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 第208章 有幸承君珠玉志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第208章 有幸承君珠玉志

乘馬車跟在后頭的李公公見狀便掀簾問隨行的衛,“大殿下今日是去北漠和親,那些人跟來做什麼?去攔住,讓們就此散了!”

衛還沒來得及應聲。

其中一輛馬車,便有個姑娘掀簾探出頭來,高聲道“殿下是此去北漠和親,乃是為國為民,我等前來相送,既不犯國法,亦合乎理,你們憑什麼阻攔?憑什麼要我們散了?”

秦灼聽聲音,覺著有些耳,剛抬手掀車簾看去。

蕭雅的聲音便在耳邊響起,“楚夢!皇姐,是楚夢!”

“這個楚夢平日看著不怎麼吭聲的……”孫魏紫湊到秦灼邊上來,一起往后看去,滿臉詫異道“沒想到開口嗆人的時候這麼厲害!”

蕭婷和蕭雅齊齊表示先前真沒看出來。

畢竟楚夢先前在宮里給四公主當伴讀的時候,看著安靜本分極了。

秦灼心道厲害的地方多了去了。

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后頭跟著送親一行后頭的眾人跟著楚夢一起高聲質問李公公“你憑什麼阻攔?”

“憑什麼要我們散了?”

搞得站在街道兩旁圍觀的百姓們都群,紛紛加了送秦灼出城的隊伍。

李公公見勢不妙,趕裝死,當做自己剛才什麼都沒說過。

一時間,近乎半城百姓都跟在了送親隊伍后頭,浩浩地出城去。

秦灼坐在車廂里,聽外頭聲勢浩大,聽邊上幾個小姑娘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話。

忽然覺得自己為家國拋頭顱灑熱,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自私自利、一心只想保權勢富貴的終究是數人。

這天下,還是明理知恥的人更多。

這些百姓送秦灼出了城,便讓人傳話下去,“送到這里就可以了,都回吧。”

Advertisement

十之有三的人就此折回。

剩下的人又多送了數里路。

秦灼再讓人傳話“諸位請回。”

至此,又有一半人回城去了。

剩下的,以楚夢那輛馬車為首,一路跟到了南山皇陵。

歷代皇帝的皇陵都是早早就選址修建的,興文帝選在了南山,是大興歷代君王里把皇陵建得離京城最近的一個,這位置可以俯看整個京城。

謝皇后四年前病逝,便埋骨于此。

車馬不得皇陵,需步行

秦灼下了馬車,親口勸送親的百姓的回城,眾人這才慢慢散去。

楚夢趁著人多眼雜,直接混孫魏紫這幾個里頭,到了秦灼邊。

謝無爭跟在幾人后頭,見狀微微一愣。

只片刻,他便反應過來,非但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還借著量高,有意無意地擋住李公公的視線。

實際上,李公公也很難注意楚夢混了進來,這一路行來,后頭跟了那麼多送行的百姓早已把他弄得一個頭兩個大。

好不容易到了皇陵,才讓那些人都散了。

今日天邊多云,日頭云層里,只出了些許微

又樹影重重,十二青銅鎮守兩旁,越發顯得莊重森然。

守陵人早早就候著了,見到秦灼這一行人來,連忙上前見禮,“參見殿下。見過諸位貴人。”

“不必多禮。”秦灼嫁繁重,偏此是臺階幾百重,抬頭往高了一眼,語氣極淡道“前面帶路。”

“是,殿下這邊請。”守陵人聞言

,連忙走在前頭帶路。

秦灼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走,杜鵑和采薇隨行左右。

后面是蕭婷、蕭雅,還有孫魏紫和楚夢們。

來了皇陵之后,這些小姑娘都變得雀無聲。

晏傾安安靜靜地跟在后,也沒有半點突兀。

Advertisement

秦懷山其實想找個人說說話的,奈何跟他平行的晏傾日漸寡言語,謝無爭這會兒也奇怪得很,不知道為什麼腳步忽快忽慢,初五現在雖然看起來同常人無異,但至今沒有開口說過一個字。

這麼一大幫人,他愣是找不到一個能搭話的。

這滿心悵然,無人可訴。

唯有自己一人知。

一行人爬了幾百層臺階,上山坡,又過亭池,才至皇后陵前。

香案燭火,早就已經備齊了。

秦灼停下腳步,看著冰冷的陵墓,看陵前立著的石碑。

那是一塊十尺高的石碑,上面滿是劃痕,像是為了抹去上頭原本拓下的字故意毀損的。

現在偌大一塊石碑上,只剩下四個字文德皇后。

文德是謝氏死后的謚號。

“這石碑怎麼被人劃了這樣?”蕭婷見狀不由得驚聲道“先前明明是好的……”

四年前謝皇后下葬,幾個公主皇子都來送葬過,蕭婷親眼見過這石碑原本的模樣,可眼下……

這該是同謝皇后有多大仇,才會跟死人陵前一塊石碑過不去啊?

