕最後都得捯飭到元代的京城。
做這東西,京城的餑餑鋪才是祖宗呢,自然風味也有別於那些徒子徒孫。
至於楊枝甘,這倒是寧衛民從南方師來的,是他仗著上輩子的見識自己仿製的。
不過這種粵式甜品眾也是非常廣泛的,好像還沒人說過不好喝,沒人不喜歡的。
而且形式很像西方人的潘趣酒,讓人嘗過便永難忘記。
總而言之,就這些寧衛民心準備的糕點,對兩個法國明星來說,既特別又新穎,幾乎都是他們過去從未品嘗過的甜品。
可偏偏每一樣,又是經過數代歷史傳承,被無數人所喜的經典口味。
他們從中自然能覺到中西方茶點的不同和妙,會產生及靈魂的刺激和興。
於是潛移默化里,這無疑改變了他們對於華夏的飲食的見。
從最初的不屑,進而變得驚奇和好奇起來,甚至有點著迷了,想要探尋更多的東西。
而這就是寧衛民最明的地方了,用明正大的謀就把倆洋鬼子抓在了自己的手掌心兒里。
因為食這種東西啊,雖然是用觀就能直接到的,但也是個由淺深,由簡繁,逐步升級的一個過程。
像當年,寧衛民帶著康德去津門吃起士林的時候,老爺子就曾經這麼告訴過他。
說哪怕連中餐在也是一樣,任何地方的特飲食到另一地經營,往往是大菜類需要時間才能為人接。
而小吃類卻最容易在異地落地生,獲得認可。
為什麼?
就因為小吃類簡單直白,價錢低啊。
後來寧衛民去東京開店,據自己所見所得,越琢磨越是這個理兒。
別的不說,式漢堡、薯條、昔、熱狗、英國炸魚柳、意大利通心、披薩,還有法國甜點,之所以能夠行銷世界,為人所接,每一樣本質上不就是小吃嗎?
日餐就更別說了,什麼拉麵、壽司、天婦羅,要放在中餐的宴席上,任何一樣都沒法做主菜,也不配做主菜。
可不就是小吃嗎。
這似乎一下解決了許多他想不明白的問題。
為什麼中餐的底子那麼厚,但一到海外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啊?
為什麼在海外能賺到錢的中餐品類,都得靠那些變異的假中餐啊?
那無疑是經營方式和推廣模式上,出了重大的問題!
沒錯,因為文化的隔,到了海外的中餐,越博大深越壞菜。
說白了,食有高低,眾也有層次。
你跟不知什麼五味調和,連魚刺都不會挑,瓜子兒都不會磕的人,直接來「八大菜系」,那不找一鼻子灰嗎?
其實那外國人呀,就是只會吃個酸甜咸鮮的兒園孩子。
他們的舌頭還沒開化,其他更高級的味道還接不了呢。
要拿他們跟咱們國的販夫走卒比,都算高估了他們。
可不就是拿點糖果糕點水果之類的最容易糊弄了嗎?
事實證明,寧衛民這麼做,就對了。
功激起了倆法國明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這接下來才算是能給這倆法國明星帶進中華食的小學里去接啟蒙教育了。
(本章完)
大學畢業即將離校的那天早上,陳冉接到了一個未知來源的電話。 那略帶滄桑的聲音,有著源自內心深處的熟悉,“陳冉,你好!我也是陳冉,是三十年之後的陳冉……”
更俗又爲我們塑造了一個自控力超強的新時代超級男人,性的衝動和挑逗對於一個16歲的男孩,無論生理和心理都充滿萌動的少年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遙想94年的時代背景,傳統思維還佔據著主導地位,這樣的男孩子(擁有成年男子的成熟心理和21世紀無比開放的觀念)對於御姐的誘惑是巨大的,還提到陸續會登場幼齡、蘿莉、熟婦、人妻、姐妹花,看的我內心非常非常的激烈,更俗在新作裡一定會滿足大家的後宮慾望吧!許思描寫的非常微妙,魅惑衆生相,玲瓏剔透心,比善良女子多了幾分蛇蠍,第一個登場的女配是御姐,推倒推倒直接推倒,太邪惡了!
最強兵王,虎視群雄,為國而戰,為民出鞘,隻有站死,絕不跪生,無怨無悔! 這是一本男人的書! 這是一部熱血的故事! …
豪門棄少,寄養深山,孤苦十載,卻得神秘傳承.爲洗往日羞辱,尋找生母,葉修強勢出山,橫掃天下,讓整個世界爲之震驚.我葉修從不記仇,有仇向來當場報.就算你們是神,我所到之處,也不容你們的存在,因爲那是神的禁區.
浴血疆場,捨身報國,天南元帥韓朗,霸氣回歸都市,無論世家豪門,還是皇親國戚,擋我複仇,皆誅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