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 第241章 我姓秦

《重生后我養了五個權臣》第241章 我姓秦

后大興史冊記載

天啟十八年,正月初六。

文德皇后養子謝無爭率軍夜襲北漠軍營,與大殿下秦灼里應外合,一舉擊潰北漠十萬大軍,驅敵出境,奪回臨關。

史冊上落字兩三行。

真正的戰場上,不知折進去多好兒郎。

這一夜,秦灼帶兵乘勝追擊,北漠軍潰逃出關之時,夜還沒散。

廝殺一直沒有停止。

流滿地,殘尸堆積。

秦灼與謝無爭多日未見,此時也顧不上說話,全力追擊,勇殺敵。

直到關外,給了潰逃的北漠將領一劍。

后者重傷,直接趴在了馬背上,棄刀而逃。

此時,忽然有一紅甲小將策馬從不遠飛馳而來,直接給奔逃的那個北漠將領補了一劍,將其掀至馬下。

來人看也不看那瞬間就了死人的北漠將領一眼,直接翻下馬朝,朝秦灼跪拜行禮,朗聲道“徐丹青拜見殿下!”

“徐家人?”秦灼聽到這個名字有些意外。

兩軍剛打起來那會兒,就注意到了這個紅甲小將,此人形瘦小,殺敵卻勇猛非常,原來是個子,還是徐家

秦灼前世在北境待了好些年,徐家人都是認得的,對徐丹青只聞其名,不曾見過面。

彼時徐元帥和徐家四子常常因為徐丹青好舞刀弄槍嫁不出去而憂愁,還特意將送到京城族親家中,盼著能將其教個大家閨秀,一家子時不時為此事鬧得飛狗跳。

誰知這一世,徐家父子早亡,反倒是徐丹青出來挑起了徐家的大梁。

“是。”徐丹青抬頭看向,“我在家中排行第五,殿下喊我徐五即可。”

謝無爭同秦灼道“這是徐家的五小姐徐丹青,此時我能調北境兵馬,全靠鼎力相助。”

Advertisement

“丹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秦灼道“是個好名字,不愧是徐家。”

“殿下……”方才勇殺敵、了傷都沒哭的徐丹青聽到這話瞬間就紅了眼,“殿下說得沒錯,我名丹青,便是我父親從這兩句詩里取來的。”

說“徐家人世代鎮守北境。我父親和哥哥們皆是為國戰死,我也將誓死守衛疆土!還請殿下莫要因我是子,就不讓我參軍殺敵……”

“我也是子。”秦灼道“保家衛國,不分男,日后封侯拜相,亦是各憑本事!”

謝無爭在一旁,聽到說出這樣的話來,一點都不詫異。

徐丹青卻一時覺得震撼莫名。

心里擔心的那些,到了這位大殿下這里,好像完全不是事。

徐丹青還想再說什麼。

秦灼心里記掛這晏傾,搶先開口道“丹青,你先帶人去為你父兄、和戰死在臨關的將士收斂尸骨,我與無爭去接應先前一起從北漠王庭出來弟兄,其他事容后再說。”

徐丹青抱拳應“是!”

立即帶著人去了。

秦灼則與謝無爭一起,一路追殺北漠軍,一邊搜尋留在城外的晏傾和白山莊眾人。

謝無爭與同行,簡單說了這一下這十多天發生的事。

有徐丹青的助力,北境原先的五萬兵馬他提前拿下了,顧長安那邊又有梁換柱留下來的大批糧草和資,謝家舅父等人趕到北明城,幫著一起招兵買馬,十多天就增

兵兩萬。

謝無爭怕秦灼他們攔在臨關外,用最快的速度行軍夜襲。

今夜七萬大興將士,對上被秦灼搞得軍心大的十萬北漠兵,首戰大捷,有了臨關,日后再同北漠開戰,也就有了勝算。

秦灼策馬踏飛雪,也沒什麼心思聽謝無爭說這些。

Advertisement

后者也覺到了,便問“孤云沒有跟你潛關,是出什麼事了嗎?”

秦灼聽到這話,猛地回頭看向他,不由得反問道“為何這樣問?”

