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 第200章 三個條件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第200章 三個條件

外有二十萬北漠大軍虎視眈眈,有西梁節度使自立為王。

眼看著就要天下大

這些事已經和秦灼前世所經歷的大不相同。

的記憶里,這些事至是兩年后才發生的,那時皇帝死了,繼承皇位的人也不是蕭臨,而是另有其人。

可這一世,許是因為改變了渙州的那場浩劫,保下了無爭,和他一起在京城待了小半年,沒能去北境領兵打仗。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前世被晏傾扶上龍椅的小皇帝至今沒有出現,北漠新王卻率兵攻破了臨關。

秦灼陷了沉思。

如今的局面糟糕地不像話,究竟要如何破局?

“秦灼?”蕭婷睡得并不安穩,察覺到秦灼起之后,就一直在聽外面的靜。

起初兩人在輕聲說著話,這會兒不知怎麼了忽然安靜了下來。

蕭婷有點害怕,不由地坐起來朝外間看。

“我在。”秦灼應了一聲,抬手輕輕一揮,示意風千面先走。

后者微微頷首,當即退了出去。

秦灼走回里間,看見蕭婷蕭雅都醒了,這會兒都坐了起來,正一臉張地看著

“醒了?”秦灼面如常道“安貴妃派人送了元宵來,放在外間桌子上,了就去吃點。”

蕭婷忍不住抱怨道“這種時候哪里吃得下啊。”

“皇姐……”蕭雅一直看著秦灼,小聲聲道“方才那人是不是給你送來外頭的新消息?”

秦灼“嗯”了一聲,不由得對這個平日里看起來弱弱的四公主刮目相看。

蕭雅心思細膩,又聰慧。

這麼一看,倒是比蕭婷強多了。

蕭雅見并不否認,也不想多說的樣子,只自行猜測道“看你這神……想必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Advertisement

秦灼看猜得辛苦,直接開口道“西梁節度使曹展鵬反了。”

“啊?怎麼會這樣?”蕭婷聞言有些傻眼了,一張小臉瞬間白了白,“那現在這形是不是、是不是父皇一定送我們其中一個去和親?”

哪怕三公主和四公主對朝中大事了解并不多,卻也知道在這種兩難境地之下,皇帝更加不會冒險把北境兵權到秦灼手上。

這事幾乎已定局。

國難當前,公主就是犧牲品。

“先別慌。”秦灼心里也有點,只是前世多年征戰,練就的從容不迫讓尚能在局之中冷靜下來,思量下一步要怎麼走。

可兩個小公主沒經過什麼大事,這會兒臉都變了。

秦灼見狀,又開口安們一句“有我在,不會讓你們去和親的。”

蕭雅和蕭婷聞言,齊齊喊

“秦灼!”

“皇姐……”

秦灼不多言,只道“別想那麼多,再睡會兒吧。”

蕭雅和蕭婷聽到這話,頓時安靜了下來,沒再出聲打攪琢磨事

此時更深重,風吹燭火微晃。

秦灼了鞋子上榻,盤坐帳中,閉目回想當今天下這各大勢力。

家,花辭樹他爹長東節度使手里有兵,坐鎮東邊。

陸氏在西

南,曹展鵬雖然反了,但有陸氏在,尚可抵抗,麻煩歸麻煩,到底還不至于馬上就顛覆大興江山。

眼下最大的麻煩還是北漠。

而且還不知道后頭會有多暴民、匪,必須要攔住北漠大軍,才能減這些禍事的發生……

秦灼心想若是皇帝怎麼都不肯把北境兵馬大權給我,明路走不通,那就得換個路子走。

就是騙,也要騙到手!

……

皇帝這一昏迷,足足昏迷了兩日才醒。

Advertisement

剛醒過來,就召集一眾寢殿商議大事,結果北漠那二十萬大軍還圍著北明城沒退,西邊的曹展鵬又反了。

東邊起了匪,南邊先前安王造反,淹了七萬大軍,到現在都還沒緩過來。

這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來地來。

大臣們心急如焚,皇帝一口氣差點上不來,直接去了。

好在張太醫隨侍一旁,眼疾手快給救了回來。

馮老丞相見狀,不由得不開口道“北漠只給了我們十天的時間,信使回京送消息用了三天,您昏迷了兩天,這消息送回北境還要三天,這樣算起來,咱們只有兩天的時間了,刻不容緩啊,皇上!要速下決斷啊!”

