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巔峰召喚 第二千七百九十四章:白起大破白馬城,曹操被迫棄官渡

《三國之巔峰召喚》第二千七百九十四章:白起大破白馬城,曹操被迫棄官渡

第2794章:白起大破白馬城,曹被迫棄

明末初期的農民起義軍有很多,像什麼三十六營、十三家等等,但基本都被曹文詔、孫傳庭、盧象升和洪承疇四人給剿滅了。

曹變蛟在地位上雖比不上上述四將,但他年輕時就隨從曹文詔出兵作戰,積累軍功做到遊擊軍將,之後後在鎮起義軍的過程中更是屢建戰功。

明末初期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王嘉胤,曾擊敗過洪承疇率領的明軍主力,但卻被曹文詔曹變蛟叔侄輕松擊敗,最終在兵敗後被明軍細所殺。

在湫頭鎮之戰中,曹文詔因寡不敵眾而兵敗自盡,洪承疇接替其位後任用曹變蛟為副將,兩人聯手繼續鎮起義軍。

像紫金梁王自用,初代闖王高迎祥,老回回、過天星、大天王、蠍子塊、闖塌天等義軍領袖,也基本上都是曹變蛟的手下敗將。

至於李自、張獻忠、羅汝才等人,那是在高迎祥死後才開始崛起,在此之前只能算是小輩,甚至都沒有和曹變蛟手的資格,基本看到曹變蛟的旗號就會自繞路。

曹變蛟和洪承疇的組合對付起義軍很輕松,但對上創業初期的滿清就有些不夠看了。

松山城被滿清攻破後,洪承疇和曹變蛟都被俘,洪承疇直接選擇了投降,曹變蛟卻因寧死不降而被殺害,足可見其品德和

另外,明末早已不是提倡個人武勇的時代了,但曹變蛟卻是有的智勇兼備型的將領,史書對他的評價就是:勇冠三軍。

這樣一位文武雙全,隻用兼備的名將,再加上中牟城的防力也不弱,守城資充足,兵力也有四千,按理來說不至於連兩天都守不住。

要知道,中牟距離渡,騎兵只需大半日,步兵則要兩天半。

Advertisement

在范蠡的提醒下,曹已經提前派夏侯淵率軍前去支援,而夏侯淵的行軍速度又是出了名的快。

曹變蛟只需等到夏侯淵的援軍抵達,就算無法擊退來犯的秦軍,也肯定能夠再死守中牟月余,那麼是什麼讓曹變蛟這麼快就戰敗,甚至跑都跑不掉呢?

罪魁禍首還是賈詡。

賈詡表面讓李定國明攻開封,可實際上卻是虛晃一槍,真正的目標還是中牟城。

領軍前往開封的確實是李定國,但他所率領的兵力卻非四萬,而是兩萬,但卻羊裝四萬大軍,以此來誤導魏軍。

與此同時,徐晃和高順則率領兩萬秦軍,並且兵分四路潛行至中牟。

在收到曹向中牟派遣援軍時,李定國的兩萬主力軍立即放棄開封,全速趕往中牟,並故意暴其中一路五千兵力的行蹤,讓曹變蛟以為這路秦軍要伏擊夏侯淵。

曹變蛟收到的報是,李定國主力還在開封那邊,而中牟的秦軍只有高順的五千大軍。

高順本來想要伏擊夏侯淵的援軍,但在行蹤泄之後,已經放棄設伏,準備撤退和李定國匯合。

曹變蛟自然不可能放高順輕易逃走,於是就率三千守軍出城,打算和夏侯淵給高順來個兩面夾擊。

曹變蛟三千,夏侯淵五千,這一仗魏軍八千,打秦軍五千,還是兩面夾擊,魏軍可以說是必勝。

曹變蛟這傻孩子自以為抓住了戰機,可讓他怎麼沒想到的是,他眼中的戰機其實是賈詡為他心編制的陷阱,高順和徐晃兩萬大軍就等著他出城呢。

曹變蛟中計了,

他前腳才帶著三千守軍出城,徐晃後腳就率軍突襲了中牟城。 收到中牟城遭進攻的飛鴿傳書後,曹變蛟當即意識到自己中了計,於是果斷率軍返回,畢竟繼續進軍只會單獨和高順撞上,三千打五千他並沒有贏把握。

Advertisement

當曹變蛟抵達中牟城下時,徐晃早已奪了城池,並在城樓上等著曹變蛟。

看著城樓上變換的大旗,曹變蛟氣的暴跳如雷,但卻無可奈何,他知道自己輸得很徹底,而就在這時高順也追了過來。

曹變蛟只有三千魏軍,卻被高順五千秦軍堵在中牟城下,而城的秦軍還從出城包圍,顯然已經逃不走了。

如果雙方人數相當,魏軍自然敢與秦軍一戰,可現在的況是秦軍一兩萬,圍攻他們三千人,這顯然是必敗必死的一戰啊。

所以,在見此狀況後,魏軍士兵自然是士氣大跌,不人都得怕的雙直打

高順這時走了出來,衝魏軍大喊道:“對面的魏軍聽著,只要放下武投降,本將承諾饒你們不死……”

高順有一套固定的勸降話,每次開戰前都要說上一遍,之前基本都沒起什麼作用,但這次話都還沒說完,就有魏軍主放下武投降。

曹變蛟見此下意識舉起弓箭,想要死那名逃兵,但這一箭終究還是沒出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有了第一個降兵之後,很快三千魏軍就跑的只剩八百,其中有兩百還是曹變蛟的親兵。