謝無爭微愣,而后緩緩道“潛北漠軍重兵把守的臨關何其兇險?若孤云安然無恙,絕不可能讓你帶人去。”孤云一定會想法設法,說服阿灼,然后自己帶人潛關。

最后這一句,他沒有說出口。

秦灼聞言忍不住蹙眉,“他了重傷,還走火魔,命垂危。”

“怎麼會這樣?”謝無爭驚聲道“你親眼看見他走火魔了?”

他這句話,和反應都有些不同尋常。

可秦灼此時心緒大,也顧不上仔細琢磨。

剛好這時候,潰逃的北漠軍跟返回的白山莊等人撞上。

一眾青年人的聲音混雜在廝殺聲中,“這些北漠兵怎麼比我們更像逃命的?”

“臨關里打起來了?”

“也不知道殿下他們怎麼樣了!”

說話,留著點力氣殺北漠人!”馮飛翼的聲音最響。

秦灼當即帶著將士們殺上前去,幫一眾白山莊的人解困。

這一小隊北漠軍腹背敵,很快就被殺得七七八八。

山莊的青年人瞧見秦灼,一個個本來都快累得沒氣了,也瞬間神起來,歡呼道“是殿下來接我們了!”

“殿下帶兵殺過來了!”

“晏傾?”秦灼在人群里尋找著晏傾的影,可怎麼都找不到。

山莊這些人不知怎麼回事,一個個都帶上了面只能聽聲勉強辨認,打馬到馮飛翼邊去,一劍殺了跟馮飛翼搏殺的北漠士兵,問道“六叔,晏傾呢?”

“殿下!”馮飛翼抬眸看向,“晏大人他……”

Advertisement

“他在哪?”秦灼這會兒實在沒有耐心聽他吞吞吐吐地說話,再次開口問道“他去哪了?”

馮飛翼抬袖,抹了一把臉上的跡,有些疚道“殿下剛走沒多久,晏大人就醒了,他說你們潛關危險重重,我們在關外躲躲藏藏也不是事,就讓我解開他的道,一起去搶那些北漠巡查兵的響箭,走不同的方向放出去,擾北漠大軍的軍心……”

他其實也不太記得晏傾的原話了,反正事就是這麼個事兒。

秦灼的臉眼看著越來越難看。

就知道這些都經不住晏傾三兩句話。

也怪不了別人。

心里焦急,也沒耐心聽他細說,只問道“晏傾走的哪個方向?”

“北。”馮飛翼趕回答“晏大人往北去了。”

往北。

秦灼聞言,心又涼了半截。

最危險的方向。

北漠軍潰逃,必然都往北邊回撤。

晏傾選了一條最難最險的路。

“留下一隊人帶他們進臨關。”秦灼調轉馬頭,朝北去,“其余人,跟我走。”

眾將士齊聲應“是!”

馮飛翼等人見狀,也要跟著一起去。

謝無爭稍停了片刻,同眾人道“諸位一路辛苦,還是先回臨關治傷休整為好,后邊的事有我們呢。”

山莊的人確實都帶傷,又累得很,聞言只能點頭答應。

謝無爭同留下的那隊人代了一聲,讓他們好生關照這些人,才策馬追上前面的隊伍。

風雪未歇,夜卻已經將盡。

秦灼在雪與微之間,率眾飛馳,途中遇到了兩撥白山莊的人,殺退北漠軍救下之后,都不見晏傾。

心緒難寧,馬不停蹄地朝前趕去。

“殿下……窮寇莫追啊殿下!”跟在后的一個參將開口勸,“今夜我軍七萬人敵襲北漠軍營,恰逢您擒了他們的主將,搖其軍心方得大勝,可北漠先前可是有二十萬大軍的!駐守臨關的只有十萬,若是今夜潰逃的這些北漠兵,與其余十萬大軍匯合再殺回來,咱們可就回不去了!”

邊上另一人附和道“是啊殿下,您要以大局為重!”

秦灼沒說話,也未曾停馬。

方才出聲相勸的兩人對視了一眼,神都有點焦急。

后邊,謝無爭追了上來。

兩人不約而同道“無爭公子!”

“您快勸勸殿下,這可不能再追了啊!”

“再追都要到北漠地界了!”

謝無爭聞言,只同兩人道“兩位莫急,殿下行事,自有其道理。”

這話一出,兩人頓時無言以對。

謝無爭快馬加鞭,躍上前去,與秦灼并行,“阿灼!”

