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曆史專家穿越記 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

《曆史專家穿越記》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

    說到這位危大有的道人,本是赫赫有名的,在道家之中,曾過極大的推崇。

    他的版本能夠傳世,這就說明,他所注的《道德真經集義》定是被當下所接,理論上而言……太皇太後所接的,十之八九,也正是這個版本。

    而這個版本,方繼藩倒是大抵都記得,誰讓這篇《道德真經集義》流傳甚廣呢。

    雖然在上一輩子,靠著這個裝不了,可本爺,現在至省了功夫。

    這樣一想,方繼藩竹在,提筆下文:“夫道者,元x(這個字打不出)虛無,混沌自然,二儀從之而生,萬有資之而形,不可得而為名,強為之名曰道……”

    朱厚照在旁看著,竟是好奇,可偏偏,此文的每一個字,他倒都認得,可合起來,便一字不識了。

    不過他也懶得理會,能懶就

    足足一個多時辰,方繼藩模仿著朱厚照的筆跡,先寫下了《道德真經集義》,再抄錄下《道德經》,這才松出了口氣,將筆擱下。

    朱厚照興匆匆的,也不檢驗,連忙興高采烈地將墨跡吹幹,直接收好了。

    他的這個大任務總算是有代了。

    看天不早,方繼藩也就告辭。

    朱厚則是照囑咐道:“記得寧王送銀子來要告知本宮啊。”

    “知道,知道。”方繼藩不耐煩地搖搖手。

    這太子,比他這個敗家子更錢了!

    那寧王也是討厭,送了兩次禮,一下子就沒消息了,莫非看不起本爺嗎?本爺可為之言了啊。

    或者說,是覺得收買本過高了?

    按理來說,寧王府曆經了上百年,積累了上百年的財富,這其中蘊含的財富,也只有天知道,而當今寧王朱宸濠,有大志,雖然這個大志在方繼藩眼裡看來,是蠢了一點,可人有了理想,會在乎幾條鹹魚嗎?銀子算什麼?

Advertisement

    他越想,越是心焦,似寧王這樣有宏圖大志的人,不騙他一點銀子,真的有點心裡說不過去。

    抑鬱地回到了府中,原來竟是有客到了,門前正停著一輛車馬,還有幾個面生的小廝。

    方繼藩大喇喇地進去,快步到了廳中,卻見方景隆高坐在那裡!

    方繼藩詫異地上前道:“爹,你怎的回來了,天津衛的公務辦完了?”

    方景隆搖頭,顯得有些尷尬,忙道:“你表姑來了,自南京來的,快來見禮。”

    方繼藩定睛一看,這才注意到一婦人正坐在一側,目正打量著自己。

    方繼藩記得自己確實有個表姑,嫁的是魏國公徐Y的次子。

    這位魏國公徐Y奉旨守備南京,因而這位魏國公府的二公子徐奎如,自然也就進了南京軍中,似乎已了南京某衛的指揮,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其實傻子都能看明白,次子是不能襲爵的,所以任何一個勳貴,往往都會讓長子在家守家,讓他老老實實的準備承襲爵位,可其他的兒子呢,難道就放任不管?

    所以一般況,都會想盡辦法帶出去,盡力讓其立在軍中曆練,憑著祖蔭,尤其是父親還在世,混個高級的武職。

    魏國公府乃是豪門中的豪門,而且又是世襲的南京守備,這南京守備,等於是負責整個江南的軍務,雖然在那兒還有守備中,也就是宮中派遣的太監,以及南京兵部尚書分攬兵權,可這守備南京的魏國公,足以稱得上是大明的頂梁柱之一。

    這表姑嫁給了魏國公的次子,雖然那徐奎如的名聲其實也不太好聽,方繼藩早聽是個酒囊飯袋了,當然,人家的名聲多還是比自己好一些些的。

Advertisement

    哎,惆悵啊……

    既然上門是客,方繼藩只得朝這表姑行禮道:“見過姑母。”

    這姑母方氏雖不是芳華年紀了,卻也長相俏麗,一貴婦打扮,顯出幾分貴氣。

    方氏打量了方繼藩一眼,自南京初來京師,早就聽說這麼個侄兒……荒唐的事,不過沒有細問,對方繼藩也不甚關心。

    方景隆道:“此番京,不知為何?怎麼事先也不修一封書信,為兄也好及早去迎接。”

    方氏倒是對方景隆態度好很多,笑盈盈地道:“月前收到了仁壽宮的懿旨,命我仁壽宮伴駕,太皇太後的壽誕不是眼看著要到了嗎?萬萬不曾想,太皇太後竟是想起了妹子。”

