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有兒初
將軍府,眼下也可以做鎮國公府。
謝韞之得了國公爺的爵位后,許清宜這個妻子也就隨著了國公夫人。
這國公夫人便是一品誥命,份也是水漲船高了。
家裏的孩子們也樂開了花。
「娘。」禛哥兒笑得滿臉明,掰著手指頭嚷嚷:「咱們家這麼多爵位,又是將軍又是國公的,隔壁還有一個,正好我們兄弟一人一個。」
「沒出息。」臨哥兒聞言,斜了二弟一眼道:「咱們家又不是永遠只有三個孩子,你想要爵位,自己掙去。」
萬一娘以後還要生個弟弟呢?
禛哥兒一想也是,總不能奪了弟弟的爵位:「這麼說我還得努力。」
許清宜本來想說什麼,聞言就咽了回去,咳,這樣也好,給禛哥兒一點小小的力。
臨哥兒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的確不在意陸家的爵位,橫豎想要什麼,他自己以後會掙。
不過宣和帝登基后,勇國公夫婦登門了好幾回,應該是為著認祖歸宗的事。
二老不敢直接找大孫子探口風,便每次都找許清宜,讓許清宜幫忙問問臨哥兒,現在是如何想的,可還是十分抗拒家譜?
許清宜懷著孕,被問得也是多愁善,因為了家譜,臨哥兒以後在一些正規的書面上,就得寫陸臨這個名字了。
轉念又想想,勇國公夫婦的年紀也不輕了,二佬天天盼著孫子認祖歸宗,心裏也不好。所以這事兒,的確不能一年推一年。
還是應該早點定下來才好。
許清宜便喚臨哥兒過來,如實轉告了勇國公夫婦的意思。
「到底是你的親人,咱們要珍惜與眼前人,該認還是得認的,不過認了之後你想住哪兒,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嗎?」許清宜緩著聲音勸道。
「嗯。」臨哥兒痛快地就鬆口了。
倒也不是他好說話,只是想著這件事遲早都要做,既然如此,又何必讓娘懷六甲還要為自己心。
許清宜:「……」還準備曉之以之以理呢,這麼快就答應了?
好嘛,又到捨不得了。
「你還是會住在咱們家的吧?」忍不住問。
臨哥兒側目:「當然,隔三差五地過去請個安也就是了。」最多最多用個飯,晚上是一定會回來住的。
「哦。」許清宜聞言樂,然後又覺得自己這番確實是到懷孕的影響了。
其實孩子大了,遲早都會離開父母邊的,要平常心才是。
臨哥兒看出來了娘捨不得自己,認真安道:「祖父祖母都是好相的人,等他們垂垂老矣真的需要照顧的時候,接過來一併照顧如何?」
「陸家剩我一獨苗,給祖父祖母養老是應該的,但我也是爹娘的兒子,給爹娘養老也是應該。」
除非爹娘他走,不然他不會自己走。
可是世間安有兩全法,想要兩全,也得爹娘和祖父祖母遷就他,為他作出讓步。
「哦。」許清宜就更樂了,臨哥兒當真是個人,只差沒直接說:我不會離開爹娘的。
侍奉老人那些,當然沒有意見,孩子有孝心,高興還來不及。
「嗯,您就別勞了,這事兒我自己過去說。」臨哥兒道,穩重得儼然是一個大人的樣子了。
「那你好好說,別讓人家求著你似的,太不尊重了。」許清宜不得叮囑,別以為不知道,臨哥兒這孩子有兩副面孔。
在跟前一個樣,在別人跟前又是一個樣。
「咱們做事既然要做就乾淨利落,別給人留下不不願的印象,否則做了好事也落不著好,何必呢?」
