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大理寺探案密令 第194章 血色芙蓉(16)

《大理寺探案密令》第194章 血色芙蓉(16)

“溫冉?”譚蓉揚眉回著凌子萩,面上明顯一副茫然的樣子,“我譚家上下足有千名工,我怎能記得清楚誰是溫冉?不知道!”

“不知道?”凌子萩輕笑一聲,隨即從桌上拿起那對金的玉雕,道:“譚家主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自始至終在撒謊?”

譚蓉一怔,眸迸出星星點點的怒意,說道:“司夫人,說話還是要講究證據的,你說我撒謊,有何證據?”

凌子萩深深著譚蓉,看來這個人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啊,把手中的金中的玉湊到譚蓉面前道:“譚家主這麼有錢,屋連張大師的畫都有好幾幅,這有瑕疵的玉雕應該是譚家出的次品無法賣出才拿回來當展品吧?”

說著,凌子萩的指尖慢慢挪到玉后披散的發上,原來雕工心大意把子幾縷發弄斷了。

“那要是我喜歡呢?我就喜歡這次品又如何?”譚蓉反問。

“可是我忘了說,這展品是周涼的手筆,而他有一個習慣每次雕刻完都會在雕刻的玉石下面寫上他的名字和日期,這件展品剛好是今年年中制作完的,那時候周涼已經離開了江家,譚家主又怎麼說?”

凌子萩接著把玉雕翻轉,那刻著周涼名字的底部就這樣在譚蓉的面前。

譚蓉朱抖,似乎被凌子萩懟得氣火攻心,“那又怎樣,周涼的手藝好,我在他閑暇讓他雕刻了這東西有什麼不對。”

Advertisement

凌子萩沒有立刻回答,腦海中想起在江家周涼雕刻那不太完的手把件,按道理周涼的水平應該很出錯,如果江家的手把件是一時失誤,那譚蓉這里他的作品又怎麼解釋?

況且外面那照壁上的睡蓮,估計是周涼早期的作品,譚蓉有沒有可能一早就認識他?

再往深里想,睡蓮和玉雕工都是一樣的細致,后期的作品卻總是在細節上出問題,周涼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想,譚家主不單單是買了周涼這一樣東西吧?暗地里還讓周涼雕刻旁的東西放在你的首飾店里賣?是嗎?”司炎修見譚蓉已經被凌子萩得開始強詞奪理,便順勢補了一刀。

“司大人,你說...”

“譚家主不必掩飾,昨個本和袁縣令徹查了雁口縣所有的商品進出往來,雖然表面上譚家還未曾正式踏足這珠寶行業,但是譚家卻從年初開始管夷國買進了大部分的原石,這些原石用來做什麼,誰都清楚吧?”司炎修冷冷打斷譚蓉的話。

譚蓉面鐵青,把含在里的狡辯之詞全數咽回去,改口道:“不錯,我是從夷國進來了一大批原石,想踏金銀、首飾這個行業,甚至給了溫冉好唆使周涼鬧騰江家,之后來我這里做活。

但是你們說溫冉死了,周家出事兒了,這事兒我是真的不知道,我的譚家珠寶馬上也要開業,按譚家的要求這雕工應該是子,可是雁口縣就這麼大,我能瞧上眼的也只有周涼這一個人。

Advertisement

所以我應了他更高的月銀,讓他在家里做活,之后送上來,這可好貨沒送上來,人就先沒了,我還想去衙門討個說法呢!”

“那譚家主可去過周家?”司炎修又問。

譚蓉搖搖頭,“這些事都是張管家替我跑的,周家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好,那多有打擾了,就此告辭!”司炎修起領著凌子萩走出譚家。

快到晌午的雁口縣富人區格外熱鬧,好些鋪子已經開始張羅顧客。

凌子萩、司炎修隨意找了一賣餃子的小店,打算解決今個的午膳。

凌子萩把一枚白菜餃子塞進里,當香肆意在齒間蔓延,這才地點點頭,道:“冬天還是和餃子最相配。”

司炎修著對面小姑娘滿足的表,笑了笑,也隨手夾了一枚餃子塞進里。

“大人!”凌子萩把餃子咽下,想起在譚家發生的事,道:“不覺得譚家很奇怪嗎?”

司炎修把凌子萩盤子里的餃子抖散開,這才抬眼,等著后面的話。

“首先這譚家工人用子也就罷了,護院和門衛都用子,是不是有點極端?”

凌子萩說的并無道理,雖然所在的社會早已男平等,但是不同的別還是有不同的分工的,當然特別優秀的工還是有的,可大部分危險工作還是男子比較多。

司炎修把盤子朝凌子萩面前推了推,示意繼續吃之后,道:“進門的時候你應該覺到了,譚家于我好像有些莫名的敵意。”

Advertisement

凌子萩點點頭,同意司炎修的說法,可是為什麼,只是因為司炎修是男的?

“還有。”又吃了一枚餃子,繼續道:“我總覺得譚蓉有點奇怪,可...至于是哪里,我說不上。”

“是因為待人接,以及各方面儀態有些別扭吧?”司炎修一語破凌子萩的想法。

凌子萩咬,想著譚蓉進客堂時候的作,雖然優雅至極但是真的是給人一種故意為之的覺。

“我昨個和袁縣令查賬目的時候,順便在書賬房找了關于譚蓉的個人竹簡,發現了一個問題。”既然說到這了,司炎修便把譚蓉的事準備和凌子萩分析一二。

凌子萩把里的餃子咽下去,專心聽著。

“譚蓉之前并非是雁口縣的人。”司炎修淡淡開口。

凌子萩抿,這倒是沒什麼奇怪的,畢竟袁逸春之前說過,雁口縣大部分都是外來百姓。

“然后呢?”追問。

是十年前來的雁口縣,之前是荊州人士,在荊州并非如雁口縣這般的富貴榮華,而是一名半流浪兒。”

“這話怎麼說?”這流浪就流浪,哪里來的半流浪?凌子萩想到這忍不住打斷詢問。

“荊州的譚蓉家有四口人,父親譚耀祖,母親辛如,姐姐譚蓉還有一個弟弟譚。”司炎修說著,給自個倒了一碗面湯,喝了一口繼續道:

“可是在譚蓉年之時,父親譚耀祖突發惡疾撒手人寰,僅剩下一家三口過日子,之前譚家就貧瘠,靠著父親幫活的收勉強維持,如今譚家沒了收來源更是難上加難,辛如就想著把譚蓉賣到院去。”

“賣院?”凌子萩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那時候的譚蓉才多大?若是進到那里面,后面會怎樣簡直不敢相信。

“但是之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辛如沒有這樣做,接著過去了十年的弟弟譚突然暴斃,又過去不到兩年辛如也死了,之后的譚蓉在外流浪了些日子,輾轉來到雁口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