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林回家後,黃炎夏還沒回來。
他一進門,楊氏立刻迎了上來,“茂林,今日如何?可有人為難你?”
黃茂林放下擔子,笑道,“阿娘,我今兒順利的很。家裏可還有飯?我得不行了,先讓我吃兩口飯吧。”
為了不想讓楊氏繼續追問,黃茂林擔子還沒放下,就說肚子了。楊氏一向以慈母自居,自然不能不讓他吃飯。
楊氏本來想問賬目的事兒,聽見黃茂林要吃飯,也不好再追著問,隻得勉強笑道,“都給你留著呢,稀飯在鍋裏,菜在碗架子上,稀飯鍋旁邊還有兩塊鍋盔,你和你阿爹一人一塊。”
黃茂林把擔子放到豆腐坊裏,出來後一邊往廚房走一邊笑著對楊氏說道,“辛苦阿娘在家做飯了。”
楊氏扯了扯角,“你們爺兒兩個出去辛苦,我做個飯是應該的。”
黃茂林走到廚房門口的時候,又對楊氏說道,“阿娘去忙您自己的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會照顧自己的。”
楊氏也不再跟著他,“那你慢些吃”,說完就回正房去了。
黃茂林盛了一大碗濃稠的稀飯,拿了一塊鍋盔,夾了幾筷子菜,端著碗就坐在灶門下的小板凳上吃飯。
黃家正房是黃炎夏夫婦和淑嫻居住,東西兩邊各有一間耳房,東耳房是放糧食和黃豆的地方,西耳房空著的。東西廂房各兩間,東廂房是廚房和一間雜間,西廂房兩間屋子,黃茂林和黃茂源一人住一間。
倒座房共有四間,最東邊是門樓,往西邊來是豆腐坊,占了兩間大屋子,最後一間是庫房,裏麵存放了許多農。
庫房和西廂房之間的院牆上開了個小門,小門裏麵用一扇影壁擋著的。繞過影壁,進去後發現是一個大院子,裏麵有牛棚、豬圈、圈和柴火棚子,茅房也在這裏。
楊氏回正房後,去了兒的西屋。
黃茂源早晨起來後,把牛牽出去放了兩圈,回來吃了早飯就跑出去玩了。家裏秧栽完了,他除了放牛也沒有別的事幹。
黃茂源讀了一年的私塾後就說腦仁兒疼,死活不願意再去讀書,整日到瘋跑。淑嫻正在房裏,楊氏近來正著做針線。
見楊氏進來了,淑嫻忙起,“阿娘,大哥回來了?”
楊氏看了看手裏的活計,“你忙你的,不用出去。”
淑嫻又坐下了,“二哥到哪裏去了?阿娘,大哥跟二哥這樣大時,都知道跟著阿爹濾豆漿了。”
楊氏了的頭發,“你還小呢,不用心那麽多。上午就把這兩行線走完了,然後歇一會子,別把眼睛看壞了。”
淑嫻點了點頭,“阿娘放心,我做完這個就不做了。”
說起黃茂源,楊氏也有心心。黃炎夏預備找個地方讓黃茂源去當學徒,楊氏不答應,當學徒多苦,整日挨打挨罵。但若說讓黃茂源跟著磨豆腐,楊氏又心疼,磨豆腐更苦。
兩口子爭執不下,黃茂源就一直閑著。大兒子這樣勤快,老二如今雖說隻有十歲,以後的路子也要開始預備起來了,總是這樣玩,也不是回事。楊氏心裏也發急,但一來舍不得這份家業,二來又舍不得兒子去吃苦。如今隻能這樣混著,最好永遠不用分家才好。豆腐坊讓老大管著,掙了錢是大家的。
但不管楊氏怎麽想,也不敢說出來。
黃茂林在廚房吃了一大碗稀飯和一塊鍋盔後,肚子有個七八飽了。這會子吃早飯本來就有些遲,他不敢吃多了,等會子中飯再吃吧。
他才放下碗,黃炎夏回來了。
黃茂林忙迎接了過去,“阿爹回來了,先吃飯吧,我才放碗。”說完,他立刻又拿了隻幹淨碗,把剩下的一大碗飯全部盛給他,剩的菜也倒進他碗裏,又把那塊鍋盔放在上麵,雙手端給了黃炎夏,順帶搬了張凳子,放在正房廊下。
楊氏也出來了,“當家的回來了。”
黃炎夏點點頭,嗯了一聲,洗了手後,接過碗坐在廊下就開始吃飯,一邊吃一邊問,“你今兒如何?可還順利?”
