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公府嬌奴 第276章 請求歸去

《公府嬌奴》第276章 請求歸去

“老夫人,柳側夫人來了!”

老夫人回頭看了一眼替捶著肩的靈翹,詫異之下,額間便又多了些褶皺。

“快讓進來!不是說都起不來,怎得這雪還沒化就過來了?”

“回老夫人的話,柳側夫人瞧著不太好,是坐在木椅上......被抬著來的。”

外頭的丫鬟打起簾子,強行維持著規矩,屈膝道:“柳側夫人說有事相求,這才強拖著子,讓人抬了過來。”

“這時候還有什麽求不求的!快,快去拿些墊,再替備個手爐送來!”

話音剛落,外頭便傳來了些許靜。

柳氏起不來,從下來到進屋,皆是由一個幹力氣活的丫鬟背著,直到停在簾子

“妾給老夫人請安。”

來人這些年的伺候到底是真心實意,故而這一病,也讓老夫人心頭泛著酸。

“你這邊人都是怎麽伺候的?竟讓你在這等寒涼天出了屋子!”

“老夫人莫怪。”

側跟著的丫鬟變了臉,柳氏又強撐著扯出了一抹笑,安道:“妾就是想見老夫人了,又有事相求,這才不顧勸阻來了福祿院,隻是怕過了病氣,妾便停在此,不靠近同老夫人請安,還老夫人莫要生氣。”

“還同我扯那些作甚?”

老夫人抬手抹了抹淚,旁邊的靈翹見狀停下了作,從旁邊拿了條新帕子。

Advertisement

這些年,每日裏陪著老夫人最多的,除了們這些伺候的便是這位柳側夫人。

無論當初有何目的,這無數個日夜的照顧,終究是騙不了人。

“你隻管好些養著子,等開春,我會替你去我娘家尋個新份,若一切順利,往後你不必再當側夫人柳氏,而是明正大的接過中饋,當咱們裴府的大房夫人。”

這原本隻是老夫人的一個念頭,在柳氏病了,無人陪在側之後。

可適才瞧見柳氏那雙毫無盼頭的眼,心中一震,下意識便將這念頭說出了口。

隻是終究還是留了些退路。

一切順利這幾個字,包括了竹雅院裏的反應

老夫人原以為將這話說出來,便能在柳氏的臉上瞧見欣喜,可病中的人卻毫無反應,隻垂下了眸子,緩了緩氣。

許久,柳氏道:“妾斷不敢忘,當年是以何種份進的國公府,也不敢讓老夫人替妾心至此,且如今妾子......”

頓了頓,柳氏自嘲一笑,帶著看的悲涼:“原本妾不想說那等話,隻是今日總覺得是不同於往日的疲乏,故而,便來尋了老夫人。”

“你,不願當這個國公夫人?”

老夫人心中有不太好的預,見著麵前的人說得認真,便也下了心緒,“你說有事相求,是何事?”

Advertisement

“回老夫人,妾鬥膽,請老夫人在妾最後的這些時日裏,放妾歸去。”

柳氏話音剛落,老夫人便怒起拍桌。

歸去?

什麽歸去?

既是已經進了國公府,又替持了這麽久的府中事務,如何還能去盼著外頭的日子,如何還能惦記著其他!

隻是老夫人沒能等來柳氏的改口之言,隻有丫鬟急切在喚柳氏的聲音。

椅子上的人眼睛半睜半閉,像是極其難,直到緩了許久的氣才又重新睜開,隻是角已然有了,瞧得人心中驚駭。

“怎,怎得會這般嚴重?”

“老夫人,柳側夫人的毒,一連兩位大夫都束手無策,側夫人原本不讓奴婢們同老夫人說......”

旁邊的大丫鬟哭著開口。

實在是沒法子,不然也不敢貿然接話。

柳氏手拉了拉,而後又笑著看向前頭的老夫人。

“妾子,留下隻會是拖累,本來不想讓老夫人憂心,可再不開口,怕是......如今國公爺的子時好時壞,前頭又出了方姨娘那事,還有二姑娘那......老夫人實在不該再為了妾去勞心勞力。”

柳氏這話說得還算委婉,隻是眾人皆知,這是道別之意。

老夫人又氣又怒,一時無法接,可又遲遲說不出反駁的話。

Advertisement

如今的裴家,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拿去做文章,倘若柳氏也病在了這個春,那便真真不知會被傳什麽樣。

“妾想著,許是府裏頭太久沒辦喜事,正好前幾日,妾在替我們二姑娘芳霖琢磨相看,聽說了幾位青年才俊,老夫人不如好好打探持一番,也好,也好讓府裏頭熱鬧熱鬧。”

裴芳霖還有幾月才及笄,本是不用這般早相看,尤其又是庶,本就不得多看重。

隻是柳氏既是應了姨娘,便想在離府前,替將這大事打點妥當。

而唯有同國公府興旺扯上關係,老夫人才會多些重視,多上些心。

“待會差人將帖子送來吧。”

半晌,老夫人才開了口,聲音帶著些滄桑,“你是何時想好,要離開國公府的?”

說話時,上頭的人突然憶起九年前,柳氏帶著小小的宋錦茵站在跟前。

倆皆倔的厲害,尤其是那個小的,雖然害怕得一直哭,卻怎麽都不肯服

最後好像還是晏舟他母親出麵,將人領了過去。

“回老夫人的話,在昨夜。”

柳氏聲音輕,分不清是本就不出頭,還是因著不適隻能如此。

“妾突然便想不起曾經爹娘的樣子,心中惶恐,故而一夜未眠,又恐自己拖累大房,便隻得狠心來尋老夫人。”

“錦茵那丫頭,也已經不在國公府了吧?你如今想來,可會難?”

老夫人突然換了話頭,讓屋裏的人皆愣了一瞬,唯有柳氏最是清醒,還輕笑著搖了搖頭。

“妾失了一個兒,自然是有過不舍,但太久了,妾離開兒太久,久到已經忘了當初有側是何模樣,更別提會記著去打聽的消息。”

這一次,柳氏並沒有往日說起宋錦茵時的不耐神態。

隻是字裏行間,依舊沒有多做母親的惋惜,唯有目悠遠,不知漂浮到了何

“妾與錦茵姑娘,這一世,隻會是陌路。”

柳氏不知道的茵茵此刻在何,但想,唯有互不牽扯,才能讓安穩地過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