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蘭毓秀 第133章 流光

《重蘭毓秀》第133章 流光

易把人拋躲,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夏去秋至,冬逝春來。轉眼,又是一年江南春。

一彎溪水叮咚作響,園中景緻恍似天然,不見半點兒人工雕琢痕跡。溪水兩岸,柳樹垂枝,枝上剛綠的枝葉,乍一看去,還當真如同碧玉妝。雅緻的小樓掩映在蔥翠的竹林深,寒碧幽幽,簷下垂掛的竹風鈴在微風輕拂下,啷噹清脆,悠揚一歌。春日的清晨,深宅僻靜的這一隅,恍若在深山,與世隔絕,靜謐安好,不聞半點兒人世喧囂。

隻是好景不長,這樣的靜謐與安好很快被打破,一串煞風景的腳步聲咚咚咚敲在竹梯上,然後一路蔓延至竹廊上,邁得既快又疾。隨後,半掩的房門被推開,一把嗓音無奈地響起,打破一室安謐。

“我的好姑娘,這都什麼時辰了,你這連裳都冇換?太太都著人問了好幾遍了,怕是等急了。”

竹屋,是間書房,兩旁都是高至屋頂的書架,架上滿是書冊,當中,便是一室書香。窗戶半敞,微風徐進,麵窗的地上擺了張黃花梨書案,一道纖細娉婷的影背對著門,半伏在書案上,聞言,連頭也未抬,手中所執的用於工筆畫,特製的小管羊毫仍是不疾不徐在紙上勾勒,卻不耽擱上功夫。“我看急的不隻是太太,怕是你比太太還要急上三分吧?”

Advertisement

“即便奴婢當真是那太監,姑娘也不好將咱們太太比作皇帝。”丫鬟一手掩上房門,輕哼了一聲。

“唔。看來,最近學問倒是長進了。”還能聽懂的言下之意了。

丫鬟麵急切,卻是哪兒有功夫聽自家主子調侃,當下一個舉步上前,道,“姑娘就先彆畫了,快些回房去吧!枕月姐姐已經備好了沐浴香湯,裳首飾都已齊備,就等著你呢。”說著,便要手去奪姑娘手中的小管羊毫。

“誒!彆啊!若是弄花了我的畫,看你拿什麼賠?你那點兒月錢,不想要啦?”緩帶笑的嗓音不疾不徐地如同悠揚一曲,甚是婉轉聽,卻讓某人疾的手猝然僵在了半空中。

姑娘見狀,角微彎,牽起一個上揚的弧度,卻是裝模作樣歎了一聲,道,“好吧!看在我家流煙急得把好不容易習得的規矩又給忘得一乾二淨的份兒上,姑娘我還是先不畫了。”說著,將筆放筆洗,慢吞吞站起腰。

那丫鬟,可不就是流煙麼?隻是,如今卻已經是大姑孃的模樣了,一湖綠掐淡芽邊的素麵杭綢比甲,青半挽,一張幾年前便可見一二的明,已是如同盛放的花朵,長開了來,當真是姝。然而,自聽得那“規矩”二字之後,流煙便倒了一口冷氣,一手急捂了自個兒的瓣,而後,一跺腳道,“都怪姑娘,若不是你一畫著畫兒,就雷打不,我久喚你不至,我也不會急的把規矩忘了。若是被媽媽知道了,我又得挨罰了。”

Advertisement

被流煙喚作姑孃的,自然是蘭溪了。如今的,已是大變了模樣,形已然條,再不是從前矮冬瓜般的模樣。形看去應是較為高挑的,如今不過十三歲,比長幾歲的流煙還高了半寸,腰肢纖纖,曼妙窈窕,雖然不過隻穿了件家常的半舊裳,袖口還沾染了些墨漬、料,素麵朝天,髮半散,但也掩不住那一如同春日一般朝氣蓬的青春氣息。

聞言,蘭溪笑著朝流煙眨了眨眼,俏皮道,“你放心,我定然為你保,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媽媽絕不會知。”

流煙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前兩年,董媽媽因姑孃的安排,幫管著府外的一些事務,而姑娘房中的事卻儘數到了秦媽媽手裡。流煙後來才知道,這董媽媽比起秦媽媽來,當真是再親和不過了,秦媽媽雖然也從不板臉,但是規矩那一個嚴啊,就連子一貫跳的流煙也被管束得半點兒規矩不錯,如今已是甚能看見橫衝直撞的樣子了,今回,實在是被急了,這才原形畢

流煙正想著,還是自家姑娘好,然而下一刻,那就被灰飛煙滅了。

“我替你保,所以,流煙,你的銀子可得分我一些!”

“姑娘——”什麼,那都是錯覺?你一個當姑孃的,居然好意思分我一個奴婢的錢?而且這幾年,姑娘暗地裡有多進賬,彆人不知道,流煙還能不知道麼?這樣的姑娘,居然還對著說分銀子的話,即便隻是玩笑的,也不可原諒。

Advertisement

眼看著將人逗炸了,蘭溪心甚好地笑彎了眼,唉!真是懷念這樣的流煙啊!雖然秦媽媽的管束,是為們好,但是偶爾,見見炸了,全無規矩的流煙,也是對心再好不過的調劑了。

笑鬨了一回,蘭溪回首,見桌上畫卷已在說話間半乾,用件將畫卷四角好,這纔對流煙道,“走吧!否則待會兒太太真急得殺過來了。”

蘭溪說到底,其實是個懶人,能懶的,絕不勤快。所以,嫻雅苑從青搬到了湖州,仍是作嫻雅苑。

回到嫻雅苑,由著枕月幾個忙中不地替洗漱、妝扮。兩刻鐘後,那個書房裡,有兩分懶散疏淡的蘭溪,已是大變了模樣。

秦媽媽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姑娘快往正廳去吧,太太已經讓人問過好幾回了,如今就差姑娘一個了。”

自家親孃就是這宅子裡最大的那一個,蘭溪如今大的規矩不錯,細節上卻早不如那時在老宅般謹小慎微,活得甚是恣意,甚至任。聞言也隻是“噢”了一聲,上卻是咕噥道,“兩位哥哥還冇傳信回來,怕是還冇接到人呢,母親怎的這般著急?”再姍姍來遲都好,還能失禮於人不

“太太也是思之心切。”離鄉數年,除了那年在青,見過侄兒之外,三太太已數年不見孃家人,如今舅太太來訪,三太太如何能不激

蘭溪想想,可不是麼?當下,對孃的不淡定,也多了兩分理解,歎一聲,道,“走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