這話蕭婷沒有說出口,秦灼們卻都能意會到。

緩步上前,手輕石碑上的劃痕。

劃掉的大約是謝氏的生平,或是死后愿。

旁人是決計不敢毀壞皇后陵的石碑的,敢這麼做、會這麼做的人,也就是皇帝一個。

古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

但古人也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忍不住想母后死前知不知道,要死的人,是夫君?

謝氏,名傲雪。

謝傲雪其人,一生堪稱傳奇,自年起,便游歷天下,四講學,為天下子破除枷鎖,走出宅院,能同男子一般而活而奔走。

可悲的是,這樣的人,卻還是所嫁非人,死在自己妹妹手里。

Advertisement

最可笑的是,妹妹這樣做,是想用命來換取夫君寵。

秦灼無法想象,若是母后死前便知道了這些,該有多心寒絕

的手過碑上斑駁痕跡,試圖從中辨認出原本的字跡。

其實這皇后陵,秦灼前世也來過。

那時是替無爭來的,他死之前,在北境的那三年有時候會提起他母后是多好多好的一個人,可惜他遠在千里,連去陵前進香都難。

秦灼回京后,每年都來替無爭給他母后上香,除草拂灰什麼的都有守陵人去做,不著

有時候就在陵前坐坐,同謝皇后說些無爭生前的事,有時候同晏傾在朝堂鬧不和,無人可說,也會講與謝皇后聽。

緣分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

那時,秦灼本不知道謝皇后是自己的生母。

甚至,沒能在謝皇后活著的時候見一面。

卻在謝皇后逝世之后,來陵前與閑話,把那些不能、也不知該如何同人說的話,講與聽。

或許是因為,雖然緣見一面,這世間卻到都有謝皇后留下的影子吧。

世上有謝淑妃那樣為了爭寵不惜害死姐姐的子,也有許許多多謝氏影響不再以戒為唯一準則,甘于遵循男尊卑這種爛規矩的子。

就像上次,秦灼在崇文館同那個看不起子的學士爭辯,蕭雅蕭婷們雖然一直不和,卻一起站在了這邊。

謝傲雪沒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子都拋棄愚昧無知盲從,可的努力沒有白費,在秦灼這一代,小姑娘們都與前人大不相同。

秦灼有些出神地想著。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走上前來提醒道“殿下來祭拜謝皇后,理當先進香,在這石碑實在有些不統……”

秦灼側目看他,沉聲道“你教我做事,便統了?”

李公公心下一驚,連忙低頭認錯“奴才不敢!”

他這一下都不敢自稱咱家了。

秦灼也不理他,朝一旁隨行而來的衛道“拿劍來。”

衛們哪敢隨便拿劍給,一個個都面為難之,離得近的那幾個紛紛把目投向了李公公。

李公公見狀,只能著頭皮同秦灼道“殿下,這是皇陵,謝皇后是您生母,您就算心里有氣,不能也在這劍的吧。”

秦灼懶得跟他廢話,回頭喊了一聲,“無爭。”

謝無爭應聲上前,解下腰間長劍,雙手奉上。

秦灼拔劍出鞘,三尺青峰挽流

李公公和幾個侍嚇了一大跳,紛紛退后數步,大喊道“不可啊,殿下!”