黃茂林一邊從懷裏掏出一堆銅板,一邊笑道,“今兒再順利不過的,阿爹,錢都在這裏呢。兩大板水豆腐,賣到最後幾家一家多給了一二兩,一共五十四文錢。二十斤千豆腐,一共三十文。兩樣攏共八十四文錢,都在這裏。”
黃炎夏心裏有譜,兩大板水豆腐一共八十斤出頭,差不多就是這個價錢。
他一邊吃飯一邊說道,“頭一日能賣得這樣好,果真不錯。賣到最後都是要添一些,明兒你換著方向走,如果總是一樣的路,每次賣到最後都是那幾家,旁人家得不到優惠,時間久了也不好。”
黃茂林點點頭,“我聽阿爹的。”
楊氏看了一眼放在旁邊小凳子上的一堆銅板,笑著說道,“茂林真是能幹,頭一日竟沒讓人占了便宜去。”
黃家有一件事最讓黃茂林滿意,那就是家裏的錢都是黃炎夏在掌管。黃炎夏需要知道豆腐坊的出息,故而一直親自管賬。
黃茂林的一應開銷,都是直接從黃炎夏手裏走。唯一能讓楊氏鑽空子的地方就是黃茂林的衫,黃炎夏給了錢,買什麽樣的布不還是楊氏說了算。
楊氏給黃茂林納的鞋底都比旁人薄一些,非常容易破損。黃茂林的鞋底總是破,楊氏隻笑瞇瞇說不妨事,剛開始他以為自己的腳太費鞋,還有些疚。
有一回,他回外祖郭家,走著走著鞋底磨破了。等到了郭家後,他舅媽讓他了給他補一補。明的郭舅媽一眼就發現這鞋底比正常鞋底要薄很多,不住大罵楊氏,“黑了心的賊婆娘,既然給人做了後娘,不管你心裏願意不願意,該你做的事你總得做好。若不想做後娘,當初就正經找個大小夥子去做原配嫡妻,別貪圖黃家有田地有作坊要嫁過來。黃家的豆腐坊,可是我們姑在的時候一起置辦的,如今你好都得了,平日裝個好人樣,背地裏卻這樣刻薄我們姑唯一的骨,也不怕將來穿腸爛肚而死。”
黃茂林聽見繼母玩這樣的小手段,心裏也灰了心。郭家舅父原要跟著黃茂林一起回來問黃炎夏,當時才十一歲的黃茂林攔住了外家人。他自己回去後想了很久,直接把這事兒告訴了黃炎夏。
黃炎夏心裏也有些生氣,在聽見兒子沒讓外家人來鬧之後,他心裏滿意兒子的懂事。他知道想讓後娘對繼子如同親生的一樣太難了,楊氏還願意給黃茂林做鞋,附近別的幾家在後娘手底下討生活的孩子,有的連鞋都沒得穿。
黃炎夏不想和楊氏為這個事兒吵,畢竟楊氏也給他生了一兒一,鬧出去了,一家子臉上都難看。但他要給郭家一個代,也不能讓大兒子小小年紀就對家裏寒了心,更要對得起死去的郭氏。
黃炎夏想了許久,決定把新置辦的五畝上好的水田直接寫了黃茂林的名字。郭家聽說此事後,看在黃茂林的麵子,沒有再提此事。能提前把田地寫上外甥的名字,總好過以後便宜楊氏那賤人。
楊氏當時極力反對,“當家的,茂林還小呢,寫他的名字,說出去旁人要說這孩子不孝了。”
黃炎夏直接對說,“你我不說出去,誰知道呢。再說了,遲早總是要給他們兄弟的,早點寫孩子們的名字,以後也省得再改,多跑一趟衙門,多費一道錢。”
楊氏被噎的半天沒說話,黃炎夏直接堵死了的,若外人知道了,就是你說出去的。
楊氏後來知道了鞋底的事,不敢再馬虎,用心做鞋。若是哪裏做的不到位,黃炎夏也不說,就私底下補大兒子,三十五十的,沒給黃茂林錢,過年過生也都有紅封,連郭氏以前的銀首飾和其他的貴重嫁妝,黃炎夏都給了大兒子。
黃茂林雖然年紀還小,但經曆了鞋底的事後,忽然變得非常有危機意識,黃炎夏給他的錢和東西,從來都是攢得的。黃炎夏對此很滿意,知道攢東西,以後是個會過日子的。
黃茂林單獨賣豆腐後,日日如實賬,一文不留。
黃炎夏更加滿意,第一個月底的時候塞給了他兩百文錢,讓他攢著。
