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27章:蕩平幽州

《三國之經天緯地》第27章:蕩平幽州

牽招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主要原因,還是責任太強!平城作為抵漢軍侵幽州的第一道防線,牽招深責任重大,因而發覺漢軍異,便選擇了主出擊!

    如此看來,有的時候,責任太強,也未必都是好事!如果牽招沒有多此一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繼續死守平城,說什麽也不出來,馬超想要速戰速決,還真沒什麽好辦法,也隻能圍困平城,繼續對峙與消耗!

    誠然,牽招可能到最後還是守不住平城,卻至可以牽製漢軍一段時間,起碼一個月,不至於被漢軍得逞!可現在呢,他不僅全軍覆沒,失手被擒,平城亦將不保!

    這是怎麽回事?牽招的五千人馬,雖然被漢軍盡數殲滅,可牽弘仍率領數千晉軍,守衛平城,漢軍想要打下城池,還是不太容易,怎麽會輕而易舉就丟了呢?很簡單,他心疼自己的親爹呀!

    馬超絕非什麽善男信,之所以現在穩重,亦有所收斂,是到劉緯的影響和製度的約束,骨子裏的天,可沒那麽容易改變!因此,他對寧死不降的牽招,一點也不手,竟然下令把他綁在了柱子上,置於平城之下!

    南方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北方的氣候條件,但北方的朋友一定知道,北方地區,春秋時節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巨大,有時候甚至可達誇張的二十攝氏度以上!

Advertisement

    現在,正值春暖花開之季,白天的時候,暖和煦,沁人心脾,可到了晚上,氣溫驟降,小風一吹,那一個冷!牽招就那麽明晃晃地被置於空曠地上,白天可能還沒什麽,夜裏,非得凍個好歹不可!

    更何況,牽招負槍傷,鮮染紅了衫!馬超的心可真狠吶,居然沒讓軍醫為其療傷,就那麽直地直接綁在了柱子上,恐怕不用等到夜,牽招的就流了!

    馬超這麽做,是不是有違《戰爭法》的要求呢?這不是待戰俘嗎?他可不管那麽多!

    在馬超看來,仁者之心,王者之道,那是劉緯需要考慮的事,自己隻是一名將帥,如何盡快達戰略目標,才是重中之重,沒必要在意那些細枝末節!

    無辜百姓,馬超一個也不會殺,甚至要盡量避免誤傷,但對牽招這種死的敵將,沒必要客氣,不肯投降,遭罪也純屬活該!他這麽做,也是給牽弘看的,老子罪,你這個當兒子的,能無於衷?

    牽弘看到父親被漢軍折辱,憤難當,亦心疼不已,如萬箭穿心,百般無奈之下,隻能選擇開城投降,獻上了平城!好在他決策及時,馬超命令軍醫救活了牽招,最終保住了他這條老命!

Advertisement

    平城得以攻克,漢國第二集團軍便可以繼續進兵幽州了,但是,前麵我們也說了,這一路過去,全都是晉軍重兵布防的城池,該如何盡快攻略幽州,速戰速決呢?

    馬超的辦法是,繼續複製平城的功案例!全軍來到代郡以後,故技重施,竟在郭淮的眼皮子底下,轉向北進,又朝著燕山而去!

    郭淮目睹此狀,想法竟與牽招如出一轍,因為害怕漢軍迂回漠南,直接進攻幽州腹地,而選擇主出擊,結果,虎豹騎大敗於漢軍騎兵軍團之手,雖然郭淮最終僥幸逃,代郡卻沒費吹灰之力,就被漢軍攻克!

    虎豹騎也是一支銳,怎麽如此不堪一擊?說白了,還是此前冬季戰役時的損失太大了,誰能想到漢軍開春就打來了,本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整和補充!

    人員損失,暫且不論,最主要的,還是彈藥匱乏!

    牽招此前,並沒有參加冬季攻勢,守軍彈藥相對充沛,可郭淮的部隊呢,不僅減員嚴重,彈藥也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他的槍騎兵,幾乎淪為了冷兵時代的騎兵,哪裏打得過人多勢眾的漢國槍騎兵!

    這就是劉緯為什麽敢於發春季攻勢的原因之一,漢軍損失大,晉國的損失更大!

Advertisement

    相比於漢國,晉國的底子更加薄弱,被司馬懿最後的瘋狂反擊,敗了家底,其工業生產能力遠遠跟不上損耗,便導致晉軍戰鬥力,大打折扣!

    更讓人到詼諧幽默的是,馬超這一招,居然屢試不爽,奪取了代郡以後,竟然輕輕鬆鬆,再次擊敗了田豫的騎兵,攻克上穀郡治所沮

    不過這一次,馬超他們不是揮師向北,而是轉向南方,擺出了要越過上穀郡,直接進攻涿郡的架勢!大概是他們戲演得太真,田豫也被吸引出城,追襲漢軍之後,結果落了漢軍騎兵軍團的圍困當中,最終戰死,全軍覆沒!

    可能有人會說,馬超這一計,並不怎麽高明,怎麽能屢次功?其關鍵的要素便在於,漢軍,是一支騎兵軍團,換步軍,這麽做,不僅會把自己折騰夠嗆,也很難圍殲敵軍主力!

    馬超之所以能吸引敵軍出城,就是因為戲演得真,可如何才算真呢?就必須真的走出去很遠很遠,令敵人誤以為,他是真想奔那個假目標而去!

    可想而知,步軍要是這麽折騰,跑出去那麽遠,累也累死了,騎兵卻可以輕鬆做到!

    還有,當敵人出城來戰時,騎兵亦可迅速對其形合圍態勢,而不必選擇伏擊地形什麽的,廣闊平原,施展的空間更大,利於騎兵殲敵,可以隨便找個什麽地方,與敵接戰,決戰平原!

    當然了,這樣的功,亦是由於敵人大部分也是騎兵,因而,敵將才有信心追上漢軍,假如他們是步兵,本追不上,無濟於事,也就不會主出城了!

    總而言之,第二集團軍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兵臨薊城之下,幽州牧閻,焦頭爛額,憂外困,也堅持不了多久了,之所以頑抗到底不肯投降,是因為在他眼裏,幽州是自己家的菜園子,因而,誓與城池共存亡!

    事已至此,有個疑問!晉國百姓,為什麽在漢軍到來以後,沒有激烈反抗,而紛紛做了順民呢?且看下文分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