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1157章 不尋常

《國潮1980》第1157章 不尋常

無論是三原正恆還是加賀申一郎,當天投票會議一結束,鄧麗君斬獲至高大獎之事一確定下來,他們都是第一時間就知會了寧衛民。

然而寧衛民卻沒有告知金牛宮,也沒有通知鄧麗君,更沒有舉行什麼論功行賞的慶功會或者是賀宴。

不為別的,這是因為他懂得悶聲發大財的道理,刻意低調行事。

他可不想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去犯這種類似於得手后的小大手大腳花錢一樣的低級錯誤,讓別人抓住把柄再起風波。

同時,他也希鄧麗君能在賞的當天表現出一種真正的驚喜,才能把這件事辦得天

反過來如果提前告知,賞的當天,鄧麗君的反應肯定會有些不自然。

那樣就很容易留下破綻讓關注們,或者有競爭關係的其他唱片公司注意到。

興許就會有人不甘心地去挖掘幕,甚至大做文章。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上,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相比起來,無論鄧麗君獲獎與否,還是他個人的買賣是否興隆,這一切的一切反而統統要排在其後了。

因為他要做的事,事關他的,事關他和慶子的終大事。

…………

說到資生堂,世人都知道這是一家做化妝品的品牌,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卻不然。

因為在東京銀座四丁目的資生堂本部總店,其實是打著資生堂品牌的甜品店。

一共有兩層樓,開業已經有百年之久了。

隔壁那面積遠遠小於甜品店的店鋪,才是它的護品店。

而對於東京人來說,這家在銀座逛街一定會路過的甜品店,無疑屬於「緻」、「味」和「高級」的代名詞。

一樓銷售點各種甜食和蛋糕琳瑯滿目。

Advertisement

只要手拿他家的甜品手袋從店裏出來,就會被視為有錢人的存在。

二樓的下午茶是每天都需要預訂和等位的,為東京眾多貴婦名媛所推崇。

不過這家店鋪因為歷史悠久,價格不菲,又主要做傳統西點,喜歡新鮮的年輕人是不大顧的。

無論是店鋪經營的格調,還是價錢,這家店都更傾向於中年富裕階層的需求和審

像12月30日的下午三點左右,資生堂甜品店的經理就難得接待了一位年輕的男客。

然而這個年輕的男客也是跟著一位年長的客來的。

當經理把這一男一兩位客人帶到了二樓裏面角上的一張桌子上,並為他們點好了甜品和咖啡后。

此時儘管整個二樓的客人已經幾乎滿員,而甜品店的經理也站回到樓梯口去等候下一位臨客人。

但他那若無其事的目,仍然主要集中在屋角里的那張桌子上。

不為別的,就因為以他見多識廣的眼來看,這對客人著蹊蹺和奇怪,什麼關係實在難以猜

那個男人真的很年輕看上去約莫二十五六歲。

材細長清瘦皮白皙,五也相當清秀是個相當標準的男子。

更難得的是他還頗有子沉穩氣度,一舉一不失禮貌。

雖然是個花樣的小鮮,卻一表人才,不乏男子氣和自信,沒法說他像個孩子。

想想看,容貌出還有俠義電影里的主角氣質,這對是多麼大的殺傷力。

最奇怪的是他的服飾並不顯眼,穿著很樸素,絕不是什麼高端的品牌,也沒有多餘的裝飾

偏偏手腕上戴著一塊價值不菲的卡地亞手錶。

到底是貧是富,以經理的眼也說不好了。

從他上,真的很難判斷出他的出和階層,更猜測不出他的職業。

Advertisement

既不像公司白領,也不像公務員,更不像個學生……

甚至經理可以斷定,他都不是個純粹的日本人。

因為日本的年輕人世和家底要容易判斷許多。

從小地方出來的人,出於平民階層的大學生們,總是唯唯諾諾,往往缺乏直腰桿的自信。

哪怕擔任大企業的要職,或者律師、醫生、檢察這樣的職業,也會把恭謹和小心放在第一位。

尤其尊重上司,看重階層,惟恐行錯一事,走錯一步。

富裕家庭的子弟,上的校服、名牌服裝和裝飾品就像是商品上的價簽一樣,標註著他們家庭或者說是父母的財力以及社會地位。

他們的禮貌都是表面化的,骨子裏的倨傲和自大才是本

看待普通的打工者,對待服務人員毫無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就像看待工一樣,所以即便是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也是有恃無恐。