榮國公安石毅道“其實就算要送公主去和親,也不一定要嫡長公主,其他兩位公主雖然年紀小些,也是金枝玉葉。更何況,和親一向只看公主的嫁妝,長相年紀并不甚重要……”

眾臣紛紛附和“榮國公說的是啊!”

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皇帝想借機把秦灼弄走。

但秦灼這個嫡長公主難搞啊!

想把送去和親,比登天還難。

三公主和四公主相對來說,就容易得多。

皇帝沉許多,才開口吩咐一旁的李公公道“把雅兒和婷兒來。”

“是,奴才這就去。”李公公立馬去請人。

殿中幾個大臣見這事有點希

馮老丞相立馬又道“三公主艷貌,四公主溫聰慧,不管是誰去了北漠和親,都為我大興謀得緩和之機的。”

蕭婷和蕭雅這兩天都在偏殿待著,幾步路的功夫就過來了。

而來的時候,剛好聽到這話,不由得齊齊瞪著馮老丞相看。

后者被兩個小公主看得老臉有點掛不住,不由得轉過頭去。

Advertisement

蕭婷蕭雅從眾大臣側走過,站在榻前幾步朝皇帝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皇帝這回坐都坐不住,只能躺著說話。

他同兩個兒說“朕原本想著,阿灼帶兵去抵抗北漠大軍也是一條出路,可如今西邊也出了子,這仗是打不了。朕又想,阿灼比你們大個兩三歲,去北漠和親的事該讓這個做姐姐去,可……”

皇帝說著,忽然停下來咳了幾聲,而后很是為難道“流落民間多年,剛做回公主就要去和親,未免心中不平,反倒可能會給大興招來禍患,婷兒啊,朕一向最寵你……”

蕭婷聽到這話,立馬就腳了,但想著過來之前秦灼同自己說的話,立馬就打起神來,坐在地上撒潑,“憑什麼秦灼不愿意去就不可以不去?我也不愿意去,去了北漠就回不來了!”

皇帝見狀,眼中浮現了一厭惡之,心里倒是覺得意料之中。

“一國公主遇事慌至此,統?”皇帝訓了蕭婷一句,轉而又看向了蕭雅,“雅兒……”

蕭雅溫順地低頭道“并非是雅兒不愿去,而是北漠遙遙千里,又是苦寒之地,我自弱,只怕這一去,撐不到半路就殞命,到時大興和北漠還是難以談和。”

皇帝覺得自己昏迷了兩日醒來,這兩個兒比上次聽到要去和親的反應很不一樣了。

上次蕭婷還裝一裝乖巧聽話,蕭雅慌得說不出話來。

現在一個公主架子都不要了撒潑,一個像是早就備好了應對之詞。

倒像是……有人教的。

皇帝想到這里,覺得應該們的母妃教的,不由得皺了皺眉,也沒往秦灼上想。

三公主撒潑不肯去,他還能訓一訓,這四公主弱是天生的,去北漠和親要是半路上就沒了命,確實不行。

大臣們見狀你一言我一句地說著三公主的把責任擔起來……

蕭婷反正都坐地上了,就豁出臉去不要,大聲反駁道“我不,父皇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兒?我不去和親,死都不去!”

“不去就不去,喊這麼大聲做什麼?”秦灼邁步而,緩緩上前來,站在榻前,同皇帝道“我可以去北漠。”

“你……你愿意去北漠和親了?”皇帝聞言,激得想要坐起來。

一旁的侍連忙去扶。

秦灼正道“不是和親,是以和親之名,潛伏北漠,伺機平定北漠。”

“你愿意去就行。”皇帝不覺得秦灼有平定北漠的能力,所謂的以和親之名,去異國潛伏,簡直就是為他送秦灼去北漠和親找了一個最好的借口。

皇帝先前都快放棄讓秦灼去和親的這個念頭了。

實在是送不走。

誰知道,睡了兩天就峰回路轉。

自己愿意去了。

皇帝按下紛雜的心緒,當即就順著的話說“阿灼,你放心,一旦平定,朝中尋到將才,就會招兵買馬和北漠清算這筆賬,接你回大興。”

一眾大臣們也順著皇帝的話說“殿下大義,此去北漠,保得大興國土安寧,乃是無上功德!”