黃茂林高興地接過了銅錢,放進了自己的錢匣子裏。那錢匣子裏已經攢了不錢,有三個一兩的小銀錠和幾個被鉸斷了的碎銀角子,還有一堆銅錢,總共有個五六兩。
除了錢,還有郭氏的兩銀簪子,一對銀鐲子和兩對銀耳環。
黃茂林的錢匣子藏在床邊腳踏板底下,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那裏有個錢匣子。匣子還上了鎖,鑰匙被他藏在門框頂上。日常他都是自己打掃,旁人也輕易進不來他的屋子。
晃了晃錢匣子,聽見裏麵清脆的響聲,黃茂林笑得瞇起了眼睛。
傅九卿心裡藏著一個大秘密,自家的媳婦,是他悄悄撿來的…… 世人皆知,衡州城內的傅家,富可敵國,偏偏後嗣不爭氣。 嫡長子早逝,二子紈絝,三子食色,四子癡傻。 老來子傅九卿是庶出,也是個天生的病秧子。 人人都說,這傅家上輩子怕是造了孽。 靳月不願意嫁入傅家的,可父親下獄,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 隻是嫁過去之後,傳說中的病秧子,好似病得沒那麼嚴重。 尤其是折磨人的手段,怎麼就……這麼狠? 某日,靳月大徹大悟,夫君是隻披著羊皮的大尾巴狼! ———————————————————————— 我心三分:日、月與你。日月贈你,卿盡(靳)天下!——傅九卿。
玉照生的壹副冰肌玉骨,仙姿玉貌。 生于簪纓世家,長于江都王府,自幼千嬌萬寵,名動江都。 若不出意外,她將會嫁給指腹爲婚的魏國公,過上舉案齊眉,榮華富貴的生活。 直到她夢見,她那魏國公丈夫與和離歸家的二妹私相授受,珠胎暗結。而自己竟被丈夫送入天子後宮!沒兩年便郁郁離世。 玉照夢中驚醒,爲了保命,她不敢同夢中人扯上瓜葛。 她很快便有了心上人,心上人是跟夢中人八竿子打不著的清冷道長。 道長生的俊美絕倫,不染凡塵的高嶺之花。兩人間幹柴烈火,如膠似漆。 可這濃情蜜意皆是假象,直到...玉照又做夢了,夢中衣冠禽獸搶奪有夫之婦的狗皇帝,竟長得同她的道長壹模壹樣——她被驚得險些猝死,慌慌張張抹幹眼淚連夜跑路。 ****** 趙玄信了玉照的話,在觀中翹首以盼,苦等數日,等到的卻是她的絕情書信。 清心寡欲的道長生平頭壹次怒意滔天,撕碎了書信,拂袖而去。 當夜,禁軍將皇城裏外層層圍堵,玉照在城門口被禁軍抓了個正著。 壹雙繡著五爪金龍的鞋履邁入她眼簾,玉照臉上青白交錯,欲哭無淚。 趙玄擡起玉照蒼白的臉,溫柔笑道:“寶兒,這副打扮出城打算做什麽?” 玉照:“......嗚......嗚嗚” 本以爲是個窮酸道士,怎知妳竟是當朝天子? 【前世今生梗,男二火葬場】
葉嬌一覺醒來,已經坐上了給人沖喜的花轎,眼瞅著就要守活寡 祁昀病歪歪的,八字不好,命格不好,動不動要死要活,吃什麼藥都不管用 可在葉嬌嫁來后,他的身子卻越來越好 說好的三十必死,誰知道居然奔著長命百歲去了 這才發現,天下間最好命的原來是自家娘子…… 【謝謝抹茶綠大可愛給的封面】 食用指南: 1.蘇蘇蘇爽爽爽甜甜甜 2.架空時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中相關僅為劇情服務 3.日更,如無意外下午18:00,凌晨改錯字,有事會文案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