他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瞧見前面四個白山莊的人被數百北漠軍圍殺。

秦灼一馬當先,直接提劍殺進了包圍圈,救下那個馬上就要被四五個北漠士兵制,差點就被看似的青年人。

“殿下!”何正帶著面,瞧見出手救自己的人是秦灼,眼睛都亮了,“您怎麼來了?”

秦灼沒有心思與他多說,只問“可曾見過晏傾?”

“晏大人……”何正剛一開口,遠忽然傳來一記轟然巨響。

秦灼抬眸看去,只見那山坳里,數不清的北漠士兵正在圍殺數人。

尚暗。

看不清那里都有些什麼人。

直覺卻告訴,晏傾就在那里。

“晏傾。”秦灼默念這個名字,帶著眾將士殺出一條路,直接朝那山坳急奔而去。

臨近時,剛要看見差點被北漠士兵聯手的曹宣武,被一個帶著白山莊銀面的青年人救下。

“多謝俠士救命之恩!”曹將軍連忙道謝,一邊轉砍殺北漠軍,一邊高聲道“敢問俠士尊姓大名?”

那人沉聲道“我姓秦。”

秦灼翻下馬,掠過人群行至那人后,啞聲問道“敢問

俠士尊姓大名?”

“我姓秦。”那人又說了一遍。

聲落,他轉過來,瞧見秦灼如同從天而降一般出現在自己面前,不由得愣了一下。

秦灼提劍,挑飛那人的面

依稀晨籠罩著晏傾如玉般的臉龐。

眉眼依舊如畫,卻已滿頭白發。

周遭廝殺不斷。

秦灼凝眸看著他,久久沒有開口。

晏傾也沒說話,就這樣安安靜靜看著,緩緩地笑了一下。

“晏大人?”反倒是曹宣武在打斗中,空回過頭來看了一眼。

他瞧見面下的真容之后,震驚不已,“你什麼時候改姓秦了?”

晏傾不答。

“問你呢。”秦灼眼眶發紅,追問他“什麼時候改姓秦的?”

晏傾啞聲道“太久,記不清了。”

秦灼一時說不出話來。

想起前世,有一次回京途中了政敵的埋伏,傷了眼睛,被圍殺,危急之際,有人及時出現救了

那人把帶到山間小屋里,照顧了好些天。

問其姓名,他說的也是這句“我姓秦”,嗓音卻不同,語調卻一模一樣。

后來秦灼的部下尋來,將接回。

離開那山間小屋的當天,原本是要同他告別的,可自從部下出現之后,那位救的秦大俠就不見了。

那一天,在山間小屋里等了一夜,不見其歸來。

部下又為大事催回京,才不得不留下一封書信與銀錢,先行離開。

那時候,怎麼想不到,救的人會是晏傾。

那幾天,跟他同住在山間小屋里,聽他說山間趣事,市井話本,講江湖之大,趣事無數,上雖有傷,眼睛也看不見,卻常展笑,心境是久違的安寧。

秦灼還曾同那位‘秦大俠’開玩笑,說“你我都姓秦,說不定三百年前就是一家。”

那人笑答“本是一家。”

與秦大俠一見如故,不……看不見,也如故。

這人幾乎是就照著的喜好長的,武功高強、瀟灑風趣、故事講得極好,連廚藝都甚佳……

以至于,后來秦灼傷好,目能視之后,再回去找他卻怎麼也找不到,仿佛這世上本就沒有這號人的時候,都覺得是天上的神仙見這一生太苦,特意下凡來送一點甜。

后來時日漸久。

那座不知名的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過的山間小屋,還有那個與三百年前是一家的秦大俠,逐漸在記憶里淡去,鮮想起。

這一刻,秦灼忽然從無數的記憶之中,翻開險些忘的這一篇。

心中百味雜陳,難以言說。

忽然又想起年時看江湖俠客錄,曾同晏傾抱怨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俠客,怎麼都都姓顧、姓陸,卻沒有姓秦的?

晏傾笑著跟說“那我日后行走江湖、救人行好事,旁人問我姓名,我就同他們說‘我姓秦’。”

原來連那些年笑談,他都一直記在心里。

作者有話說

今天二章合一章了,劇是連貫的,就不分開發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