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表妹每天都病怏怏 第224頁

《表妹每天都病怏怏》第224頁

的手熱乎乎的,剛上去,雪花就化了水珠。

“涼嗎?”鐘慕期問,等點了頭,就把手收回來,道,“你好好的,若是能一整年都不生病,明年我就帶你玩雪。”

李輕嬋忙不迭地點了頭。

第116章 歸來

李銘致留京后步步高升, 待李輕嬋十六歲時,他已至尚書了。

這一日李銘致回來時滿面春

馮嫻正與李輕嬋說著明日去馮府給馮夢皎添妝的事,見狀好奇問:“是發生了什麼好事?”

“大獲全勝!”李銘致很興, 把事說與兩人聽,是西面傳來的捷報。

六年前太子領兵抗擊赤狄,將對方打得節節敗退, 不得不俯首稱臣。

前兩年西面燕支又有異, 彼時太子已擔重任, 是由年長的將軍擔任主帥戍守邊關, 鐘慕期便是那時候跟去的。

一去兩年,最開始還偶有回信,近一年來戰事頻發, 連信件都沒有了,要得知他的消息還得靠朝中傳來的戰事。

如今捷報傳來, 燕支已有降意, 待降書談好, 便可班師回朝。

李輕嬋豎著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歡喜起來, 已兩年多未見過鐘慕期了, 想再多聽些,可李銘致已回房更去了。

Advertisement

李輕嬋心像是貓抓一樣,眼珠子轉了轉,道:“娘, 我去公主府一趟,把這消息告訴姨母去。”

馮嫻挑眉看,怎麼能不知道心里在想什麼,多半是想去公主府問鐘慕期的事

道:“不許去,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一去又是兩日不回來,說了明日要去給你表姐添妝的,今日你哪里也不許去。”

李輕嬋被攔住了,只好老實偎在邊。

其實馮嫻也有點愁,倆孩子從小一起長大,自小鐘慕期就對李輕嬋照顧有加,兩人親得很。

直到李輕嬋八/九歲,男有別,這才疏遠了些,卻也時常見面,時常收到各種小玩意,吃穿用度什麼都有。

馮嫻覺得這樣不好,可這從小養的習慣,就算不讓鐘慕期送了,轉頭也會從平公主那送過來。

一直都知道平公主有意把這兩人湊做一對,李輕嬋還小時,怕未經兩人同意定下,會讓兩人長大后起了怨懟。

可這麼多年來,看著鐘慕期長大,眼見著人長得清俊拔,做事沉穩可靠,不沾花柳,邊也沒什麼鶯鶯燕燕。

家世好,知知底,又對李輕嬋數十年如一日的好,馮嫻算是默認了這門親事。

Advertisement

現在發愁的是李輕嬋翹首以盼的模樣,惦念著鐘慕期,可鐘慕期這兩年在邊關不知道有什麼樣的際遇,若是他在外面有了人,阿嬋可怎麼辦?

雖說三妻四妾很尋常,可馮嫻不想讓李輕嬋變那尋常之一。做人母親的,總想要兒得到最好的,做那獨一無二的。

反正那口頭的婚約只是說說,并沒有多人知曉,得先拘著阿嬋,若是鐘慕期這兩年心有所屬了,就趕斷了的心思。

馮嫻心思轉了一圈,點了下李輕嬋的腦門道:“公主府的消息不比咱們靈通?你姨母怕是已經讓人掃灑庭院等子晏回來了。”

理著手中妝匣,佯裝不經意道:“子晏離京時你才十三歲多,可還記得他?”

“記得,表哥說回來時候給我帶燕支最漂亮的夜明珠。”

馮嫻失笑,心里卻也輕松一些,若是只惦記著鐘慕期要送給的小玩意,不是真的了心就好。

轉念一想,也對,兩人分別時才十三歲出頭,哪能有什麼的念頭,只是兄妹之而已。

馮嫻這才放了心。

隔日一早兩人回了馮家,馮嫻與馮夫人招待來往的夫人們去了,就留了李輕嬋等年輕的姑娘們在馮夢皎閨房說話。

Advertisement

都是差不多大的姑娘,圍著馮夢皎嘰嘰喳喳,晚上回自己家時,李輕嬋覺自己累壞了,靠在馮嫻懷里不想彈。

馮嫻拍了拍,“你都多大了,怎麼還跟個長不大的小姑娘一樣?”

李輕嬋摟著蹭著,嘟囔道:“我就是長不大的小姑娘。”

馮嫻又氣又笑,捋著鬢邊落下的碎發,心想:若是真的長不大就好了,長大了,是要嫁人的。

正想著,李輕嬋忽然從懷里起來一點,仰著臉道:“娘,我怎麼覺夢皎怪怪的,今日一直紅著臉,都不跟我們一起玩鬧了。”

親了就是這樣的。”馮嫻道,“親后就是做人家妻子的了,要侍奉夫君,孝敬公婆,與姑嫂叔侄友善相,還要學會管家務事和人往來,是要穩重些的。”

李輕嬋聽得皺起眉,嘀咕道:“怎麼聽著這麼多約束?”

李家人口簡單,馮嫻只要打理好李銘致,再照顧好李輕嬋就沒別的麻煩事了,李輕嬋還當姑娘家出嫁后都這樣呢。

“所以說姑娘家嫁人一定要好好選,一旦嫁錯了,后半輩子就難過了。”馮嫻有意嚇唬,又道,“就說你姨母,貴為公主才能有自己的府邸,若是尋常子,也只能住進侯府,與那邊大堆的妻妾子朝夕相對,你想想看那得多累。”

李輕嬋順著的話記起侯府那一大堆人,打了個哆嗦,趕,道:“那我不要嫁人了,我自己都要別人照顧呢。”

馮嫻又笑,見這反應就知道從沒過春心,在心里琢磨了下,道:“是呢,你要嫁人也得等十七歲了再嫁……找個真正疼你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