許清宜細細地說明白了,覺得吧,做了好事再加上態度好,這好上加好。
反之做了好事還板著臉數落人,讓人覺得欠他似的,這就不好事了。
臨哥兒一頓:「知道了。」
事不宜遲,臨哥兒辭別了娘,就去隔壁,皺眉想起娘的叮囑,又停下人給自己準備了一份合適的禮。
孫子回祖父祖母家,禮不需貴,一些吃的喝的也就好了。
正好廚房裏燉了梨湯,鮮魚羹,臨哥兒便人裝了一起過去。
「哪位呀?」勇國公府的門房打開門,定睛發現是臨哥兒,趕大喜過地行禮:「原是臨爺啊,小的請臨爺安。」
臨哥兒頷首:「府里做了些吃的,我嘗著不錯,送些過來給祖父與祖母。」
「快請進,快請進。」門房笑,兩府隔三差五都會互相送東西,但臨爺親自上門還是頭一回。
國公爺和夫人要樂壞了。
臨哥兒領人進去,眉目清俊,姿如竹的樣子,配上沉穩雋秀的氣質,人挪不開眼睛。
勇國公夫妻倆聽說臨哥兒來了,果真是很開心,忙出來見孫子,遠遠兒瞧見便滿心歡喜,難怪是陸家子孫,瞧著就是打眼。
「臨哥兒。」勇國公夫人走到近前來,笑得合不攏地道:「真的是你啊?祖母還以為是下人通報錯了呢,怎麼來了?」
「祖母。」臨哥兒行一禮,又朝後來的勇國公行一禮:「祖父。」才作答道:「帶了些吃的過來,順便與您二位談點事。」
聞言,勇國公夫人心中一咯噔,尋思著,臨哥兒大抵是不高興他們過去找許清宜了吧?
說來他們也是慚愧,這段日子謝夫人懷著孕,本不應該三番兩次地勞煩。
他們只是惶恐,眼看著將軍府爵位堆,萬一臨哥兒真的不打算回陸家了呢?
人不得不心急。
「好,臨哥兒給咱們帶了什麼呀?」勇國公倒是沒有妻子想得多,笑呵呵道:「正好我也了,走吧,進屋裏去,咱們邊吃邊談。」
「不錯,先進去吧。」勇國公夫人按捺下猜想,沒有把人堵在門口的道理,於是先將臨哥兒迎進去。
臨哥兒哪裏看不出來二老的忐忑,想起娘代過的話,不能讓人好像求著自己似的,這樣做了正確的事也不正確了,便地開口:「孫兒是來談談家譜的事,我沒有意見,但我還是住在將軍府,然後平日裏過來給您二位請安,可行?」
這話一出,二老面驚訝地看向臨哥兒,滿眼寫著不敢置信,臨哥兒就這麼同意了?
他們還以為,這孩子是過來數落他們的呢。
又或者迫於無奈,不是心甘願過來的。
「咳。」勇國公率先回過神來,著滿心歡喜詢問:「可是你娘與你說好了?」
「嗯。」臨哥兒點頭:「娘特地與我長談了一番,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珍惜與眼前人,不要等將來後悔。」
勇國公夫人瞬間就簌簌掉眼淚,哽咽道:「是我們對不住謝夫人,將你養得這樣好,嗚嗚嗚……你娘真是個頂頂好的人,想必也是萬分捨不得你。」
了家譜,改了姓,總歸就是把孩子還給了陸家,想想也是極為能共謝夫人。
「爹娘還是我的爹娘,也並未缺失什麼,您不要往心裏去。」臨哥兒便站在那安道。
「是這個理,養恩大於生恩,謝將軍夫婦永遠是你的爹娘。」勇國公道,凝眸著眼前這個沉穩,知書達理的大孫子,也紅了眼眶。
不幸中的萬幸,臨哥兒這孩子從災難中活了下來,還遇到了好人家盡心教養。
祖孫相認以來,勇國公也是瞧著臨哥兒一步步長起來的。
從冷漠戒備,到越來越圓融通達,如今這孩子越發有人味了。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