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異香 第143頁

《異香》第143頁

這話聽得培年正心坎。

第55章

前些日子,培年跟齊家人理論,其實還真不是要刻意攪合了兒的婚事,只是想要天復那個倔小子低頭罷了。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那小子從小就將母親和妹妹擺在心尖尖上的,對自己的至親護短得厲害。

而得晴似乎甚是喜歡那齊家公子,若是天復心疼妹妹,自然要向自己低頭,就此乖乖回歸家。

至于得晴嫁就嫁了,反正那齊家也不是破落人家,說不定那齊公子將來恩科就能出人頭地呢。

可萬萬沒想到,桂娘和天復居然都沒有找自己理論,直接就跟齊家解了婚約。

又因為那齊家的公子乃是秦家的長輩介紹的,這幾日在參加宴會時,培年偶然遇到了秦家的那幾個老頭子,聽到的可都是些難聽的話。

甚至有一個秦家老不死的,竟然指著鼻子問他:“你跟秦大姑娘的兒和離時,是白紙黑字地寫明了不管兒婚嫁的。你說出的話寫下的字難道是放屁不?老朽活到這個年歲,就沒見過你這樣拉了屎還往回坐的無賴!”

這老頭仗著一把年歲真是倚老賣老,口無遮攔。

Advertisement

培年為多年,哪里聽到過這般劈頭蓋臉的重話?這次又當眾挨罵,真是當時氣得差一點掀翻了茶宴的桌子,指著那老頭子大罵著他不修口德,侮辱朝廷命

秦家的子弟都是能手就不口的,老爺子一看那培年居然不乖乖罵,當時一個拐杖飛了過來,還打青了他的額頭,帽遮都遮不上。

當然也有其他府宅的德高重的大人們紛紛來和稀泥,表示諒著大人無后,想勸著逆子歸府的急切心,可是勸兒子回家總是要言語溫和一些,怎可拿了兒的婚事當兒戲,用這個來迫兒子?

一時間,培年覺得理虧,只能生著,捂著腦袋便悻悻返家。

可如今聽了沈夫人的話,他又覺得此話在理。

盛桂娘縱容著外甥盛香橋帶壞自己的兒,自己倒是有了上門討要兒的底氣。

再不濟,這得晴的婚姻大事也得他這個做父親的做主,不然跟著盛家,也只能配給個書生舉子,不知前程的破落人家。

沈夫人這陳年攪屎順利地在家攪合了一番后,便心滿意足地準備打道回府了。

在送沈夫人出門的時候,田佩蓉看著滿街走的兵卒長嘆了一口氣,跟沈夫人道:“眼下京城外到是返京的兵將,您和府上的小姐出門時,可要多帶些人……聽說了嗎?就是前幾日,有個商賈告上了府,說是他那跟自己跑生意的兒就在河埠頭那落單了,被幾個兵卒給擄去了樹叢子里,等人被放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是一個時辰后了,姑娘想不開,當時就投了江,這幸好被人看見,才救了上來……嘖嘖,聽說到現在都還沒有逮到人呢!”

Advertisement

沈夫人聽了也嚇了一跳,可是等眼睛轉了一圈時,又狐疑地向了田夫人,有些鬧不明白,為何突然跟自己說這個。

田夫人卻沒有看,只是又微微嘆氣道:“聽說我那繼子的生意都是由著盛家的大丫頭照料著。這回京城沒幾天的功夫,我府里的下人總是見在商鋪子和埠頭之間來回地跑。盛家的家教松散,也不知勸勸這小姑娘……你說若是也發生了意外,可怎麼是好啊?”

慢悠悠說完了這話,田夫人便笑著跟沈夫人道別,轉就回了宅院。

沈夫人慢慢地下了幾階臺階,突然有所領悟,心知這是田夫人在拿話給點路呢!

好個田佩蓉!沈夫人嘿嘿干笑了一聲——還真是個慣用別人刀子殺人的主兒。

想來因為三年前那次燈王的事,田佩蓉也是恨了田家的嫡,竟然支給這麼損人的招式!

不過……說的話也有道理,眼下城里城外的全都是兵卒。

這城里面還好些,沒有階的大頭兵,兒進不得城。

可是那城外還安扎著幾個兵營呢,聽說得五日之后,才會折返回州郡。

那幾個玷污良家婦的兇徒還沒有抓到,若是再犯案的話,也沒什麼奇怪的。

Advertisement

盛香橋總是喜歡拋頭面,若是也遭遇了這一番劫難,那可真是將盛家的臉扔進了臭水子。就算自己惜命不投河,盛家的長輩也會將三尺白綾擺在的床頭,讓自我了斷!

如此想來沈夫人愈加地暢快,覺得這樣的時機若不把握,以后再難消解心頭之恨。

只是田佩蓉會借刀殺人,難道就不會?這事兒最要的是將自己摘除干凈……想到這,便急匆匆的上了馬車,準備回府好好地周詳一番。

因為河埠頭兵匪犯案的緣故,幾個帶兵的將軍都被署協助抓捕。

而那些兵卒也被下了令,沒有令牌,不許再出兵營。只是有諫拿了這事作筏子,開始聲討幾位新封的將軍,為不正,軍紀不嚴的錯來。

天復這幾日都是在軍營里過夜,都不怎麼常回來。

知晚覺得表哥不常回來甚好,他年歲漸大,比年時還管人。前幾日世子爺風似的給寫了幾封信,只是投遞無門,便去尋表哥代為轉達。

表哥當然不會給世子爺轉信,出言告誡了世子爺慎行之后,又回府尋叮囑著不要在跟世子爺有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