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二話不說,拍了拍手示意門外伺候的婢,去拿幾匹蜀錦過來。
然後趁著拿東西的工夫,李素跟周瑜侃價:“公瑾應該也不是四不勤五穀不分之人吧?尋常蜀錦什麼價,心中應該有數?尺八寬幅的蜀錦,算千六百錢到兩千錢一匹,不訛人吧?”
周瑜算了算,點點頭:“差不多是這個價,量大算千八百錢一匹。”
而此時婢已經拿來了新蜀錦,李素隨手抄過一匹,擺在麵前案頭。周瑜僅僅是剛剛看到這匹蜀錦時,就已經眼神都差點直了。
周瑜心忍不住評價:“這世上怎麼會有那麼寬大的蜀錦?天下錦繡布帛,不都是不滿兩尺寬一匹的麼?這種怕是五尺都不止了吧?用這個做服,尤其是做長袍,大塊的部位甚至都不用拚接了,可以一裁到底。碎布料也能另有大用,比窄錦的碎布更好拚接。”
李素也不含糊:“我不管你覺得窄錦是千八百還是兩千,反正這種寬錦大量批發最低也是六千錢。到時候給孫破虜三萬四千匹,折抵兩個億的錢,錦到發貨,長沙郡就割給我們了。”
周瑜可憐兮兮地歎道:“三萬五千匹吧,湊個整,行我就立刻回去通知破虜將軍,你們也先把資運到宜都郡,行的話就在荊州付。還有,從荊州運到丹的漕船、水手開支,也是貴方承擔,早就說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