    說話之間,喜上眉梢,顯然表姑的心裡頭對此是很洋洋自得的。

    想了想,又道:“因此家公命我立即啟程,就是不敢延誤了佳期,兄長也是知道,陛下對太皇太後純孝,若能討得這位老祖宗的歡喜,家夫這指揮,也好再進一步。”

    方景隆頷首點頭,卻不由慨:“可惜哪,我家沒有眷,否則也可去湊湊熱鬧。”

    他似乎又想起方繼藩的娘了,一臉惆悵,主要還是景生,此等盛會,卻沒方家的份,看著人家掌,難免有所憾。

    方氏卻是一笑,言又止:“兄長,其實……也不是命婦都可邀宮中的。”

    只這短短一席話,方繼藩便不吭聲,心裡想,自己這表姑,很N瑟啊,什麼做不是什麼命婦都可以邀,這不擺明著,表姑你就是那麟角的一員嗎?另一層意思,則是說,即便他的母親就算在,也未必會邀。

Advertisement

    方繼藩倒是有些惱恨了。

    方景隆惆悵之餘,似乎也沒將方氏的婦人見識放在心上,只是慨:“難得太皇太後垂青你。”

    “想來是家公出了力吧。”方氏頷首:“他的本意,是希為家夫謀一個更好的出。”

    方景隆了然了。

    難怪方才方氏說也不是每一個命婦都可宮伴駕,十之八九,有資格邀的,還是公府的夫人,在這大明,魏國公、英國公、國公,還有雲南黔國公幾個,只是魏國公藏著小心思,希二媳婦去臉,多半是推說夫人不適,讓媳婦代勞罷了。

    這麼看來,為了他那個次子,這位在南京守備的魏國公,可謂是煞費苦心了。

    方繼藩在一旁想,魏國公府一定做好了完全準備,早就備好了重禮,定要讓自己的表姑去出一出風頭,若是運作的好,說不定,將來自己那表姑父,就有機會找個地方練練手,弄一點功勞,混個爵位。

    方繼藩聽著很無趣,便道:“爹,我乏了,去睡了啊。”

    方景隆瞪他一眼,怪他在表姑面前沒有禮貌,可隨後,想到他剛下值,心裡又心疼起來,眼神便變得溺起來:“去吧。”隨即向方氏解釋:“這孩子,到現在還不懂事,不過他前些日子生了大病,這大病初愈不久,不要放在心上啊。”

    方氏只微微一笑,確實沒有將方繼藩太放在心上,便道:“繼藩生了腦疾,我在南京也略聽了一些,甚為擔心,不過現在看他還算生龍活虎,也就放心了,只是兄長……妹倒是聽了一些傳言,據說繼藩甚是荒唐,兄長,這等事,可萬萬不能縱容,終究南和伯府也算是我的半個娘家,繼藩胡作非為,壞了名聲,我這做妹子的,在公府也抬不起頭來,公府裡的事,複雜得很,一時半會也說不清,總之,我是如履薄冰,實在不願人口舌了。”

    方景隆一臉尷尬,只是苦笑道:“你說的是,下次一定好好的教訓他,為兄會……罵他的!”

    “……”方氏無言,的面上,似乎永遠波瀾不驚。

    以至於方景隆心裡慨,想當初,這妹子還是姑娘的時候,是何等的俏皮,那時,也是極喜歡繼藩的,誰料這嫁了人,人遠去了南京,七八年不見,竟是不認得了一般。

    沉默了很久,方氏道:“來京時,甚是倉促,此番來謁見兄長,也甚是匆忙,兄長,時候不早,怕是告辭了。”

    方景隆心裡只是唏噓,這麼多年不見,早已是是人非,卻是強笑道:“在京裡若是有閑,常來看看。”

    送別了方氏,方景隆變得鬱鬱不樂起來。

    許是一方面,懷曾經的堂妹竟是變了一個人,另一方面,似乎也因為方家沒了主人,從而顯得格外清冷。

    倘若孩子他娘還在,這太皇太後的壽誕之日,也並非沒有機會吧。

    …………

    而這個時候,在皇宮的仁壽宮裡。

    朱厚照正小心翼翼的在外探頭探腦,後的宦唱喏:“太子殿下到。”

    高坐在正殿,左右有宦和宮娥作陪的太皇太後面,抬眸去看,便約約看到朱厚照賊兮兮的樣子,忙手道:“來,到哀家跟前來,好孩子……”

    “噢。”朱厚照頷首點頭,才疾步殿,先是乖乖地給太皇太後行了禮:“見過皇祖母。”

    太皇太後就笑了,面容慈,格外的開心:“方才還在太上道君為你祈福呢,誰料轉眼間,你就來了,不要沒規矩的樣子,坐到哀家邊來。”

    朱厚照乖乖地坐在太皇太後邊,太皇太後他的背道:“長大了呀,幾日不見,似又高了一些,難得你來問安,了沒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