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步步往外走。
走的越遠,心頭積聚了多年的不甘與怨恨便越淡薄,
重回軍營、保家衛國的念頭便越強烈。
時隔這麼多年,謝綏早已分不清,他終究想要的是什麼,怨恨的又是什麼。
是當年屢屢為東陵出生死,到頭來卻反被一起長大的兄弟猜忌而心生怨恨,想要建帝意識到錯怪他后的一個道歉的態度?
還是求而不得的子在議親前夕嫁給他人的終生憾?
他這些年,一直被怨恨蒙蔽。
如今過往的一切徹底攤開,那這些年的怨恨,是不是也該慢慢釋懷了?
—
建帝再次醒來,已是兩天后。
見陛下蘇醒,李安端過來茶盞后,第一時間將謝綏派人送來的書信呈給了過來。
“陛下,敵國賊心不死,哪怕退至數百里外仍舊不肯退兵,為保國土安寧,謝將軍與謝小將軍已于昨日,率大軍出征了。”
建帝愣了一瞬。
隨即快速拿過信箋打開。
謝綏在信中寫出,陛下未愈,但北境虎視眈眈,戰事不等人,無數的東陵黎民還陷于水火,戰需盡快結束,他給他的兵符,他收下了,并將全力率領大軍擊退敵軍,早日而歸。
最后,信的末尾,他還提了一句,若是他能帶著大軍活著回來,那過往的一切,便隨著戰事的結束,化為云煙,一切重來。
—
兩年后。
最后一封捷報傳來。
東陵境,被北境侵占的城池已全部奪回,北境遭重創,退兵臨安以北,兩國休戰,各自休養生息。
建帝欣悅之溢于言表。
同時揪了整整兩年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
他當即吩咐李安,“快,立刻讓人準備慶功宴,朕親自祝謝家兩位將軍凱旋。”
李安亦喜上眉梢。
聽著這話,他當即應聲,迅速吩咐人去辦。
大軍凱旋回宮當天,整個皇城異常熱鬧。
尤其宮門,更為壯觀。
建帝親自出宮相迎,文武百位列兩側恭賀。
大軍中央,謝綏與謝臨珩提前下馬,朝著建帝行跪拜大禮。
只是二人還未跪下去,建帝就快步將他們親手扶了起來。
他眼底溢出幾分,看著二人,一連說了好幾個“好”。
最后,他目落在謝綏上。
像年輕時二人相時那樣,稔又遙遠地拍了拍謝綏的肩,問他:
“既平安凱旋,謝將軍出征前信中所言,可還算數?”
謝綏爽朗笑了笑。
經過這兩年沙場上無數次的出生死,這些年的心結已解,在戰場上數次重傷生命垂危之際,他也想明白了,人生苦短,生命無常,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有那麼一些日子,他也常常在想,若是宮變那日,他與謝臨珩來得晚了些,一起長大的兄弟等不到大軍援助死在那場宮變中,那他,在余生漫長的時中,回想起兒時的一幕幕,可會后悔?
在戰場流流汗的這兩年,他得到了答案。
他會后悔。
人只有在雙方都活著的時候,才會不斷計較過往的得失。
若是有一方不在了,那所謂的‘得失’,不過只是一道難以看開的心結。
心結一旦解開,剩下的,便是終生的悔恨。
所幸,他們現在,都還活著,都還有機會。
謝綏鄭重回:“為臣子,怎敢欺君罔上。只要陛下不計前嫌,過往一切,云散煙消!”
唐七公子所著古風小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作者唐七(原筆名:唐七公子)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三生三世”系列第一部。主要講述了上古神話裡的前世今生,青丘帝姬白淺和九重天太子夜華的三生愛恨、三世糾葛的故事。
謝長姝等了自己夫君十幾年。 換來的卻是他嬌妻在側,子女成雙! 五年后,謝家那個軟弱無能的庶女緩緩睜開眼睛。 晉陽城內的那個心狠手辣,權勢滔天的謝家宮令又回來了!
"她是丞相的掌上明珠,卻一朝跌入泥潭,藏身青樓為奴為婢。他是皇城司總指揮使之子,武藝超群,十歲便立下救駕奇功,得圣上賞識。卻以心狠手辣聞名于世。兩個本是云泥之別的人,rn卻因為一具被泡的面目全非的女尸,牽扯在一起。撲朔迷離的死因,莫名其妙的遭遇,將他們推入一張無形的大網。是人心叵測,還是命運捉弄?待到浮生夢醒,誰錯將春心暗付?他說,留下來,我定一心待你……她說,要麼殺了我,要麼放我走……"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