看著邊戰戰兢兢,渾發抖,卻依舊沒有放下武的士兵,曹變蛟歎息一聲後說道:“你們要是想投降的話,就也放下武,跑去秦軍那邊吧,本將不會怪你們的。”

此言一出,眾士兵你我我你,隨即又跑了一大堆,只剩下三百人沒有走,並大喊道:“願隨將軍死戰到底。”

曹變蛟的眼睛潤了,他已經做好了一人戰死的準備,本以為所有人都會跑,卻沒想到還有三百人願意和他並肩坐戰。

“能和諸位弟兄並肩作戰,我曹變蛟死而無憾了。”

Advertisement

言罷,曹變蛟眼中盡是決絕之,帶著三百死士,主向數千秦軍發起衝鋒,可都沒能靠近,就被秦軍弓箭手死了近半人馬。

隨後,高順親自出手,生擒了曹變蛟,余下的幾十名士兵才不得不放下武

在之前的戰役中,因李存孝開了的好頭,秦軍面對曹魏宗親基本不會手下留

的叔父曹胤、親弟弟曹德,以及曹安民、曹爽、夏侯奉等宗親,全都戰死在了和秦軍的作戰中。

其實這些人本來都是可以生擒的,但因為曹抗秦態度堅決,引起了眾多秦將的不滿,所以遇到曹魏宗親,就算能擒也不擒,很多直接斬殺,畢竟有李存孝在前面頂著,就算問責也問不到他們上。

由此可見,大秦諸將對曹魏態度的厭惡,而目前唯一被生擒的曹姓將領只有曹文詔一人。

高順自然可以直接斬殺曹變蛟,但見到他沒阻止士兵投降,明知必死還有敢和秦軍死戰到底的勇氣,心中之下才決定給他一個活命的機會,並親自出手將其生擒。

高順經過不斷地提升,如今基武雖達到了101,但他畢竟不是勇武型的將領,所以綜合戰力其實還要弱於基武100的曹變蛟。

之所以高順能夠生擒曹變蛟,主要還是得到了組合技‘五子同心’的加持。

‘五子同心’最需要三人在場才能發,除了高順和徐晃之外,於也在軍中,所以才能發組合技。

不過就算得到了‘五子同心’的加持,基武101的高順也花了將近一百回合,才將基武100的曹變蛟擊敗並生擒。

賈詡的計劃,既然將曹變蛟算的死死的,自然也不會放過來援夏侯淵。

只是相比於曹變蛟,虎步關右的夏侯淵,顯然要老謀深算的多,察覺到況不對就立即退回了渡,並未給徐晃和高順對他下手的機會。

徐晃和高順按照賈詡的計策,隻傷亡了五十六人,就輕松攻破中牟城,而後等李定國抵達之後,留下三千守軍,就率全部兵力奔赴渡,和張遼軍會師。

本以為中牟臨近渡,無論是派遣援軍,還是運輸資都極為方便,作為渡的南方屏障的話,起碼可以堅守一兩個月,卻沒想到兩天都沒能堅持到就淪陷了。

當然,最讓曹抓狂的還不是中牟失守,也不是曹變蛟被生擒,而是潁川戰場的曹彬又傳來個壞消息。

潁川魏軍退守許昌,趙宋援軍遲遲未到,元九靈又畏戰跑路,南線戰局隨時面臨崩壞的局面。

有點許昌失守的話,潁川秦軍就能直搗陳留,那曹渡的堅守就沒有意義了。

至於元九靈走了之後,在趙宋援軍未抵達的況下,曹彬能不能守住許昌?

老實說,別說曹彬沒有信心,就連曹也沒有多信心,畢竟許昌雖堅固,但因為是魏國前都城的緣故,也是被大秦細作滲的最嚴重的城池。

也不知道許昌有多細,更不知道城有多人私通大秦,但顯然數量不會,若不是曹彬盯得的話,恐怕早就被人從部打開,獻城給嬴昊了。

曹彬在信中勸曹放棄渡,甚至是西部防線,退往東部繼續抵抗,但曹心中卻有兩大顧慮。

一是魏國的華在西部,西部守不住,那東部就更守不住了;

二是如何擺秦軍追兵,畢竟李定國馬上就要和張遼會師了,十幾萬秦軍就在渡,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魏軍退走。

目前渡防線依舊很堅固,還沒有任何被秦軍攻破的跡象,可若是放棄渡撤退的話,一旦途中被張遼追上反而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讓曹也難免躊躇,一時間難以下定決心。

但很快卻傳來了白起攻破了白馬城,樂毅退守濮的消息,這才促使曹下定決心,主放棄了渡防線。

畢竟白馬城一破,北部的東郡防線,只剩下濮一座堅城可守。

可一旦濮也被白起攻破的話,那秦軍就可直接攻郡,並截斷魏軍的退東部的道路,從而圍困並殲滅西部三大戰場的全部魏軍。

一旦西線魏軍被殲滅的話,不拿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畢竟以東部的兵力不可能擋住幾十秦軍,到時秦軍甚至可能傳檄而定魏國。

一念至此,曹瞬間打了個冷,當即決定放棄苦心打造的渡防線,但更讓他頭疼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如何又該擺張遼的追兵?

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有些輕視張遼的,認為張遼的統兵能力在大秦開國八大都督中倒數,嬴昊派張遼來對付他曹完全是一種失策。

但隨著李存孝被調走後,張遼在戰場上的表現,卻讓他再也不敢輕視了,就更別說張遼邊還有賈詡輔左。

想在張遼和賈詡的手下,率軍從渡安然退走,這顯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