“殿下去了北漠要忍辱負重,靜待時機,我大興終有一日會舉兵踏平北漠!”

“殿下潛伏北漠,還可以為大興取得機,這樣的事確實只有殿下才做得來!”

眾人都為了夸秦灼,甚至不惜踩了一腳蕭婷和蕭雅。

前者坐地上擺臭臉,讓所有人都看見自己生氣。

后者把頭埋得更低。

殿中眾人也沒心思關注這兩個小公主。

所有的目都聚在了秦灼上。

聽皇帝和眾大臣說什麼都不甚在意,只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角落里默不作聲的晏傾。

 

恰好這時候,晏傾也在看著

兩人的視線有一瞬間的匯。

而后,一即分。

秦灼抬眸看向皇帝,一臉正道“既是為國出力,我提三個條件不過分吧?”

“這……”眾大臣沒想到在這等著他們,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紛紛看向了皇帝。

皇帝眸沉了沉,“不過分,你且說來。”

“第一件事。”秦灼道“我要謝無爭、也就是從前的大殿下蕭澈,跟我一起去北漠,請皇上下一道圣旨為他正名,他這十七年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一件事,本不該被怪罪。”

一旁的馮老丞相跟其他幾個大臣小聲道“這怎麼行?不問罪蕭澈,讓他跟去北漠,誰知道后頭會生出多事?”

“是啊……蕭澈不能放。”

秦灼聽見這些話,也不急著說什麼,只靜靜地等著皇帝開口。

在賭,皇帝到底有多想送去北漠和親。

皇帝沉片刻,才開口道“好,朕答應你。那第二件事是什麼?”

秦灼道“去北漠和親之日,我要去祭拜母后。”

皇帝聞言神微變。

但秦灼為人,雖不是在謝氏膝下長大,但十月懷胎,生育之恩,斷沒有不讓兒去祭拜母親的道理。

尤其是作為和親公主去北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故土。

這個條件換做誰看都不過分。

即便皇帝心里十分不愿,但他還是答應了,沉聲問道“那第三件事呢?”

“我想向皇上討個信。”秦灼這三個條件是一個比一個踩皇帝的底線。

如常道“我此去潛伏于北漠,想要一個若遇時機,可以調北境兵馬,直接與北漠開戰的信。”

皇帝的眉頭皺了川字,“你想要虎符?!”

殿中一眾大臣聞言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

蕭雅和蕭婷看著秦灼,也很是震驚

姐姐,你來之前沒跟我們說,你一開口就要虎符啊!

“我要那信做什麼用,已經告知皇上。”秦灼依舊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模樣,“至于皇上要給我虎符,還是旁的東西,對我來說無甚分別。”

“無甚分別,好一個無甚分別……”皇帝一時間神復雜,心下遲疑。

“殿下此去北漠危急重重,將虎符帶上上絕非明智之舉,若是到時候一時不慎落旁人手中,反倒會引起大禍。”馮老丞相連忙開口道“大興朝開國之初,有道風云令,也可以調兵馬,皇上不如就將這道風云令于殿下。”

秦灼心下暗罵老東西和稀泥,還想隨便拿塊破銅爛鐵就糊弄我!

風云令是幾百年前的東西了,現在哪方勢力還認這玩意?

不過現在皇帝的虎符也調不各地節度使的兵馬,一樣是塊廢鐵,只不過想要個名正言順可以調兵遣將的由頭,風云令就風云令吧。

皇帝聽到這話,細想了片刻,便開口道“也好,那朕就把風云令于阿灼。”

秦灼抱拳行了一禮,“謝皇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