而作為男人的附庸品,人就更好分辨了。

通常況下,在這個適合約會的地點,只要看邊的男人就知道們的境。

即便是邊沒有男人,言談舉止,喜好品味看往的友人,也能獲知他們是大老婆還是外室婦。

看清們是醫生的太太,還是律師的妻子,又或是檢察的夫人。

結果這一次,就因為無法準確判斷男人的份和來歷,經理的經驗全都用不上了。

是的,這個由年輕男人陪同來的客,的年紀比男人要大不

說是四十左右可以,年過五十歲也可以,他們年齡很可能差距足有一代人。

是經理平常經常接待的那種富有家庭的主人。

年齡留在臉上的痕跡,因為穿著調鮮明的昂貴和服,還因為的妝容、修飾和言談舉止得到了有效的彌補。

Advertisement

這個上穿著花紋華麗的和服,顯得雍容華貴,一克拉左右的鑽石戒指像燈臺上的轉燈一樣不時從手指熠熠發

膏修飾得很小,一看便知是個闊太太。

尤其髮型做得適合其份,不是那種由技藝高超的容師做的,只是自己梳理的。

但從中可以看出一不茍的態度,也能知道人梳理這種髮型的日常經驗富。

要按常理來說,這樣的貴婦和年輕小伙的組合往往是非正常的關係居多,男人是人包養的小人,這在當今的社會並不見。

甚至就在這家餐廳里,經理就知道經常顧的幾對玩不倫的忘年鴛鴦。

但問題是眼前這兩個人邊吃邊談的相狀況在經理的眼中一樣迷。

如果細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並不符合這種不論關係的往特點。

人談吐優雅大方,並不避諱旁人,沒有心虛的表現。

而且兩個人接的界限相當合理,一點沒有那些,趁人不備就拉拉扯扯的小作。

只要留心那兩人的舉止,甚至可以從他們各自拘謹和涇渭分明的邊界得出很可能他們並不悉的結論。

但最奇怪的也就再這裏了。

要說是一般的正常關係,剛剛認識的人,可為什麼親近也是異常的明顯。

當那個年長的人看著小男人時,眼神里分明充滿著好,一些細小的作中也流出對男人的喜之意。

一看就知,他們不是一般的關係。

人老是找男人說話,時常笑瞇瞇地地著男人的臉。

而且徵詢對方意見后吩咐上菜的總是人,最後堅持結賬的也是

對這些,年的男客也一直與年長的客保持著熱激態度。

既好像對這種恩惠寵若驚,又不大好意思聽之任之,但也不會真的到是承不了的負擔。

他把握著一種極為微妙的尺度,認真聆聽,謹慎地笑,有選擇地說,彬彬有禮,恰如其分。

漸漸的,兩個人越說越是開心,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但好像越聊越是近乎。

經理一面裝作注意其他桌上的客人,追視侍者們的作,一面不時地盯著角上的這對男

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待侍者剛他們的桌上從撤下甜食的餐材細長的經理輕手輕腳地走近前去。

