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大人也不必煩心,雖說公主殿下份高貴,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個未滿十八歲的小娘子,又會有多難對付?”一個兵部員外郎開口寬道:“我們小心地伺候著,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兵部尚書點點頭,卻還是說:“公主殿下能剿匪兩年全無錯,且功績累累,總還是有些真本事的。”在這樣的位置上,陛下總不能只是為了擺一個吉祥。
“可那是領兵打仗,還只是打些小小山匪,兵部的各項事宜,種種規矩,哪有那麼容易弄明白?”兵部侍郎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兵部尚書道:“再去太仆寺探探話,看他們預備如何做。”
作者有話說:
要開始搞兵部了~
大家七夕快樂呀~
第141章
“范燁?你怎麼在此?”蕭璃打馬向前, 問道。
“我來尋你。”
“尋我?”蕭璃挑眉,問:“尋我做什麼?”
“這半年以來你一直避而不見,好不容易等到你肯出府了, 我就不能來見你嗎?”范燁的目于蕭璃的臉上徘徊良久,才低聲道:“你消瘦了許多。”
蕭璃聞言, 沉默。
范燁見不說話,于是又開口問道:“阿璃, 你真的打算就此接管兵部與太仆寺?”
“圣旨已下,我難道還能抗旨嗎?”蕭璃無所謂地笑笑, 說。
“蕭璃!”范燁提高聲音, 道:“若你不愿, 陛下又怎會強迫于你,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你難道不知你這樣做, 意味著什麼?”
*
“原以為離間了陛下與蕭烈,朝堂上便在無人可與殿下爭鋒。”顯國公長嘆一聲, 道:“誰能想到陛下竟然能把蕭璃挖出來!”
“父皇此舉, 便是不想讓我一家獨大的意思。”蕭杰眉頭微蹙,道:“可我不明白蕭璃為何會愿意去做父皇的刀。不是父皇的孩子,又為子, 大位怎麼也不到上!為什麼非要站出來跟我們作對?”
“原來那時打的就是這個主意……”范煙閉上眼,道:“是我們棋差一招了。”
“表姐此言何意?”蕭杰問。
范煙睜開眼睛,道:“太子死后,直接將那個孩子送去了立政殿皇后那里。當時我只道是怕皇后太過悲痛, 這才將孩子給養, 卻沒想到, 是在這里等著呢, 這還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
“意味著, 本宮就要跟兩位范大人同朝為了。”蕭璃回答。
“陛下不過是利用你限制三殿下的權力,若是二皇子,還有可能繼承大統,可你這樣,對你到底有何好?”范燁神中帶著焦躁,他一鞭子打下,騎馬追上蕭璃與并肩,“你原來為了太子,各種籌謀自然無可厚非,可現如今太子已經死了,你……”
蕭璃猛地停住馬,視線直直向范燁,讓他生生止住了話語。見他閉了,蕭璃這才開口,說:“兄長不在了,可還有阿諾。”
“阿諾?”范燁愣住。
*
“蕭璃是與皇位無緣,可那個孩子,只要陛下給他上了玉碟,那他就是太子嫡親脈,陛下的親孫子……”范煙說:“他可不是與大位無緣。”
“你是說……”顯國公想了想,說:“陛下以那個孩子相挾,讓蕭璃甘心愿做刀?”
“與其說要挾,不如說是利。”范煙慢慢地說:“太子生前死后那段時間,蕭璃的所作所為已足以讓陛下相信蕭璃對太子的真心實意。若陛下讓蕭璃知道他有可能傳位給那個孩子,你說,蕭璃會不會為了阿兄的孩子,心甘愿為陛下所用?”
“傳位給那個孩子?”蕭杰難以置信道:“他才是個嬰兒,父皇怎麼可能……”
“為何不可能?”范煙反駁說:“陛下是武人魄,雖然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可強健,全然不是壽數將近的模樣。從前太子在朝時,陛下視儲君為威脅,如今太子病逝,二皇子貶謫,四皇子文不武不就只知道詩作畫……現如今被視為威脅的,可就是殿下您了。”說到這里,范煙又嘆了口氣,言語中有些懊悔,“是我心急了,或許該留著蕭烈,給陛下一個平衡的局面。”
在范煙心中,蕭烈可比蕭璃好對付多了。如今除掉蕭烈,卻讓蕭璃冒了頭,當真得不償失。
“表姐倒也不必如此想。”蕭杰說:“二兄畢竟是正經的皇子,還年長于我,更有父皇的寵,早些將他驅離長安并不是壞事。至于蕭璃與那個孩子……”蕭杰笑了笑,意味不明道:“不過一個嬰兒,能不能好好長大尚未可知。而且蕭璃早晚要嫁人,我不信等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會對別人的孩子掏心掏肺。”
顯國公亦是點頭贊同,唯范煙沉默不語。
孩子在皇后的立政殿,后宮還有楊蓁掌管宮務,想下手,又哪有那麼容易。且蕭璃心志之堅,常人所不及,又怎能僅僅因是子就如此輕視之。
范煙眉心皺,心中煩躁。就是因為一直以來無人重視,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在南境兩年收買了人心,被南詔王一紙國書正了名,又與霍畢訂下婚約,然后在陛下壽宴上踩著北狄王子揚名,如今又堂而皇之進朝堂,掌了實事!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