秦灼沒理他們,直接用劍鋒劃過石碑,下手快,力道又重,頃刻間,火四濺,龍飛舞的字跡便刻在了石碑上。

這石碑先前應該是長的一篇文章。

但到底寫了什麼,秦灼沒見過,了半天,一個字也無法分辨,只能結合先前聽過的那些有關于謝皇后的事跡,加上自己所理解的,結合了三句話。

一邊提劍刻字,一邊朗聲道

“我愿天下子,破枷鎖,出宅院,讀詩書,識禮儀,明是非,知對錯,不愚昧盲從,不自甘低賤。

我等生而為,亦可作磐石高山,而非柳草芥。

愿終有一日,世間男平等,再無尊卑之別。”

從秦灼說出第一句話來的時候,蕭婷蕭雅們就全都抬起頭來看著石碑上斑駁的痕跡被新的字句所掩蓋。

第二句的時候,晏傾、謝無爭他們一眾男子都被其風華所攝。

連奉命來看著秦灼,不讓在臨走之前搞事的李公公和大臣們都驚到了。

皇陵之地,寂靜森然,寒風如狂。

可秦灼紅仗劍,起落間,題字石碑上,一風華絕艷。

天邊浮云不知何時悄然散開了,淡金灑落人間,在上鍍了一層微

嗓音清越,字字句句,都震懾人心。

最后一字落下后,秦灼將長劍拋回給謝無爭。

后者在劍快落地時候才反應過來,連忙手去

接,收鞘中。

在場眾人一時間靜謐無聲,多半忘了自己原本要做什麼,甚至都沒一下。

秦灼沒管他們,自己走到香案前,取了三香點上,然后正正經經地拜了三拜。

如同前世獨自一人來此給謝皇后進香、說話一般,對著說“有幸承君珠玉志,宏愿傳我。”

石碑上那些被人抹去的,永遠也不能再復原。

但這不要

秦灼在心里同母后說那些您想做的,卻沒來得及做的事,有我來替您接下去做。

請您在天上看著,終有一日,這世間子都會如您所希的那樣,不再做柳草芥,敢與男子爭先,做磐石高山。

三拜拜完,后面一眾人才回過神來。

孫魏紫和蕭婷們看秦灼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這幾個都給謝皇后進香,結果去點香的時候,手都激地在抖。

幾人站在秦灼后,朝著謝皇后的陵墓,異口同聲道“有幸承君珠玉志,宏愿傳我。”

這幾個小姑娘嗓門都不小,重疊在一起,傳風中,便是滿皇陵都回聲陣陣。

一種侍宮人聽了,也要齊齊跟著重復了一遍。

這一聲,聲音更響,回聲傳的更遠。

先前還有些送秦灼來皇陵,沒舍得立即離去的世家千金以及尋常百姓家的姑娘們,紛紛回頭聆聽。

雖然們都不知道皇陵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可是聽這靜,就覺得熱沸騰。

孫魏紫和蕭婷這幾個同秦灼站在一起的,看著在石碑上刻下的字,同一般對謝皇后說‘有幸承君珠玉志,宏愿傳我’,更是熱,甚至覺得里好像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蘇醒了。

明明天寒地凍,姑娘們卻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眼里有了

李公公見勢頭不對,著頭皮上前對秦灼道“殿下,您、您隨意在石碑上刻下這些大逆不道的字句,只會擾了謝皇后的安寧,也會惹皇上不悅的,還是趁早消去為好。”

皇帝讓他跟著來,就是為了防止秦灼在去北漠之前再做出什麼讓他頭疼的事來。

結果還沒出城,就招了半城百姓來相送。

好不容易到了皇陵,把那些人都打發回城,李公公想著秦灼祭拜自己生母總不能再搞出事來了。

結果看見石碑上的字跡被劃了,了兩下,直接提劍刻上了更離譜的。

要知道皇帝因為謝皇后的緣故,尤其忌憚子有不守本分之心,這幾年來明里暗里都在設法將謝皇后先前十幾年留下的痕跡消去,甚至變本加厲地讓戒等一眾規矩子存世必學之

秦灼今日這樣一鬧,只怕子向學、爭先之風又要死灰復燃,甚至比從前更加難以制了。

李公公心里愁壞了。

秦灼道“我母后知道我為重新刻了石碑,只會歡喜安寧,李公公多慮了。”

后者剛要開口說話,便聽秦灼又道“至于皇帝那邊,你帶句話回去,他肯定會高興的。”

“什麼話?”李公公這會兒已經快絕了,聞言當即道“殿下請講。”

秦灼拂袖轉,居高臨下,俯視眾臣。

將整座京城與遠大好山河盡收眼中,微微揚,朗聲道“此生我在山河在,不平北漠誓不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