他忍不住想要去探聽,希掌握些什麼信息,以便搞清楚他們彼此的關係。

料男人機敏得就像一隻貓,很快就察覺到有外人接近,下意識地轉頭看向悄悄走過來的經理。

行跡的經理也只能堆起笑容,假意詢問年長的客,「請問,士,甜點和咖啡的味道怎麼樣?」

「不錯啊!和以前一樣,不愧是知名的老店……」

人眼瞼下爬出了皺紋,笑著的面頰上撒著幾個淡淡的雀斑,上散發出高級香水的芳香。

而年輕男人既沒有低頭,也沒有避讓,一點也沒有飯男患得患失的心虛。

反而是用一種審視的目,不客氣地凝視著經理,出不快和警告。

「謝謝!」

後背滲出細汗的經理趕識趣地退回遠原來的位置,暗暗地後悔自己的貿然行事。

他意識到這個男客不但眼裏不沙子,毫不好糊弄,更是明察秋毫,能看人心,半點欺辱不得。

但對這不正常的一切,他也更好奇了,眼睛依然忍不住盯著這對客人,遠遠著他們的對話。

究竟是誰的老婆?」

趁著這會兒清閑無事,經理便在心裏猜測開來。

反正肯定不是普通人的老婆……

這點從毫不在意的用餐態度和華麗的服飾上就可以看出,的丈夫準是個闊佬。

丈夫或許是個企業家,工作忙,經常出差或旅行。

一般況下,像這樣的老婆發現丈夫有外遇,自己無聊得不堪忍,便會帶著個男人出來散散心……

不不,他們這樣嘛,其實不像人,倒像是親人,或是師生。

嗯,這種關係或許更合理一些。

可為什麼彼此有些陌生的距離呢?

難道是闊別許久,從沒有見過面的母子嗎?

嗯……看那人年輕的時候也很漂亮啊。

毫無疑問會是個人,那麼生出這樣漂亮的孩子也不奇怪。

不會現實中還真的有像電影里演的那樣的節吧?

一個年輕漂亮的人不堪忍家境貧寒,拋棄了自己丈夫和孩子,嫁給了闊佬來到了大城市。

然後多年之後,因為愧疚或者孤獨,又想念起當初被自己丟棄的孩子。

才會不惜開銷,雇請私家偵探幫忙找到,力圖彌補憾,重塑母子關係……

是啊,是啊,這麼說起來的話,男客的份就說得通了。

韓國人、朝鮮人,華夏人……或者是越南人,都有可能。

大概正是因為託了媽媽的福,這小子才能離開貧苦的家鄉來到東京的吧。

而且不用說,現在在五的東京一定覺很幸福吧。

畢竟這可是亞洲最富庶的城市,是能夠媲國的亞洲經濟中心啊。

別的不說,那塊卡地亞手錶很可能就是媽媽送的吧,否則著這麼簡樸的他又怎麼戴的起。

還真是令人羨慕啊,既然有這樣的媽媽,也許下次見面,這個年輕人就是一副公子哥的打扮了。

用不了多久,想必名車、別墅、甚至是朋友都不在話下了吧……

又來客人了,滿腦子都是小白爽文狗節的經理不得不暫時告一段落,轉過去微笑應對新的客人了。

然而哪怕他自以為這些猜測無不符合邏輯,應該就是不容推翻的事實。

可實際上卻是錯到了十萬八千里。

因為這個年輕的男客不是別人,他就是來自華夏的寧衛民。

至於和他一起來的客,那其實是松本慶子的母親常子。

是的,從松本慶子的口中獲知的家庭也反對他們在一起之後,寧衛民為了保全自己的,不留憾,絞盡腦,想盡了辦法。

琢磨來琢磨去,他想出了兩條對策。

一條就是他託人為康德去打探宋先生的下落。

另一條就是他決定,找機會先和松本慶子比較好說話的媽媽接一下。

而他做出這兩條決策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自己走百步,不如貴人扶一步。

如同商界有貴人扶植,能夠讓難題迎刃而解一樣。

寧衛民相信在他的婚事上,如果有貴人相助,同樣會讓看上去棘手的事走出死胡同。

他的話有人不聽,他的人有人不認可都沒關係。

他只要找對了人,有貴人願意為他擔保,願意從中穿針引線。

他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藉助別人的面子來搞定一切。

也就是說,他今天是在和自己的準岳母一起喝茶。(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