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金玉滿堂 第370頁

《金玉滿堂》第370頁

反正兩家親事已經定下,再想多的無用,于是兩人也不再多言。

馮陸兩家定親后,馮家的底氣立馬足夠了起來,辣味食節搞得聲勢比之前還浩大。

但對面有低價,食為天有新興話劇吸睛,兩家的客流量其實沒差多

二月下旬,食為天這邊的食節先結束了,顧茵把這段時間的賬簿帶回家里清點。

這些日子又忙上了,人比之前瘦了一些,下都尖了一圈。

王氏看著心疼,讓府里廚子燉了燕窩,他親自給送了過來。

燕窩的雜被挑的干干凈凈,配了冰糖、牛和蜂,顧茵吃著不錯,就問:“這東西不便宜吧?娘也是,我說給家用您非不要。”

“咱家現在有俸祿,有田產租子,翹著腳一年也有好幾千兩進項。酒樓的銀錢都是你辛苦賺的,你自己留著就好。”王氏笑著又說:“而且這燕窩也不要銀錢,都是宮里賞的。”

“太后娘娘賞的?”顧茵這段時間在家的時間很,所以并不是很清楚。

王氏說不是,“是皇后娘娘賞的,不止燕窩呢,還有好些補品,最養人不過的東西,等你這段忙完,我讓廚子都給你做了吃。”

Advertisement

顧茵和周皇后接的次數不多,但對不差,便領了這份心意,想著有機會再回禮。

后來王氏等到把賬目盤清,忙完了,才開口道:“我今日去給你許嬸子送東西,就那麼一會兒工夫都聽說富商陸家攀上馮家了。馮家得了陸家的助力,對咱家豈不是……”

顧茵把賬本合上,放松地了個懶腰。

“娘說反了,馮家就是因為和陸家接親,往后咱家才省心呢!”

秦氏不是個省油的燈,陸家說一不二的老夫人也不是好相與的。

這兩人若只是為盟友,那確實令人擔心。

但壞就壞在這兩人是結了兒親家,秦氏雖應承了這門親事,但一個人的秉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心下還是會看不起陸沅琪的商戶。秦氏對兒媳婦是什麼態度,那不用多說。

陸沅琪那得住氣?

陸家出了那麼厚的嫁妝,自然也不會覺得自家理虧。

加上還有馮源那個昏聵和稀泥的,他喜歡葛珠兒那樣溫小意的,為了葛珠兒都沒有出過頭,為了個格不他喜歡的陸沅琪,怕是更不會手了。

這兩家但凡中間有個,就能把日子過得飛狗跳的,自然也就沒心思搞那麼多事兒了。

Advertisement

王氏聽了將信將疑,顧茵就著下笑道:“反正三個月后他們兩家就要辦喜事了,這山高水長的,娘且等著看吧。”

…………

二月底,擷芳殿收拾好了——這宮殿本就是前朝皇子居住的,廢帝耽于樂,花了不銀錢在食住行,所以擷芳殿并不陳舊,只是更新了一些擺設,重新刷了墻換了瓦。

顧茵從烈王府拿了一些,馮鈺則幾乎帶來了自己全部的東西。

說起來還多虧顧野給他求了這個住在宮里的恩典,不然三個月后繼母進門,那繼母還只比馮鈺大六七歲,他留在府里屬實尷尬。

再有就是陸煦了,他一開始聽說能去前頭和顧野他們住,樂壞了。

但到底年紀小,換到陌生的擷芳殿住了沒兩天,盡管邊還是有悉的娘和宮人,但他還是開始想親娘了。

小哭包要面子,晚上咬著被子悶不吭聲地哭。

自以為是不會有人知道的,但他第二天兩個眼睛腫得跟核桃似的,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發現!

顧野和陸煦也相出了一些兄弟誼了,發現之后,他特地連續在宮里住了好幾日。

他出宮廷十分方便,外面什麼時興的玩意兒都能弄到。

Advertisement

今天晚上一道看畫本,明兒個晚上一起斗蛐蛐,后天就陀螺推棗磨……

幾天玩下來,陸煦再不提什麼想回永和宮去,每天都樂呵呵的,中午午歇的時候他回永和宮去吃午膳,馮貴妃和他說話他都不怎麼聽,完飯趕午睡。

倒不是說分別幾日,他就和親娘不親近了,而是他真的困——最近顧野還給他立了規矩,說玩歸玩,學歸學,若他因為玩的瘋,功課落下了,就不和他玩了。

所以陸煦現在再不在課上打瞌睡了,在午歇的時候抓補覺。

幾個孩子的向還是照常報給正元帝,知道顧野長兄風范這麼足,這麼快就把陸煦掰過來一些,正元帝自然龍心大悅,不止是越發寵顧野,對周皇后也比從前更好。

顧野留宿在宮里的時候,晚膳都在周皇后那里吃。

從前他雖也三不五時在這邊用午膳,但他是有午睡習慣的,所以說不了多久的話,就要歇下。

現在晚上住在宮里,他不急著出宮,自然也能多待上好一會兒。

這天用完晚膳,天才將黑,顧野擱下了碗筷,去和陸照玩起來。

陸照其實早就會自己走路了,只是因為被抱著習慣了,平時都懶得走路,說話也是同理。

但是他和顧野這個親哥哥親近,顧野和他玩的時候,他會難得的不犯懶,愿意跟他說話,也愿意跟在他屁后頭跑。

兄弟倆玩了好一陣,周皇后給兩人過了汗,還讓人端上了甜湯來。

顧野自己喝,陸照則讓周皇后喂。

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排行榜單 | 好書推薦 | 食文 種田文 甜寵文 骨生迷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